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数学复习课探索
——以“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整理和复习”为例

2018-12-06 08:01江苏宜兴市和桥实验小学虞益锋
小学教学研究 2018年18期
关键词:个位竖式笔算

江苏宜兴市和桥实验小学 虞益锋

“整理和复习”是使知识清晰化、系统化、巩固化、应用化的学习过程,是激活知识储备帮助学生进一步夯实基础、提高技能、获得思想方法、积累学习经验、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过程。本文以“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整理和复习”为例,谈一谈笔者对小学低年级数学复习课的探索。

一、梳理巩固,优化认知结构

教材在编排教学内容时,依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往往把数学知识的整体划分成一个个知识点,以“点”为单位按照知识点的难易程度来进行编排。而现代学习理论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认知结构形成、变化和完善的过程。复习课应该通过温习,将零碎的数学知识进行整理,连“点”成“面”,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从而提高知识掌握水平。

片段一:梳理算法

师:在今天这节课中,哆啦A梦想考考大家,敢接受挑战吗?

1.整理加法笔算方法

出示:先找错在哪里,再改正过来。

(教师指名说每题错在哪里,学生独立笔算上面3道题目后校对)

师:回顾刚刚的计算,这三题计算过程中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明确进位、不进位的区别)

师:结合刚才改错、计算的过程,谁能来说说笔算加法该注意什么呢?(板书笔算加法方法)

引导发现规律:一个加数相同,加上的数越大,和就越大。

2.整理减法笔算方法

出示:先找错在哪里,再改正过来。

(教师指名说每题错在哪里,请学生独立笔算上面3道题目后校对)

师:这三题计算过程中又有什么不同呢?(明确退位与不退位)

师:谁能来说说笔算减法又该注意什么呢?(板书笔算减法方法)

引导发现规律:被减数相同,减数越大,差就越小。

3.比较归纳,沟通联系

师:请大家把笔算加法、笔算减法的方法比较一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教师引导归纳笔算加减法方法,结合学生回答调整板书。

师:写竖式时为什么要把相同数位对齐?结合56+4来说说吧,如果竖式这样写有什么问题呢?(课件出示前面改错中错例)

生:这样列竖式把5个十和4个一直接加起来,得到的9就说不清表示什么意思,所以这样写是错的。计算加减法,即使以后碰到更大或更小的数,只有相同计数单位的数才能直接加减,所以列竖式时要把相同数位对齐。

师:那为什么要从个位算起呢?

生:从个位算起比较方便。

师:我们再来看看笔算加法、减法不同的地方,在什么情况下要向十位进1呀?

师:正因为满十才能进一,所以,退的1要作10(用红笔描出板书的“满十进一、退一加十”),不同之中也有联系,数学就是这么奇妙。

教材按难易程度将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分散安排在一年级下册第四、第六两个单元进行教学。本课复习,首先用改错的形式呈现学生计算中的典型错误,学生发现错误、分析错因、纠正错误,唤醒相关计算经验,巩固基本技能,梳理笔算加法、笔算减法的方法。其次通过比较,突出不进位加与进位加、不退位减与退位减,沟通笔算加、减法方法的联系,概括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方法。紧接着通过追问“写竖式时为什么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为什么要从个位算起”及明确“满十进一”“退一作十”间的联系,发挥复习课“温故”并“知新”的功能。期间还引导学生发现两组题中蕴含的规律,渗透函数思想。由此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断走向深刻,进一步优化认知结构,建构结构化、可迁移的认知系统。

整理复习中突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得复习不再是简单的回顾,而是学生对知识进行再认识和重组,获得新的认识与理解,形成良好认知结构,这是平时分散学习中做不到的。

二、综合运用,发展数学思维

练习环节是复习课不可或缺的。从心理学角度讲,低年级学生的兴奋点容易转移,教师要丰富练习的形式,让学生时刻保持浓厚的兴趣,尽可能地提高复习的有效性。从复习课功能来看,复习课的练习应该从知识的基础性、单一性向灵活性、综合性过渡,应该更具挑战性、开放性和实践性,有利于发展学生数学思维。

片段二:综合练习

1.比较大小

师:哆啦A梦接下来要考我们什么呢?

学生完成笔答后交流不同的比较方法。

师小结:同学们真有办法,判断哪边得数大,有的同学是算出得数比较的,有的同学是估计得数是几十多后再比较的,有的是运用计算中发现的规律比较的。

2.解决问题

师:哆啦A梦想看看大家能不能用学过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看,它带来了三种物品。

(1)用加法解决问题

师:如果买两种玩具,你想买哪两种玩具?买你喜欢的两种玩具要多少元?(生列式解答)

(生交流,买的哪两种玩具、计算是否正确)

师相机强调: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列竖式算不容易算错,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或一位数可以口算,计算过程中要灵活地选择计算方式。

(2)用减法解决问题

出示算式:31-26。

师:如果列这个算式,你们知道问题可能是什么吗?

生:刚刚大家提的这些不同的问题,其实都是求31与26相差多少,所以都用同一个算式来算。

师:那你们还能提出其他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吗?

(学生自己提问并列式解答,同桌交流)

本环节在上一环节学生梳理概括笔算方法、巩固基本计算技能的基础上,展开综合练习。比较大小的练习学生可以采用精确计算、估算、运用规律等多样化的策略来解决,交流中学生选择、优化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策略。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学生在运用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实践应用,培养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并启发学生根据计算的实际情况选择笔算或是口算,提高计算的灵活性。教师在整个复习活动过程中,利用学生喜欢的动画形象“哆啦A梦”串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拓展提升,落实差异发展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教师设计复习课中的练习时应遵循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原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并且有动力挑战高层次的练习,从而落实差异发展。

片段三:拓展提高

1.填方框

第(3)小题在学生交流不同填法后教师进行引导梳理:从十位上可以看出这是一道退位减法,个位应该是不够减的,所以被减数的个位只能填比6小的数,最大填5,并指出:补充竖式时要综合考虑个位、十位的情况,填完后要把竖式再算一遍,看看填得对不对。

2.“趣味题”

“填方框”题要求把竖式补充完整,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加、减法运算特点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又有利于锻炼他们初步的推理能力,前两题,学生“不用跳就能够得着”,从“会”过渡到“熟”。 第(3)小题“跳一跳够得着”,由“熟”过渡到“活”。 “趣味题”这类练习需要学生具备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有序完成,是一种较高难度的练习形式,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来说具有挑战性。这种题型的练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更有利于学生从模仿走向创新,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训练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这表明在所有学生获得共同的数学教育的同时,还要让更多的学生彰显个性,得到最优的发展。因此在进行复习课的练习设计时,教师应在吃透教材的同时吃透学生,设计有坡度、有层次、有挑战性的练习,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切实有效的发展。

我们应重视“整理和复习”的研究,使学生在梳理巩固、综合运用、拓展提升中发展数学核心素养,实现生长拔节。♪

猜你喜欢
个位竖式笔算
由“知识本位”到“能力习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实践与思考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牢记方法大量练习
口算 笔算 估算
个位与十位的故事
个位与十位的故事
个位与十位的故事
循理入法 以理驭法
关注教材文本中言语表达的“序”
乘除法竖式内容这样调整是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