忆40年往“西”“筑”时代新梦
——亲历改革开放40年中交西筑筑养路机械行业成长

2018-12-03 01:11中交西安筑路机械有限公司张怀智
中国公路 2018年21期
关键词:养路改革开放企业

文/中交西安筑路机械有限公司 张怀智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而2019年就是中交西安筑路机械有限公司(简称“西筑”)60周年华诞,六十年的西筑见证了国家经济、民族工业和所属行业的发展,参与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全过程,并享受到了改革开放的红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西筑的发展史可以称之为我国筑养路机械行业的发展史,映射了改革开放的历程。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交通部西安筑路机械厂

1978年西筑出产的第一台LT6A型摊铺机

在改革开放的四十年中,有这样一家企业,它既是筑养路机械工业从无到有的见证者,也是民族品牌从弱到强的领航者,它就是“西筑”。

2019年,西筑即将迎来建厂六十周年,也恰逢国家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回顾历史,西筑发展经历了成立初期、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四个关键时期,业务领域也实现了由技术引进向自主研发的转变,由计划经济时期的单一产品结构向市场经济时期多品种结构的转变,以及由单一产品制造商向多元业务制造服务商的转变。西筑正在加速朝着“绿色道路建设与养护装备先进的制造者”“路面及养护工程施工专业的实施者”“智能互联和绿色能源业务优秀的投资服务者”的多元业务目标奋勇前进。

1959年~1978年:多台第一,国之重器

1978年前,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经济建设主要靠自力更生。作为交通部直属企业,西筑责无旁贷地担当起了我国公路路面机械发展的历史使命,成为推动国家公路建设的主力军。之所以担此重任,是因为在改革开放之前,西筑已经拥有了多个国内筑养路机械行业第一:1958年生产出我国第一台碎石机,改写了中国不能制造筑路机械的历史;1966年,引进前苏联技术,成功研发制造出我国第一台LB30型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第一台LT6型沥青混合料摊铺机和第一台稳定土拌和机,树立起了我国筑机行业民族品牌的大旗。

在业务结构方面,从1959年建厂到1978年,西筑实现了由以小型公路设备和配件、单轮压路机、手摇式沥青洒布车、碎石机及单动气锤等小型设备为主的生产向以黑色路面施工设备的整机设计与制造转变,逐步成为了中国黑色路面施工关键机械设备的发祥地。

1978年~2007年:技术引进,改革开放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步伐的逐步加快,高等级公路规模建设已在国内逐步展开,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西筑开始不断发展,争取到了国家“六五”技术改造项目,从英国Parker公司引进了沥青拌和站技术,并逐步消化吸收,完成了该产品的国产化,产品的技术水平和性能当时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地位。

引进消化吸收后自主生产的J系列搅拌设备

2010年建成投产的新生产基地办公楼外景

LTD450型摊铺机服务印尼Padang 机场工程

制造业务丰富之盾构设备研发制造

到了“七五”“八五”时期,又从德国Dynapac引进先进技术,通过消化吸收及自行开发,成为全系列批量生产每小时30吨至240吨固定与移动强制间歇式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1.5毫米至12毫米轮胎式与履带式沥青混合料摊铺机、165至320马力稳定土拌和机三大系列路面机械产品的专业制造厂家,为中国早期高速公路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到九十年代中期,又引进了德国边宁霍夫搅拌站技术,生产出了当时最大的环保4000型搅拌设备,为公司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1992年后,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推进的过程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在逐步建立和完善,筑养路机械行业和国营企业都迎来了变革。1999年,西筑改制,更名为“西安筑路机械有限公司”,2000年为支持路桥建设上市,整体并入了上市公司路桥建设中,从此完成了股份制改造,并开始了现代化企业的建设。

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带领企业快速发展的就是技术引进,这奠定了企业坚实的发展基础,产品实现了单一品种向多品种、系列化的跨越式发展,这个时期企业技术研发水平显著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不断提升,经济效益可观。

2007年~2013年:归入中交,快速发展

2007年,对于西筑来说,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期,当年8月,中国交建对西筑公司增资扩股,西筑成为了中国交建的二级企业,发展平台更加广阔。在那一年,还有一件令所有西筑人振奋的事件—西筑新生产基地正式开始建设。在“十一五”以前,公司一直在老厂130余亩的狭小厂区内生产经营,五十余年的陈旧厂房和生产设备制约着企业的快速发展。“十一五”中期,新生产基地在紧锣密鼓中开始筹建,仅仅两年,建设完成。“十二五”初期,公司搬迁至新生产基地,420余亩宽敞整洁的厂区、900余亩现代化的连跨钢结构厂房、400多亩舒适的办公及生活设施,使企业面貌焕然一新,生产条件大为改观,生产能力大幅提升。

在新生产基地建设的同时,也恰好是国家4万亿投资计划实施的时期,中国经济靠基础设施投资拉动步入增长期,筑养路机械行业也迎来了井喷式增长,特别是2009年,西筑订单创历史地迈过了7亿元大关。

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西筑认识到了技术引进的重要性,2009年又从美国ASTEC引进了移动式及固定式双滚筒搅拌设备技术,2011年又与ROADTE公司签署了大型铣刨机技术引进协议,进一步丰富了公司的产品结构,到“十二五”初期,公司已经形成了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沥青混合料摊铺机、道路养护车辆及铣刨机三大系列、五十余种产品。

