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派建筑元素在现代室内空间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2018-12-14 06:24曹烨君
巢湖学院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徽派室内装饰室内空间

曹烨君 张 英

(合肥师范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中华民族的先祖为了防御敌害躲避自然灾害选择“山顶洞”等天然洞穴居宿,经过万千年的进化发展,人们从山上、森林慢慢走上陆地,由巢居发展到北方以西安附近的半坡村的穴居建筑为代表、南方以河姆渡杆栏式建筑为代表的居住建筑群,它们有个共同的特点:人字坡顶、墙裙。人字坡顶便于排水聚热,夏凉冬暖;墙裙和后来从北方引进的四合院为徽州建筑元素四合庭院做了引导。徽州地连南北的地理特征有利于承继南北建筑特点,徽州人作为华夏子孙熏陶着中华五千年的文明文化,传承了中国建筑文化并加以发扬光大,徽州商人闯南走北带来了各地的地域建筑文化,逐渐形成为我国建筑文化中一个日臻完善的建筑流派。徽派建筑元素集山川风景之灵气,融风俗文化之精华,其合理布局、精雕细刻等诸多建筑元素值得继承和发扬,从而成为研究中国建筑史的活化石。

1 徽派建筑元素的文化背景和特征

徽派建筑形式主要流行于长江中下游流域,集中形成在皖南、浙西(金华、衢州)、赣东北(上饶的婺源、德兴、乐平)即皖浙赣交界地带。历代皇朝封地形成北方人口的大迁移,促使南北建筑文化的结合,去粗存精,徽州工匠以古代宫殿、庙宇、祠堂建筑为范本,三维布局上中轴对称,依山就势,自然而不失个性,平面布局按村落整体规划而式样灵活;个体建筑物的空间设计造型变化多端,其中徽派建筑元素的马头墙、飞檐以及青砖黛瓦最具标志性特色;而雕刻上的“三雕”艺术元素形成了室内装饰的三绝。把建筑艺术文化和建筑特色元素的“形”与“神”交融于山水之间,构成一幅幅祥和安宁、静谧古朴、天然一色的乡村水墨画。站在高山之巅俯视竹树掩映着青砖黛瓦的乡村,那错落有致的马头墙化静为动,给人在视觉上产生踊跃着的动态美感,这种涌动也象征了整个宗族跃马冲锋的创业精神,从建筑设计上分析达到了“人天一体”的融合。

四合院的建筑形式寄寓着中华民族的“和为贵”“家和万事兴”的民族性格和“关起门来是一家”的宗族亲和思想观念,围合的庭院形象地集中体现了一个大写的“和”字,几乎包容了家居的全部生活内容和隐藏在建筑形式后面的防御性的人文精神和审美情趣,当然也暴露了我们民族“两耳不闻窗外事”“各人自扫门前雪”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民族性格的局限性。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和平的民族,追求家庭幸福美满,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直至今天的庙宇祠堂建筑大都采用这种建筑形制,其在建筑平面布局上有一条处于中心位置的南北向的中轴线,为了显耀名门望族富贵,在建筑上就尽可能采用多进式庭院建筑,庭院建筑空间布局按风水理论一般都坐北朝南即阳向。

进入宅内是一个由房屋围成的露天空间,叫做天井。徽州古民居的四周坡屋顶围成一个漏斗状敞式“井口”,寓汇四方之水而归堂,“天井”聚合热气流,冬暖夏凉,有利于采光、地下排水、透气等功能的实现;且建筑平面灵活多变、各自独立,功能健全而富有层次,表现出人与自然的交流,山石、水、植物、阳光、雨露等诸要素均引入其中,使整个建筑空间显得亲切而私密、安定而祥和,符合建筑艺术的美学观点。大部分徽商即儒商,“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徽州当地商贾对教育非常重视,大部分都有深厚的文化素养,因而徽派建筑的布局、室内的装饰乃至建筑的结构在民族文化进程的基础上进一步融入了风水、地理、地域习俗、个人志趣等个性化理念,充分体现了建筑的实用性与文化性的融合。以人为本、物人一体,天地人融合是徽州建筑文化的特色,这在徽派建筑造型功能等方面更是独树一帜。

“三雕”是徽派建筑室内外装饰的又一重要特征。一般徽商大户门外会设置一对石狮或者在青石门柱上雕刻一幅对联,同时配刻一些花草之类的图案;门顶有动物或者府邸书画砖雕;一般门庭内设牌匾,或木雕或砖雕。古代民俗不能让人一眼从大门看到后院,正院不能直对门外;进入门庭就是把门道左右分开的天井,东西厢房前设有护栏(又称美人栏)构成一道回廊,有的庭院和廊柱间设有竹椅石凳,在此游戏谈情,说古论今。栏杆一般采用木制更便于用来雕刻,回廊间有木就有雕,就地取材,雕刻内容从古今人物故事、神话传说到花草鸟兽、古贤警句,因势造型,无所不有。徽州是朱熹的故里,因此徽州建筑雕刻艺术文化深受“程朱理学”的儒家思想影响,这就使得徽州的雕刻艺术追求人天一体的自然和人性融合的艺术效果。徽州三雕作品以素色或者本色为主,雕刻不事涂饰,这和中国的以形表意的国画画风相一致,与徽州普通民居整齐划一的黑白灰的色调相融合,体现了“程朱理学”的儒家美学的意识形态,把淡雅素净的祥和古朴情趣嵌入大自然之中。

