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基层部队问题实际深入扎实开展主题教育

2018-12-14 08:33
政工学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强军官兵红色

沈 峰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培养“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永葆人民军队性质、宗旨、本色。红色基因是无数革命先烈在血与火的考验中培育起来的,是我军的生命之源、常胜之基、强盛之本。当前,部队在传承红色基因上思想重视、领导得力、统筹科学,能纳入党委(支部)议事日程、列入工作安排,取得了一定实效。但是,对照习主席“把红色基因融入官兵血脉”“红色基因代代传”的要求,还存在一些矛盾问题,需要认真研究解决。

一、针对官兵党史军史知识匮乏、情感认同不深的实际,必须在狠抓思想源头、加强薪火传承上下功夫

当前,部队官兵主体是90后00后,他们成长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没有经历革命战争的洗礼,对我党我军从创建、发展到壮大的艰辛历程缺少理性认知,对党带领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缺少感情积淀。对此,必须狠抓思想源头,深化思想认识,进一步增强官兵对党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一是传承“红心向党”的坚定信念。要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武装官兵,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习近平强军思想,在第一时间将党的声音、上级指示传达到每名官兵、渗透到每项任务,确保官兵始终高举旗帜、忠诚信仰、坚定信念。结合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深化党史军史和部队发展史教育学习,充分运用党和军队的奋斗实践史和苦难辉煌史来启迪人教育人鼓舞人,剖析反思苏共违背党指挥枪这一原则导致亡党亡国的典型事例,让官兵在知史明史中深刻感悟强化责任,更加坚定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政治自信和政治自觉。

二是发扬“先进思想”的时代魅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本“教科书”,通过大讲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家乡建设取得的新异变化、部队建设取得的累累硕果,教育引导官兵从今昔对比、辉煌成就、跨越发展中,深刻感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理性科学性优越性,不断增强“四个自信”、坚定“三个维护”。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学习他们艰苦奋斗、科学求实、爱军精武、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净化官兵心灵,在弘扬优良传统中凝聚意志力量。

三是筑牢“非常过硬”的思想防线。当今,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尖锐复杂,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对我实施“西化”“分化”的图谋愈演愈烈,企图用错误的观点、舆论的攻势颠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和各种“杂音”“噪音”的蛊惑,要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学习、读书活动等时机,采取常委宣讲、讨论辨析、热点点评的方式,旗帜鲜明地批驳“三化”等错误政治观点,及时消除掺杂在官兵中的灰色言论和消极思想,理直气壮唱响“六好”主旋律,在划清是非界限中帮助官兵端正价值取向、筑牢思想防线。

二、针对红色资源整合运用不够、功能发挥弱化的实际,必须在创新方法手段、形成生动局面上下功夫

通过调查,少数单位在把红色基因融入官兵血脉上还存在一定差距。如,在挖掘单位红色资源上,梳理总结还不系统;在结合教育创新方法上,内容形式还不丰富;在引领潮流释放魅力上,发挥作用还不明显。因此,要深入挖掘传统积淀,努力打造红色品牌,引导官兵传承精神血脉、永葆革命本色。

一是盘活红色资源增强生命力。要注重做好红色资源的转化利用工作,通过查阅史料、遂行任务、学习英模等方式,及时收集整理部队建设发展积淀的光辉历程和优良传统,编写制作传统教材和影像资料,凝聚军心、鼓舞士气。要充分利用军地资源,结合建党建军等重大节日,组织官兵参观驻地战斗遗址、纪念史馆、烈士陵园等红色教育基地,引导官兵在解读一张张图片、了解一段段战史、熟悉一个个故事中,感悟崇高精神,净化思想灵魂。结合新兵入伍、党团活动等时机,邀请老红军、老战士和院校教员讲党史讲军史,让官兵了解掌握党和军队的苦难辉煌,增强对党的认识和情感。