2013~2018:多元发展,驶向未来

2013年正是行业从井喷式发展转向低迷发展之时,国家推行“三去一降一补”“供给侧结构改革”,行业更加注重“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而当时,西筑在充分竞争的“红海”市场中,“厮杀”异常激烈,要素成本不断上升、毛利不断下降,所有问题扑面而来,让大家不得不深思“如何才能让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通过对宏观环境的分析,对自身优劣势的深入分析,以杨向阳为“班长”的领导班子提出了明确的战略发展思路,即以“绿色道路建设与养护装备先进的制造服务商”为愿景,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围绕主业延伸产业链、拓展价值链、提升能力链,大力发展一体化租赁及路面工程施工业务、数字化增值服务业务和绿色能源投资服务业务,积极拓展节能环保业务,不断加强企业党建、人才和文化建设,为早日成为行业一流的服务型制造企业而努力奋斗。

终于,西筑的业务结构实现了“四转”“七升”。“四转”即:由传统制造商向现代服务型制造商转变;由单一产品制造向多元业务并举转变;由粗放生产向精益制造转变;由简单数字化向绿色智能互联转变。“七升”即:产品升级、服务升级、技术升级、营销升级、管理升级、品牌升级、产业链升级。

现在的西筑,业务涉及道路建设和养护装备研发制造、盾构机生产制造、路面工程施工及成套设备租赁,“互联网+”后市场增值服务,分布式光伏发电、智慧节能照明、环保治理、景观亮化、分布式供热等绿色新能源投资、建设和运营五大类。

新能源业务领域拓展而投资建成的8兆瓦分布式光伏发电站

业务链延伸的路面工程施工业务

筑养路机械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西筑40年的改革发展历程见证了国家改革开放的全过程,也清晰地反映了筑养路机械行业的发展,同时浓缩了国企改革路径。回头看来,西筑之所以能基业长青快速发展,有四点经验。

坚持改革开放是西筑长期稳定发展的坚实基础

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有效的体制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保证,从长远来看,也是确保社会稳定的根本保障,同时,发展和稳定也提供了深化改革的良好环境和基本条件。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进程,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五大、十六大在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进一步做出创造性的理论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并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把改革的理论推进到新的广度和深度。

西筑,随着改革开放,不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国企改革,进行了股份制改造;随着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归入中国交建快速发展;十八大以后,又随着国企全面深化改革,进行了一系列多元业务拓展和实践。可以说,这期间,作为国有企业的西筑几乎伴随着改革的全程,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放权让利到利改税再到股份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西筑和其他国企一样,历经了长时间的摸索。

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是中国制造企业的必由之路

早期,中国的工业基础非常薄弱,技术落后,而在开展了工业革命的外国,技术先进,正是中国的改革开放打开了技术引进的大门,这其中,交通部下属的西筑就有幸成为这利益的直接受益者。从苏联、英国、德国、美国,不断地技术引进使得企业拥有了先进的技术,也通过一系列出国考察、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活动,培养了一大批具有深厚基本功和前沿技术眼光的设计研发人员,为后来的自主研发和科技创新提供了根本的保障。

全面深化改革是国有企业的未来之路

目前中国交建作为建筑央企中唯一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企业,正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国资委关于改革的决策部署,深入推进国企改革,积极承担先行先试的改革使命,大力推动重组整合优化,“一台六柱”雏形已初步显现,“压减”“处僵治困”等专项改革均超额完成国资委考核任务,成为国企改革的模范生。西筑也将积极落支持中国交建的各项改革工作,深化改革,使60年的国企光辉永存。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西筑”永葆青春的法宝

在2018年召开的中共中交西筑第一届党代会上,西筑的企业文化得到了进一步凝练,提出要促进西筑文化与中交文化相融合,将中国交建“崇德崇学、向上向善”的员工价值准则、“交融天下、建者无疆”的企业精神融入到“坚持不懈、追求完美、不忘初心、筑梦辉煌”的西筑文化中,而对比老一代西筑人提出的 “西筑机械、同步世界”同“坚持不懈、追求完美”企业文化,也是一脉相承的。

未来发展

未来,西筑将努力建设成为产业结构多元、专业能力突出、综合竞争优势明显、品牌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制造服务企业。沥青搅拌站迈入中高端,市场占有率保持第一,稳居民族第一品牌,技术国际领先,打造“绿色道路建设与养护装备先进的制造者”;一体化租赁及路面工程施工业务形成独特的专业优势,具有较强的数字化管控及实施能力,成为独具特色的“路面及养护工程专业的施工承包者”;绿色能源业务以智慧节能照明为重点,其他相关业务为补充,形成一定规模的优质经营性资产,朝着“绿色环保和绿色能源优秀的投资服务者”目标迈进;易法智能服务系统不断升级,在互联网+工程机械+数字化工地上走在行业前列,成为市场首选的平台系统。通过不懈地努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突出、制造管理水平优异,市场开发机制灵活,企业文化特色鲜明,员工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猜你喜欢
养路改革开放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当前铁路养路机械维修保养措施探索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川藏养路人:以路为业薪火相传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