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足球教学中的影响研究

2018-12-08 11:17宋志先
现代交际 2018年17期
关键词:以人为本教学研究

宋志先

摘要:足球作为高校体育选修课之一,在教育方式方法上相对落后,教学内容也多为照本宣科,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即使对足球有足够兴趣的学生,也基本上将足球课程当作户外游戏时间,并没有给予相应的重视,这是高校足球教学普遍存在的难点。究其根本是缺乏“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没有将学生的兴趣、体能、意识作为教学重点,忽略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参与者的重要性和个体差异。可以说,以人为本的理念才是高校足球教学发展的核心思想。

关键词:高校足球教学 以人为本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7-0206-02

足球是一项世界性运动,在我国也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各级培训基地、学校为足球人才挖掘、足球爱好者培养、足球运动相关学者的输送作出了重要贡献。高校作为足球教学的重要基础之一,旨在让更多学生了解足球运动,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激发足球运动兴趣,培养团结协作意识,以使高校生综合素质有所提升。但由于足球在高校课程设置中普遍作为选修课模式,师生重视程度不够,教学活动多流于形式化,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一、高校足球教学现状

足球教学是高校教育体系的常规课程之一。且足球作为全球第一运动,在我国也具有良好的运动环境,很多大学生自幼爱好足球,但缺乏规模的足球技能训练和文化知识。这也是高校开设足球课程的初衷。但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却远远没有达到教育初衷。

一是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不高。足球是一门需要师生、生生互动的课程,无论是身体训练、技能训练还是对抗训练,都离不开群体互动。但在实际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较少,学生的参与度不高,除个别对足球较为感兴趣的学生外,其余学生在教学中基本抱以“足球游戏”的心态,并没有提起足够的重视。

二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足球是一门理论联系实践的课程,一些足球技能、技巧需要通过反复练习才能习得,而仅仅停留在理论学习阶段,便成纸上谈兵。但从实际教学经验来看,实践教学环节反而成为教学难点。不仅学生参与度不高,且参与实践教学环节的学生也很难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训练中去。加之一些原本对足球缺乏兴趣的学生,无论对理论教学还是实践训练环节的参与度都不高。

三是教学方式方法流于形式化。足球是一项对抗竞技运动,在对抗中才能学到知识、提高技能,但高校足球教学往往流于形式,教师按照大纲照本宣科地讲授一些足球文化和知识点,而学生也没有对所学内容进行探究了解,仅仅将这门课程当成游戏放松的课程;还有一部分学生因身体素质、意识品质等因素的限制,对足球课程产生了厌倦心理。

四是教学延伸不足。足球是一项运动,需要参与者具有主观能动性才能学好这门课程。我们经常看到,爱好足球的学生会通过参加比赛、对抗赛等形式自主训练,而缺乏兴趣的学生,则处于被动学习的心理状态下,因此对足球比赛和课程教学的参与度不高,即使参与足球运动中,也由于缺乏团队协作意识或身体素质不够等问题而被迫退出。

这一教学现状代表了高校足球教学中的一些共性问题,也是当前高校足球运动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问题梳理,探究其原因,主要是高校足球教学没有运用好“以人为本”的理念。

二、高校足球教学呼吁“以人为本”教学理念

教学活动是围绕教学对象展开的。要想提高教学效果,就必须充分了解教学对象的问题所在,对症下药,才能解决根本问题。那么,从以上问题梳理中不难看出,困扰高校足球教学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即承认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对不同学生因材施教。

(1)重新定位教学目标。高校足球教学的目标不是培养专业的足球运动员,而是普及足球运动,培养普通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了解足球运动文化,达到强化体验、磨炼意志、提升自身团队协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目的。这是高校开设足球课程的真正目标。明确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自然呼之欲出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的设定就围绕教学对象进行,也就是围绕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学习兴趣和意志品质等因素制定适合普通学生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经过一定努力后能够完成教学任务,而并非用足球运动员的技能进行考核,也就是要适当降低教学任务的难度。

(2)从兴趣培养开始。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更是运动的动力。兴趣决定了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度,甚至会影响教学质量。而在“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推进下,高校足球教学活动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不同学生的兴趣点不同,不能要求每个学生都爱上足球运动,但足球课程的教学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可以通过足球教学游戏,提升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和学生的参与度,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同时,游戏有助于学生树立信心,特别是一些难度适中的游戏,学生在战胜一个难度后,会树立一定的信心,而这些信息的积累将成为学生走上足球场更大的自信。

(3)注重强化体能。足球毕竟是一项运动,参考者需要通过运动来体验足球文化和运动的快乐。而体验是运动的保障。体能不足,很难体会到运动带来的快乐,也很难完成足球教学中的教学任务。如果班级内绝大多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体能不足的现象,那么一方面则需要适当地降低课堂教学运动强度,视绝大多数学生的体能情况来选择教学难度;另一方面可以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学生强化体能,比如晨跑活动,有助于改善学生的心肺功能,强化體能,保障学生在足球场上具备充足的体能,以体验足球运动的快乐。另外,体能训练还可与社团活动相结合,通过运动类社团组织活动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体能。

(4)以磨炼意志品质为目标。足球也是一项艰苦的运动,与其他运动项目相比,对抗性较强,特别在足球场上是允许合理冲撞的,一些学生在受到身体侵犯后很容易发生心态变化,滋生不良情绪,这正是磨炼学生意志品质的时刻;还有在足球场上实战练习的过程中,由于全场往返奔跑对学生的体能消耗很大,在课堂教学的后半段,学生最容易出现身体和心理上的疲劳期,这正是磨炼其意志品质的最好时机,教师则需要通过一定的教学技巧鼓励、监督学生坚持下来,主动磨炼自己的意志品质,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也不断增长个人阅历、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可见,高校足球教学的另一项重要目的是磨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强化心理素质,为其日后参与社会竞争奠定基础。

(5)强化学生的团队精神。足球运动最吸引人的魅力在于团队精神。足球不是一个人的游戏,而是一群人团结拼搏的结果。而高校学生的团队精神恰恰是亟待强化的,这是高校足球教学的另一个教学目标。那么,如何通过足球教学来提升学生的团队精神呢?仅仅通过以赛代练等方法是远远不够的。在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之间相互传球、进攻组织等基础战术配合的训练。这些足球技巧学习起来不难掌握,也由于涵盖一定的技术含量,也可以游戏互动环节为模式,使教学环节更具趣味性,学生的参与度也会大幅提升,有了足够的参与度。通过足球技巧游戏,增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使学生们相互了解,培养团队精神,教学效果也自然而然地提升了。

在我国高校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足球作为群体性运动纳入高校素质教育体系中,是我国发展足球运动、提升全民体质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意志品质、协作能力的重要课程,是高等教育走向全面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因此,在教学中应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授足球技能的同时,传播足球文化,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从兴趣培养、体能强化、意识磨炼等不同维度提升综合素质,以培养出优秀的高等教育人才。

责任编辑:景辰

猜你喜欢
以人为本教学研究
智慧课堂下如何实现高中英语互动教学研究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基于“重点·难点·关键点”的一元二次不等式教学研究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精细化浅析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对宪法沿革的几点思考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