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能源强化“资产负债约束”显成效

2018-12-17 02:47徐天宝通讯员姜玉泰
山东国资 2018年21期
关键词:资产负债债转股约束

□ 本刊记者 徐天宝/通讯员 姜玉泰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约束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强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约束,降低国有企业杠杆率,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增强经济发展韧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山东能源集团组建以来,尤其2015年改建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以来,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去杠杆、除“僵尸”,自觉加强企业资产负债约束,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优化企业治理结构等有机结合。同时,坚持提质增效、苦练内功,通过扩大经营积累增强企业资本实力。集团资产负债率从成立初期的76%降至目前的66%,为聚焦高质量发展夯实了基础。

“加强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约束,是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重要举措。通过建立和完善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约束机制,强化监督管理,促使高负债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尽快回归合理水平,是新时代国企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新要求与新任务,也是山东能源集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山东能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位民对记者说。

全国煤炭行业首单市场化债转股框架合作协议签约(摄影/袁宏)

创新市场化债转股

2011年3月,由6家省属煤炭企业整合组建的山东能源集团挂牌成立。

作为山东省经济规模最大、在岗职工最多的世界500强省属企业,由于历史上形成的“资源质量差、产业小散弱、富余人员多、遗留包袱重”等历史难题,以及2012年以来煤炭市场持续下滑、融资环境不断恶化的现实困境,山东能源集团的经营受到巨大挑战。资料显示,在启动债转股之前,山东能源集团资产负债率高达76%,有息负债1000多亿元,每年仅利息支出都是一笔庞大的费用。

2016年11月14日,山东能源集团与山东省国资委、中国建设银行共同签署市场化债转股框架合作协议。这是山东省首单市场化债转股项目,也是全国煤炭行业首单市场化债转股项目。

据介绍,方案分阶段设立3只总规模210亿元的基金,分别为150亿元“山东能源集团转型发展基金”、30亿元“新华医疗并购重组基金”和30亿元“资本结构优化基金”,3只基金分阶段分别组织实施。由中国建设银行吸纳社会资本,通过资本管理平台或设立产业基金,投资山东能源集团控股子公司股权、债权资产,用以归还山东能源集团银行贷款等有息负债。

债转股降低了山东能源集团有息负债财务成本,减轻了企业负担,节约财务费用支出10亿元,有助于企业轻装转型、减负发展。通过与中国建设银行进行债转股合作,可大幅提高企业生产经营能力,推动产业升级和企业转型,有助于联合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和优势;同时,还可促进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增强活力动力,实现集团的规范运营、健康发展。

“市场化债转股的创新实践,降低了集团的资产负债率,优化了财务结构。全部资金投入后,山东能源集团资产负债率可下降8个百分点,集团财务结构将得到有效改善,资本实力显著增强,同时也有助于防范债务风险。”山东能源集团财务部部长张廷玉介绍说。

据了解,山东能源集团在省内还较早实施了国有划拨土地作价注资,增加集团资本金69.6亿元,进一步降低了资产负债率,处于全国同行业较好水平。

改革重组除“僵尸”

盘活存量资产,优化债务结构,是加强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约束的配套措施之一。山东能源集团针对旗下亏损大户多、“僵尸”企业多、落后产能多、企业杠杆高的“三多一高”难题,紧紧抓住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历史机遇,强力治亏损、除“僵尸”、去产能、降杠杆,一企一策,分类施治,优化了资源配置,提高了资产使用效率,保证了集团的稳健发展。

其中,山东能源肥矿集团曾由于各种因素叠加影响,陷入生存难以为继、发展举步维艰的困境。截至2016年2月,肥矿集团债务总额为99.5亿元,成为山东最大的“僵尸”企业。当年,在省政府的推动下,山东能源集团成立“肥矿集团改革重组领导小组”,在资产、债务、人员“三个重组”上探索突破口。

经过近一年的努力,肥矿集团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改革重组后的肥矿新公司,恢复了自我造血功能,实现了轻装上阵,人员精、资产轻,人均商品煤产量、收入利润率、成本利润率等指标实现了大幅提升,2017年实现赢利4.4亿元。今年以来,肥矿新公司大幅超利、老公司大幅减亏,合并报表后,不仅一举扭亏,而且大幅赢利。今年前10个月,实现赢利2.6亿元。

