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课堂,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2018-12-06 08:01江苏南京致远外国语小学分校
小学教学研究 2018年18期
关键词:间隔习题面积

江苏南京致远外国语小学分校 王 静

数学素养指主体在已有的数学经验的基础上,在数学活动中通过对数学的体验、感悟、反思,并在真实情境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性特征。笔者认为,用简单的一句话概括就是“具备一定的数学思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创设情境活动——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立足点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种认知的过程,将学生置身于情境中,不仅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发展数学思维。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认识厘米》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以下情境:

天气渐渐冷了,动物们都开始准备过冬的食物了。熊大和熊二收集了一大罐的蜂蜜,熊大负责将蜂蜜藏了起来。

熊二悄悄地问:“熊大,你将蜂蜜藏哪了?”

“我从屋后的大树下往东量了6脚,挖个洞埋了进去。”

可是,哥俩的秘密被光头强听到了。他想:大树往东走6脚,我去把它挖走。他立刻找来铁锹,从大树下往东走了6脚,到了,就在这了!挖呀,挖呀,可是什么也没有挖着。这是怎么回事呢?

师:同学们,这是怎么回事呢?

生:因为光头强的脚跟熊大的脚不一样大。

师:有道理! 咱们请熊大走走看,1、2、3、4、5、6,哇,蜂蜜在这呢!

追问:都是走6脚,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熊大的脚大,走得远,光头强的脚小。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熊大的脚长,光头强的脚短,因此他们度量的标准是不同的,所以同样走6个脚长,获得的结果也是不一样的。如果想获得一样的结果,该怎么办呀?

生:要用一样的标准。

师:是呀,我们在测量长度的时候,要有统一的标准,这就是长度单位(板书)。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长度单位中的一个:厘米。(板书课题)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发现,学生能够将自己投入到情境活动中,感受到熊大和光头强的“6脚”不一样,从而产生统一标准的需求。这个情境贯穿了本节课,在量几厘米时,熊大过生日收到光头强送来的礼物——尺子,可是,熊大和熊二拿着尺子比画了半天,也不知道怎么量,教师自然地把问题抛给学生。情境活动让学生融入学习,在学习需求的内驱力作用下,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养成思考的习惯。这样,为学生学好数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设计操作活动——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生长点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动作,动手操作是智慧的源泉,是发展的起点。动手操作建立了表象思维,培养了学生数学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素养。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间隔排列》时,教师可以设计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详细情况如下:

师:4个□和( )个△一一间隔排列?

活动要求:

(1)想一想,想要和4个□一一间隔排列,需要几个△?

(2)拿出□和△,把你们刚才想的摆一摆,摆好一种就在练习纸上画一画,然后继续摆,继续画,能摆几种摆几种。

(每个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汇报展示:

师:同学们真厉害,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找到了这么多摆法。这四种都是一一间隔排列,数一数,每排正方形和三角形的个数分别是多少呢?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师:想要和4个正方形一一间隔排列,需要几个三角形?

生:三角形的个数可以是3个,还可以是4个,还可以是5个。

师小结:看来,动手操作确实能够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操作活动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数学知识和结论不是由教师告诉学生的,而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发现,并获得结论。所以,操作活动在培养学生能力、发挥学生个性特长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本节课中,教师通过实际操作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充分体验了寻找规律完整的过程。教师让学生摆三角形和已知的4个正方形构成一一间隔排列,有的学生摆出了首尾不同的两种情况,有的学生摆出来首尾相同的两种情况。这里充分利用学生自己创作的资源进行观察和思考,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是学生探究间隔排列规律的重要感知,这是学生初步了解规律后的第一次尝试。每个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感悟知识形成的过程,提升了学生数学素养的生长点。

三、创编习题——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助推点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学数学而不做数学题,等于入宝山而空返。”由此可见习题练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发掘每道习题所蕴含的数学素养更是重中之重。那么,教师需要在分析教材习题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学习特点自主创编习题。

(一)分析教材习题,转换看题角度

教材中每一道练习题并不仅仅是让学生做对那么简单,教师在习题处理上应该多往数学素养方面想一想,让学生产生对教材习题深入发掘的需要。一年级下册中有这样一道题,最初笔者是这样分析的: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笔者将上述数学素养的分析修改为:观察表格,让学生利用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竖式计算解决“小明一共跳多少下”和“小娟第二次跳多少下”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表格的能力,能够用完整的三句话说出表格中蕴含的数学信息。再通过“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利用给出的条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积极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品质。

笔者认为多花一些时间在教材习题的分析上,尽量做到多角度去思考、处理习题,不但不会浪费时间,反而对自己和学生成长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二)创编拓展习题,提升数学素养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立足学生的发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发展数学思维为目的,创编拓展习题。

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三角形面积计算时,根据面积计算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学生知道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为了加强学生对等底等高三角形面积的深刻的理解,笔者创编了一组习题。

习题一:D、F是BC边上的三等分点,你能找到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吗?

习题二:下图中△ABC的面积是16平方厘米,E、F为所在边的中点,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习题三:如图,在三角形ABC中,D是BC边上的中点,E、F是AC边上的三等分点,阴影部分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求三角形ABC的面积。

解读习题

习题一中D、F是BC边上的三等分点,所以BD=DF=FC,△ABD、△ADF、△AFC等底等高, 面积相等,此题较为容易;习题二在上一题的基础上,寻找面积相等的三角形,不难发现,BF=FE,△EFC和△BFC等底等高,面积相等。同理,△BEC和△ABE面积相等,也就是说,阴影部分的面积是△ABC面积一半的一半,算式是16÷2÷2=4(平方厘米);习题三的图形更为复杂,学生寻找到一些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如△EDC和△FDE,△FDC和△FBD,这时可以求出S△FBC=12×2×2=48 (平方厘米),此时缺少△ABF的面积,大部分学生找不到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教师引导学生思考△ABF和△FBC底和高的关系,高相等,底是它的一半,面积就是它的一半,所以S△ABC=48÷2+48=72(平方厘米)。 教师引导学生如果给图形添上辅助线呢?如下图,通过添加辅助线,转化成与习题二一样的题型。

教师在原有的基础上创编习题,层层推进,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灵活解决问题,让学生练得透彻,练出能力,培养思维,提升数学素养。

数学素养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通过长期的培养、积淀。教师要关注课堂,创设情境活动,设计操作活动,创编习题,找到每节课的素养点,创造有效的数学活动,开拓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素养。♪

猜你喜欢
间隔习题面积
怎样围面积最大
一道课本习题“链式反应”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间隔之谜
面积最少的国家
对一道习题的多角度思考与拓展
关于一道习题解的讨论
巧用面积法解几何题
三种不规则面积的求法
上楼梯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