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助推创新发展,创新促进经济转型
——渝北龙山促进经济转型的调研报告

2018-12-11 01:14余徽
重庆与世界 2018年11期
关键词:辖区街道企业

□ 文/余徽

龙山街道系渝北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前沿阵地,面积6.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7万人,市场主体超过10000户,其中法人及产业活动单位5000余家,个体工商户5000余家,2017年GDP为2006年较街道成立之初的3倍,年均增长逾12%。近年来,街道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部署要求,改革创新,转型升级,目前已经具备了产业快速转型升级的基础条件。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

多元化产业布局基本形成。街道通过多渠道招商引资,一批全球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和创新型总部企业落户辖区,如沃尔玛、百安居、SM(重庆)广场、迪卡侬、第六空间国际家居、健康智谷等;一批省级金融总部企业入驻,如大连银行重庆分行、渝北银座村镇银行等;一批创新金融总部企业聚集辖区,众多各类内外资担保及小额贷款公司落户;一批双创产业园区快速发展,如U创跨境电商产业园、硅谷重庆国际孵化器、龙之翼企业加速器等。

新兴支柱产业逐步成熟。街道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经济发展战略,结合自身实际,狠抓结构调整,培育新兴支柱产业,由房地产单一支柱逐步过渡到支柱产业多元化。目前,从全口径税收分析,房地产所占比例由2006年的70%降至不足30%,第三产业市场主体由2006年的4000余家增加到10000余家,其中金融类企业由10余家增加到51家。金融和商贸等现代服务业已经逐渐成为辖区经济的支柱产业。

充满浓郁现代感的SM(重庆)购物广场。

创新产业链基础日趋完善。街道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行业属性较强的创新创业平台,为可持续发展蓄力。目前已有健康智谷、U创跨境电商产业园、硅谷重庆国际孵化器、龙之翼企业加速器、漫调E空间众创空间等5个中高端创新创业平台项目落户辖区,其中高端创新创业平台以健康智谷项目为代表,经营面积2.5万平方米,专注于医疗卫生领域;U创跨境电商产业园经营面积5600平方米,是专业从事跨境电子商务领域的创新创业平台,目前已有八戒财税等知名企业入驻。5个创新创业平台共计经营面积达到3.4万平方米,入驻企业及团队逾200家。随着重庆市规划设计院、重庆市地理信息中心、重庆市交通规划设计院、重庆市规划信息服务中心、重庆市规划和测绘档案馆等5家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下属单位的入驻,其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和产业带动能力,将为辖区带来众多的上下游产业企业,聚集大量的高端人才。这对区域经济发展而言,是一个巨大机遇。

产业招商承载能力突出。辖区拥有华融现代广场、北城国际中心以及由新加坡凯德集团投资建设的两江春城等五大城市综合体共计30万平米商务楼宇资源,根据其档次和特点,街道重点布局创新金融、高端中介服务、文化创意等产业,打造现代服务业总部聚集区。为明确招商定位,合理产业布局,华融现代广场被授予“总部结算基地”称号;北城国际中心则被授予“服务贸易产业园”称号。通过努力,已完成约13万平方米写字楼招商,涵盖酒店、健康医疗、电子商务、创新平台等众多业态。目前北城国际中心(9万余平方米、金易E世界(近2万平方米)以及华融现代广场超高层(约5万余平方米)共计近17万平方米商务楼宇陆续投用。其中5A级以上商务楼宇达到14万平方米以上。利用好这些招商载体为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预留了巨大的承载空间。

① 大连银行重庆分行。

② 爱融荟城商业中心。

当前面临的问题

转变发展理念不够到位。近两年,街道GDP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受到经济大环境的影响有所放缓,辖区经济抗风险能力仍需提高,经济转型升级仍有很大压力。片区产业规划的整体性、协调性较差。主要体现在各个大型城市商业综合体定位各异,且开发时间间隔较大,没有相互融合,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圈。

产业转型升级能力不强。一是目前支柱产业主要集中在房地产、金融两大板块,其纳税额占辖区全口径税收的60%以上,经营模式传统,产业规模增长主要依靠经济大环境,自身难以转型升级,抗波动能力较差。二是产业链和价值链延伸不够,如金融产业集群产值80%左右是由三大省级银行分行等少数龙头企业产出,其经营模式均为传统模式,自身创新和银企融合力度不足,价值链延伸不够。三是经济增长增量拉动乏力,辖区土地开发已经基本结束,困扰建成区经济增长的问题凸显。近两年,新增市场主体多,但规模小,增量支撑能力不足,保持较高增速仅靠存量拉动难以维系。

创新产业发展潜力有待挖掘。在“创新驱动”方面,虽然已有健康智谷、U创跨境电商产业园、硅谷重庆国际孵化器、龙之翼企业加速器、漫调E空间纵创空间等5个中高端创新创业平台,但发展潜力还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创新平台管理水平不高,园区内科技型企业、科研型机构少,规模小,引进高级人才少;二是相关配套政策不足,虽针对大型优质项目“一事一议”招商机制,但行业普惠性政策较少且灵活性不够。

对策措施

合理规划,整合优势资源形成片区合力。充分利用街道得天独厚的内通外畅、三轨枢纽的区位和交通优势,将华融现代广场、两江春城、金易E世界、北城温德姆中心等重点商业地产纳入统一商业规划设计范围,努力促进辖区工业企业搬迁工作,利用该地块作为连接南北两端商务商业的重要纽带。合理布局产业,打造有别于传统商圈的商业商务聚集高地。

产业创新,以产业带带动产业链发展。规划设计行业属于人才聚集、附加值高、产业融合度高的高端中介服务产业。随着重庆市规划设计院大楼的建成及下属单位陆续入驻,势必吸引其上下游总部企业。以此为契机,在为其做好全方位服务的基础上,协调出台相关产业扶持政策,同时利用辖区强大的招商承载能力,以点带面,打造全新的“规划创新生态圈”。

挖掘潜力,助推创新创业平台快速发展。主动对接入驻企业,梳理各行业普惠政策,结合企业特点,分行业打造各具特色的创新创业平台,形成产业集约效应,助推企业做大做强,为辖区经济后续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创新服务,进一步提升招商引资效率。深入研究相关政策,在确保落实监管职责的同时,合理利用法律法规为企业服务。为客商打造更为优质的招商环境,进一步提升招商引资效率。比如在辖区招商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合理安排产业布局。利用集中注册地政策,尽量将急需落地的企业落户到同一个集中注册地;搭建银企交流、法律服务等一批服务平台,壮大辖区商会组织等交流平台,举办“七夕单身青年派对”等活动,凸显人文关怀,营造出更加优质的招商环境和氛围。

猜你喜欢
辖区街道企业
井陉苍岩山派出所积极排查辖区流动人口
企业
企业
企业
热闹的街道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街道生活
风居住的街道
街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