“肥矿集团重组成功,最终形成了企业清腐能重生、银行债务不悬空、母公司不被拖垮的共赢局面。”李位民说。肥矿集团重获新生,成为全国较大资产、债务规模困难企业改革重组的成功案例。

针对新矿集团长期形成的摊子大、人员多、包袱重等阻碍发展难题,山东能源集团创新实施颠覆式变革,推行“三管三放三自”管控模式,即:管主要负责人、管主要指标、管监督考核;放开自主经营权、放开自主用人权、放开自主分配权;让各单位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从去年6月份开始,新矿集团扭转长期亏损局面,今年以来集团精煤回收率、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及经营性现金流量创出近年来最好水平。

减劣增优,山东能源集团对煤炭主业大刀阔斧进行转型升级。在去年退出26对矿井、1038万吨产能的基础上,今年继续退出9对矿井,其中4对是主动追加的。集团坚持科技提升、装备升级与劳动组织优化并重,其中王楼煤矿等6对矿井部分工作面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开采,10对矿井部分工作面取消夜班生产,做到“减人不减效,减时不减量”。

聚焦主业瘦身健体

改革重组后的肥矿集团新貌

强化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约束,增强内源性资本积累能力,就要进一步明确并聚焦主业瘦身健体,通过创新驱动提高生产率,增强企业赢利能力。山东能源集团为此瘦身减负,构建轻装上阵新格局,加快推进“三供一业”社会职能分离移交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减层级、减机构、减岗位、减人员、去行政化,山东能源集团大力实施“四减一去”改革,各级精简机构30%以上,减少法人单位71家,集团控参股企业由最多时的588家减至400家左右。山能重装集团通过扁平化改革压缩1个管理层级,通过内部资源整合实现专业化运营。坚持“开渠放水”,创新“9条通道”,通过内部调剂、项目转移、劳务输出、及时退养、自谋职业等措施,分流安置富余人员。在5年累计控减6.4万人的基础上,全集团上半年控减3917人,员工总数由成立之初的24.2万人控减至目前的16.8万人。

根据集团功能定位和改革发展需要,坚持去机关化、去行政化原则,调整理顺总部机关机构和部门职能,设立12个职能部室,分离服务职能设立6个服务中心,其他中心以市场化、社会化服务为主。通过公司化运作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分流创效,优化形成了“12+6”的组织体系和管控模式,管理机构压减47.8%,管理人员减幅46.9%,形成机构精简、人员精干、管控有力、运行高效新机制,实现“人岗相适相宜、人员科学分流、管理效率提高”目标。同时,进一步梳理集团及各二级单位权责边界,形成更加明确的履责“清单”,建成运行顺畅、充满活力、令行禁止的管控体系。

据了解,山东能源集团的“三供一业”应分离移交总户数约占省属企业任务总量的60%,社会职能分离移交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工作体量大、占比高、范围广,是省属企业分离移交任务最重的单位。为彻底解决“三供一业”分离移交等办社会职能和历史遗留问题,为企业全面清淤除障、轻装上阵打好基础,山东能源集团各下属企业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积极稳妥加快推进各项工作。

在完善国有企业资产负债自我约束机制方面,山东能源集团加强对资产负债约束的日常管理,强化集团公司对所属子企业的资产负债约束。按照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控制指标要求,合理确定子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水平,并将子企业的资产负债约束纳入集团公司考核体系,确保子企业严格贯彻执行。

强化资产负债约束让山东能源集团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做强做优做大”的目标正在从蓝图变为现实。截至今年6月底,集团共完成营业收入1500亿元,上缴税费112.8 亿元,实现社会贡献总额329亿元,销售收入、利润、净利润、归母净利润、税费、社会贡献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均位居山东省属企业第一位。在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2018年世界500强榜单中,山东能源集团以营业收入456.5亿美元位列第234位,比去年的372名提升138位,位居山东上榜省属国有企业第一位,连续7年跻身世界500强。

猜你喜欢
资产负债债转股约束
中小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策略思考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综述
“碳中和”约束下的路径选择
约束离散KP方程族的完全Virasoro对称
银保监会加强保险资产负债管理
国家发改委:债转股工作成效积极 已投放落地9095亿元
2015年行政事业单位统计资料
自我约束是一种境界
适当放手能让孩子更好地自我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