徽州民居的门罩和门楼常在横与竖交接处做各种雕刻,而且通常是把砖雕和石雕结合在一起,形成各种材料的色泽和质感的融合,美化建筑立面的效果,从而增强徽州建筑中门楼的层次高耸感,表现大户人家的高人一等。现代一些大型建筑也创造性地改革和运用门楼门罩,譬如安徽名人馆的门楼与门罩。安徽名人馆是集安徽地方上溯远古下至当今未来的历史名人的博物馆,名人众多,人物介绍详尽,内容丰富,馆建规模宏大。因为是安徽名人馆,所以其建筑设计更充满了徽派建筑元素特色。安徽名人馆大门的门楼远看就是一个建筑群,以南北为中轴线东西对称,门楼仿城楼形式向游览者展示出展馆的体量。

槅扇这一徽派建筑元素是对建筑室内空间进行分隔的主要艺术构件,它除了广泛用于建筑体室内架与架、房间与过道空间的分隔,有时也用于四合庭院围合的建筑单体外立面的空间分隔。随着文化发展,工艺美术的进步,形式上由原来的风格简朴或方格或柳条发展成越来越繁复华丽的花纹图案和裙板木雕,构造精巧细致。

建筑装饰艺术与构架材料和构件造型艺术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古、近代的建筑大都是土木构架的结构体系,经过千百年的传承改造,建筑的栋梁从力学理由慢慢向注重室内装饰化转变,原始的徽州建筑的梁架结构多为叠梁式或穿斗式,由人字屋脊主梁转移为天井式的结构布局。现代建筑中的大梁成了雕刻的重点部件,雕刻的内容也丰富多彩。

斗拱在我国建筑史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由于历史变迁和文化的发展,斗拱由大变小,其作用在物理力学上渐渐变得次要,而在美观形式上却变成主要。徽州木构结构的特征可以说凝聚在斗拱的咫尺之间,斗拱伴随着北方官式建筑使用较多的叠梁式结构,而发展成完整制度,早期出挑主要用撑拱,后来也发展出不使用栌斗,华拱直接插入柱内的插拱。在徽派建筑的木作构建中,凡梁柱等木料十字交接的地方就有成组的斗拱,也有对飞檐的撑拱,这些斗拱雕工精致,一般以描摹动物形态为主,形神生动,惟妙惟肖,体现了我国民间艺术的高超水平。斗拱形式多样,犬牙交错,装饰效果令人赞叹。

2 徽派建筑元素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继承与发展的原则及方法

徽派建筑元素怎样才能和现代室内装饰融合并得到发扬呢?重点在于了解中西方现代室内装饰现状,立足本民族的传统建筑文化特色。以人为本,根据客户的文化知识层面、地域建筑风俗和理想追求,设计师提出适合客户的设计方案,要在有限空间达到空间应有的功能,同时要丰富展现出人的情感,拟定装饰设计计划进行具体创作。若要更好地运用传统徽派建筑元素,并将其融入到现代室内空间装饰设计中,就应当认识到以下几点。

2.1 徽派建筑元素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原则

徽派建筑元素是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萃取出来的,它富有生命力精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对现代建筑空间装饰设计具有重大的借鉴、启发意义。现代室内装饰设计其实质就是现代室内环境、文化氛围的设计,是建筑功能人性化的体现。设计师根据客户的文化素质、个性需求,运用一定设计技术手段,以功能为核心,以艺术为表现手段,以美化生活为目的,利用现代新型材料创造出满足人的物质与精神需求的室内空间环境设计。当徽派建筑元素融入到现代室内空间装饰设计中时,对徽派传统建筑元素必定会有一定的变形与再利用,以满足现代人的审美,其呈现出来的设计效果必定是艺术化、个性化、简约化、古典又现代化的。

2.2 现代室内空间装饰设计的借鉴与徽派建筑元素的继承与发展

20世纪初期西方工业化的时代背景表现在建筑和室内设计方面,强调在传统建筑风格上的突破,突出使用功能和空间解析的和谐组合,更注重简洁的造型和轻妆淡抹,避免多余的装饰。而后现代主义风格追求理性的表现,我们在室内装饰设计应用要“洋为中用”,借鉴西方室内设计的表现手法,使西方与东方、古典与现代、徽派与他系、传统与时尚的室内空间装饰乃至建筑设计元素共存,发挥想象,以人为本,借物抒情,艺术化创造性地形成新概念室内空间装饰设计理念,达到多元化、灵活多变的目的,使室内空间在通过装饰设计后给人带来更美的体验。

