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方小矿到世界500强

2018-12-17 02:47兖矿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国资 2018年21期
关键词:矿务局兖州兖矿

□ 兖矿集团有限公司

40年筚路蓝缕,40年春华秋实。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兖矿集团一路探索、破浪前行,从最初年产煤炭只有几百万吨的矿务局,嬗变为年产煤炭1.35亿吨、业务覆盖世界四大洲、在全球煤炭行业具有一定话语权的世界500强企业。兖矿集团40多年的发展足迹,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典型缩影。

兖矿集团本部鸟瞰

艰苦奋斗,筑牢发展基石

兖矿集团的前身兖州矿务局成立于1976年,兖州煤田的发现则要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后期。

1966年9月,兖州煤田启动开发。但受外界因素的干扰破坏,矿区建设受阻,进展寥寥。直到1974年,以华东煤炭工业公司及其旗下基本建设公司为首的一批建设者和从贵州、江西调来的两万余人组成的建设大军陆续到来,兖州矿区才进入大规模建设阶段。

1975年,兖州矿区当时第一对特大型矿井——年产300万吨的兴隆庄矿开工,随后兖州矿务局成立;1979年,3对特大型矿井同时施工,矿区建设进入高潮。

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兖州矿务局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逐步进行企业内部改革,拓宽经营渠道。到1989年,兖州矿务局建有年生产规模1225万吨的生产矿井6对、1180万吨的选煤厂4座、辅助企业和设施20多项;改扩建矿井1对,矿区年生产能力共计1285万吨。

有了规模作为基础,兖州矿务局锚定了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目标。通过大力组织有关工艺、技术和施工机械设备等科技攻关,兖州矿务局在这一时期取得128项重大科技成果,形成12项综合施工技术,其中6项施工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或先进水平。1992年,《兖州矿区建设施工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煤炭科技领域获得的最高荣誉。

深化改革,实现二次创业

1994年11月,国务院选定的现代企业制度“百户试点”名单公布,兖州矿务局榜上有名。

早在当年8月,《兖州矿务局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实施方案》出台。方案提出,力争在10年时间内,形成独具特色的“三大发展系列”:一是以煤电路港航为主的综合经营发展系列;二是以煤炭深加工为主体的综合利用发展系列;三是以十大非煤产业为主体的一二三产业发展系列。9月29日,原煤炭工业部和原国家经贸委联合签署文件,正式批复同意《实施方案》,批准兖州矿务局改建为“兖州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深化改革改制,是兖矿集团“九五”发展的突出特点。兖矿集团抓住全国100家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全国120家企业集团试点和金融上市等契机,集团母公司改制成为国有独资公司。

在此基础上,着力加快、加大内部改制,9个下属单位改制为多元投资主体公司;组建兖州煤业公司,并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成功实现了在香港、纽约和上海三地上市,融资23亿元;同时,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股份合作制、出售等方式,加快非煤产业中、小厂点的改革改制。

以建设质量效益型企业为目标,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是兖矿集团 “九五”发展的重要特征。公司获得了“全国优秀企业管理金马奖”“全国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先进企业”等一系列荣誉称号,“兖矿煤”成为全国同行业“第一品牌”,成为日本、韩国市场的知名品牌。从1996年起,兖矿集团销售收入、利润总额连续多年保持全行业第一,1999年企业利润甚至占到国有重点煤炭赢利企业当年利润总额的近六成。

产业体系上,兖矿集团坚持“以煤为主,煤与非煤并重”的发展战略,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九五”期间完成项目投资14.2亿元,非煤产业迅速发展壮大,5年累计完成产值1442亿元,是“八五”期间的3.6倍;新建非煤项目48个,形成了以煤为主,煤矿建设、建筑材料、发电、化工、经贸等多产业经营的格局,完成对鲁南化肥厂等企业的兼并,形成了新老煤化工基地建设的格局。

转型升级,打造现代强企

随着煤炭行业10年黄金期的结束,煤炭企业转型发展迫在眉睫。2014年8月,兖矿集团出台《中长期发展战略纲要》,提出要实现由传统的煤炭供应商向现代能源综合服务供应商转型。

这份《纲要》把兖矿集团转型升级放在突出位置,提出“优化煤、延伸煤、超越煤”,在做优做强煤炭主业的基础上,着力发展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煤炭互补型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兖矿集团未来10年要做的事,在《纲要》里浓缩为3个方面:本部永续发展、煤制油规模发展、澳大利亚项目高效发展。

2016年初,兖矿集团改建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助推《纲要》变成现实。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希勇说,改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是一次系统性、颠覆式、脱胎换骨的革命,对推动兖矿集团改革创新、转型升级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为实体产业集团转型提供了可能。

按照《兖矿集团有限公司章程》,设立党委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其中党委常委会5~7人、董事会成员9人、监事会成员5人、经理层8人,初步构建起与集团产业发展和资本运营相匹配的组织架构。

机制之变,激发了发展活力。兖矿集团综合运用股权转让、兼并收购、增资扩股等方式,引入员工资本和境内外社会资本,做强骨干企业、搞活中小企业,探索实施骨干员工持股和管理团队持股,构建员工与企业紧密相连的“命运共同体”。

至此,兖矿集团确立了清晰的战略定位:打造全球一流清洁能源供应商和国际化矿业集团。投资3.4亿元改造洗煤厂实现原煤全入洗,投资3亿元建设蓝天工程,打造民用散煤清洁利用和工业锅炉清洁燃烧产品供应商。

在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兖矿集团经过2013年以来的艰苦努力,提出一系列改革创新的目标思路,采取一系列超常举措,推进一系列重点工作,走过了兖矿发展史上最为艰难的一个时期。5年时间里,兖矿集团实现了企业规模翻番,煤炭产量由7000多万吨升至1.35亿吨,进入世界500强。

“兖矿40年来从小到大,从偏居一隅到国际化发展,是不断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结果。兖矿的3次创业,与我国改革的时代大潮一一对应。”李希勇说,站在新起点上,兖矿集团将继续秉承改革开放精神,为国家的能源安全、环境保护和国企改革承担新使命、奉献新作为。

猜你喜欢
矿务局兖州兖矿
通过兖州区应急局看地方安监部门存在的问题
赛雷三国
山东兖州:秸秆离田农民增收
“硬核”定位系统入驻兖矿集团,精确度以厘米计算
走向市场经济的国有煤矿先行者——枣庄矿务局1992年在全国率先放开煤价迎来新春天
UPLC-ESI-Q-TOF-MS法分析兖州卷柏化学成分
煤炭:13家煤企进入《财富》500强 兖矿首次入围
兖矿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
兖矿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
安居乐业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