二是打造红色精品增强感染力。充分挖掘单位传统历史,凝练军师旅魂,创编军师旅歌,积极打造彰显历史特征、部队特点、地域特色的红色品牌。依托建制营组建威风锣鼓、舞龙舞狮、音乐快板等特色文化队伍,编排具有单位特色的文艺演出,让官兵在自创自演中感受红色文化、汲取精髓精华。开展固化“读红色书籍、讲战斗故事、学英模事迹”读书成才活动,采取“荐、读、写、谈、讲、评、用”七步法,组织官兵品谈红色经典,述说心得感受,切实将红色传统打造成精品特色,增强感染力吸引力。

三是筑牢红色阵地增强凝聚力。建好用好军史广场、军史馆、荣誉室,设置荣誉墙、荣誉石、荣誉雕像,让官兵在全场景、全方位中感悟历史,在了解传统精神中追根溯源,得到精神洗礼升华。坚持把营区环境作为红色阵地的延伸,利用灯箱、橱窗、板报、走廊、楼道、文化墙等载体,绘制张贴优良传统、特色精神、英模画像、励志名言等内容,将官兵置于耳濡目染的环境中,处处受感染,时时受熏陶。在强军网上设立红色网站,开设网上军史馆、英模谱,指导基层建好“网上连史档案”,将红色书籍、红色音乐、红色影视等红色内容存入网页,让官兵在寓教于乐中感受红色经典、凝聚兵心意志,营造时时抓培育、处处是课堂的生动局面。

三、针对结合履行使命任务不紧、推进转化不力的实际,必须在搞好融入渗透、推进强军实践上下功夫

红色基因是历史的延续,是时代的产物,生机在于血脉传承,活力植于实践转化。目前,个别官兵还存在打仗意识不牢、战斗士气不高、核心能力不足、贴近实战不紧、实干精神不强等问题,严重影响制约了部队实战化水平提升。对此,必须坚持从有效履行使命任务出发,把传承红色基因向服务中心上转化运用,向实现强军目标上聚焦用力。

一是强化能打胜仗的使命担当。着力抓好文化活动与军事训练、大项军事活动、多样化军事任务贯穿融合,做到计划上同步安排、内容上结合渗透、形式上灵活穿插,用红色文化软实力催生部队战斗力。深入开展向“爱军精武标兵”王忠心学习活动,广泛组织“训练纪录赛、专业尖子赛、建制连队赛、分队军官赛”,设立“军事训练龙虎榜”,评选“训练之星”,让训练标兵上光荣榜、入连史册,在部队持续兴起大抓军事训练热潮。依托强军网组织官兵联网对抗,漫游学习军史知识,引导官兵打军事游戏、学光荣传统、练技术战术。

二是锻造敢打必胜的血性威武。坚持从难从严摔打锤炼部队,大力宣扬革命先辈“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大无畏英雄主义精神,积极弘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的优良传统,培养不畏强敌、越战越勇的意志品质。结合野外驻训、战备演练、发射演习、抢险救灾等时机,扎实开展“弘扬劲旅精神、当好红军传人”活动,有意识地练思想、练作风、练意志、练心力,自觉摒弃“怕苦怕累”“当和平兵”的消极松懈思想,激励官兵英勇善战、敢打必胜的“精气神”。

三是弘扬务实清廉的优良作风。党员干部要做红色基因的传播者实践者。要深入开展“讲党性、守党规、严党纪”学习教育,组织观看《甘祖昌》《第一书记》等红色影片,参观反腐倡廉、地方监狱等警示教育基地,教育党员干部在“知”与“行”的辩证统一中,在“红”与“黑”的强烈对比中,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弘扬优良作风、严守法规纪律。广泛开展“忆优良传统、做红色传人”活动,安排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标兵、党风廉政建设先进个人等身边典型作报告、谈体会、讲感受,通过持续的传统介绍和宣传学习,使“扛红旗、当传人”观念在官兵心里深深扎根,让红色基因在融入官兵血脉中代代相传。

猜你喜欢
强军官兵红色
我的科技强军梦
红色是什么
强军战歌
盛大国庆阅兵见证改革强军新时代
红色在哪里?
追忆红色浪漫
赞强军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