徽派建筑元素在现代室内空间装饰设计时应该遵循下面几个设计特点:首先运用现代工艺表现古典、高雅、端庄的风格,使装饰空间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达到古典和现代的完美结合;其次室内装饰设计要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让有限空间在功能使用上达到最大化,根据客户的个性爱好、空间使用性质,进行功能分区并作合理布局,增强文化氛围,使室内装饰简约化;再次现代室内装饰设计要根植于民族文化,借鉴中国建筑五千多年来形成的独特风格。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展开继承性的文化联想和创造性的艺术想象,将传统徽派建筑元素采用假借的手段结合现代装饰元素,让其在现代室内装饰中推陈出新。

3 徽派建筑元素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应用的案例分析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对室内装饰的工艺、主题的表达、情感的表现在设计过程中有了更高的要求。室内装饰空间布局的美感与室内功能用途的结合要符合现代审美情趣,同时要求运用现代简约风格巧妙意象化简化徽派传统装饰元素。如何把徽派建筑元素作为一个传统美学的构件,在现代的室内装饰设计中具体应用,增添室内装饰美的艺术效果,是今天设计师们值得重视的课题。

3.1 合肥滨湖万达文旅城样板房体验中心案例分析

合肥滨湖万达文旅城样板房体验中心大楼在室内空间的设计中巧妙的运用了一些徽派建筑特色元素,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本应在室外的徽派建筑元素如画卷般展现在这个室内空间中,以象征符号似的艺术进行体现。将原本比较复杂的门楼、马头墙、槅扇造型,运用设计减法的形式呈现在这个现代化的室内空间里,让传统建筑意识流的象征手法表现得淋漓尽致。

图1 中庭

图2 马头墙墙面装饰

合肥滨湖万达文旅城样板房体验中心大楼一角,从图1到图4中可以看到徽派传统的建筑元素天井、马头墙。天井地面用鹅卵石铺成如河床,一池清水,“池面”有一串矩形青石板作渡桥,“池中州”用现代装饰材料花岗岩铺成并摆设盆景,这是地地道道的一个徽派建筑元素天井所具备的诸多联结元素,也许你会觉得美中不足的是少了假山,且别急,请看,设计师巧妙的利用拴马桩来代替,经过精美的雕刻艺术的洗礼,最终呈现的是两只石雕狮子,两者相对坐立,这就弥补了假山池沼的不足,反而显得更丰满更有活力。

图3 大堂一角

图4 二楼大堂

3.2 安徽汤池招商中心室内空间装饰设计案例分析

安徽汤池招商中心(如图5、图6)位于安徽省庐江县,主要以旅游招商为主。其室内装饰设计整体感觉也颇具地域特色,在设计元素分析

图5 前台

首先从整体的空间色调来看,整个空间以黑白灰色调为主,偶尔会有些许黄色及其他亮色的点缀,这与徽派传统的建筑形式颇为相似。其次从细节上看,设计师将镂窗、画屏、盆景、槅扇设置都恰到好处。最后从空间硬装陈设上来说,整个空间中梁架的部分颇为显眼。其在徽派建筑中,由基础梁柱构成,从物理力学分析,它承担着整个建筑物的重量,在传统民俗上大梁是骨架的砥柱,民间“上大梁”时要举行隆重的仪式以告神明来祈祷多福。从该案例中可看出安徽汤池招商中心在设计时通过模拟梁架的造型,用现代派象征的手法,不但展现出了梁架厚实粗犷、线条明朗、严整庄重的传统美学意义,也一定程度的迎合了现代人的审美感受。正是这种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使作品具有了更强的视觉冲击力。中,不难看出设计师在设计时对徽派建筑元素进行了解剖再创造,用现代建筑工艺达情表意,突出人的主体意识,强调室内空间装饰的美感,达到形神兼备的效果。

图6 过廊

4 结语

从历史文化背景到案例分析的整个过程中,我们发现在现代室内空间装饰设计中不能单一地研究徽派建筑元素的机械应用,还要研究人的性格精神和所反映的个性文化,不是为建筑而建筑。一个建筑流派的形成有它独特的文化背景和美学意识,徽派建筑的形成是因为徽州商人尊师重道的儒商品质,所以才会有强大的审美能力和自己独到的审美情趣,最终形成徽派建筑文化。高科技信息化的今天,作为设计师一方面要了解掌握我们本民族文化的精髓,古为今用;另一方面要有现代的思维、新的理念,在不断学习、努力实践、勇于创新、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

猜你喜欢
徽派室内装饰室内空间
高层建筑室内装饰装修施工技术研究
《室内空间设计》
陶瓷艺术品在室内空间中的应用探讨
室内装饰材料的特点及应用
徽派传统建筑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山水画般的徽派建筑
浅谈徽派“马头墙”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与演变
图式思维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室内装饰设计学视域下的学徒制
妙组——室内空间灯具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