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下的电子商务专业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2018-12-21 12:33石淑翠韩强石美
商场现代化 2018年18期
关键词:校企合作电子商务

石淑翠 韩强 石美

摘 要: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是国家建设创新型社会的必由之路,大学生群体是推动创新创业的中坚力量,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加强对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创业能力的培养。本文在阐述校企合作模式下以青岛黄海学院为例民办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影响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创业能力的因素,并提出校企合作模式下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创业能力的相關培养措施。

关键词:校企合作;电子商务;创业能力培养

如今已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我国高等教育也进入了大众化的阶段。毕业生一年比一年多,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就业压力一年比一年大。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人数2014年727万、2015年749万、2016年756万、2017年达795万人,进入“十三五”之后,毕业生人数处于高峰期,年均700多万的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也是建设创新型社会的主力军和人才保障。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式不容乐观,自主创业成为大学生就业的新趋势。创业的道路并不平坦,大学生要想成功创业,创业能力的培养是关键。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是缓解不断增大的社会就业压力的需要,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也是目前高校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校企合作模式下民办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特点

青岛黄海学院培养校企合作模式下的电子商务人才已有9年时间,2009年,学校董事长刘长青带队赴杭州签订了共建“阿里巴巴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基地”协议;2010年学校选派30名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去杭州阿里巴巴总部学习,学习后到青岛跨境电商企业工作;2011年与阿里巴巴进一步合作,共同成立了“阿里商学院”;2013年,在阿里巴巴国际事业部的支持下,引入24家青岛电商企业,建立电商企业实训工作坊,承担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实习实训任务;2015年,产业园(网上创业园)和专业学院(电商学院)统一建制,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模式。截止2017年,共培养3000多名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培养1000多名电子商务创业型人才,孵化87支创业团队,注册企业65家,带动就业390人。

虽然青岛黄海学院在校企合作模式下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培养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仍应看到,民办高校其核心竞争力与公办高校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首先民办高校学生生源广泛,来源并不集中于参加高考的学生,他们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存在差异,从而出现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的不同,进而影响他们的创业能力。其次学生缺乏自信,选择民办高校学生的学习成绩在高中阶段并不是出类拔萃的,选择民办高校一般要付出比公办高校学生更多的学费,加上民办高校名气不足使得他们在心理上对自己的将来就业乃至创业产生畏惧心理。毕业后民办高校学生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要与所有的高校毕业生同台竞争就存在较大压力。对于民办高校来讲有效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的任务就异常艰巨。

二、影响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创业的因素

1.创业意识薄弱

受历史和现实条件的制约,我国大学生的创业意识还较为落后,上学期间和毕业后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较少,付诸实践的更少。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还是高校的创业实践教育不到位,缺乏必要的创业教育引导使得学生缺乏创业意识。由于受学生家庭长期的陈旧观点的影响认为不安分的创业不如毕业后稳稳当当的找份安定的工作,因此在学生心目中在校好好学习毕业后能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是一条正规的人生路,缺乏创业的想法和动力,学生的创业自信心不足,唯恐创业失败。电子商务专业的同学毕业后愿意创业的比例不高。

2.创业能力不强

学生的学校教育长期存在应试教育的现象,一味注重课本知识,进入大学之后学习形式没有发生较大的改变,学生与社会接触较少,与企业沟通更少,缺乏创业实践的锻炼,使得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当学生不具备创业的基本知识时,很难产生创业动机并实际执行创业的活动。另一方面民办高校教师的创新创业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还是相对薄弱的,相关的创业书籍资料不足,缺少完善、健全的理论体系作为指导,使得学生对创新创业的理解不深刻,导致创业能力薄弱。虽然青岛黄海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入企后,加强了电商实操课程学习,有创业梦想的同学可以进入创客空间,还有一部分同学进行企业工作坊进行电商实战,但这仅仅是一部分同学,占学生总数比重较低。

3.缺乏选拔创业大学生的标准

由于整个国家大环境的影响创新创业观念已经逐渐普及,民办高校鼓励学生创业但在创业学生的选拔上缺乏一个标准,以至于没有创业知识、创业水平不高的学生被选拔到大学生创业队伍中来,这样虽然高校的创业人员数目多了,但是创业成功率较低,浪费了大量的社会和高校资源。因此民办高校应该制定创业大学生的选拔标准,使有创业意识同时具备创业基本知识的学生参与到高校大学生创业队伍中来,提高创业成功的概率,可使高校的创业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创业学生申请进入创业空间要通过一定的书面申请、现场答辩等审核程序,在实际选拔时发现存在部分学生仅有创业激情,创业准备不足的情况。

三、校企合作模式下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措施

1.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民办高校坚持校企合作办学,倡导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知识,同时通过聘请企业讲师给学生主要讲授企业运营项目以及企业产品知识和管理知识。企业讲师的现身说法让学生了解工作实践中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同时加上实际工作岗位对学生的锻炼使学生对于企业的运作和工作的实践有了更为清楚地认识,这对启蒙学生的创业意识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在工学结合的过程中学生的能力水平也会得到提升。

2.形成规范的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

创业是创新思维的现实体现,纸上谈兵不会取得本质性的成果,必须配合实践教学开展创业教育,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启迪学生创业思维。为了培养学生创业能力可以适当以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知识与能力结构为核心,可分别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实践教学中开展。一是利用校内实验室实现模拟操作;二是利用校企联合的校内、校外实习基地实习;三是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创业大赛;四是指导学生利用互联网开始创业。

3.形成学生创业能力的实践教学考评机制和创业大学生选拔机制

对于创业能力的实践教学效果还应该通过课程评价、学生成绩、行业企业专家、校内督导以及校外专家等各方面综合考评机制来体现。基于上述成果共同构建出新的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如:毕业生从事创业的数量和企业经营情况;电子商务创业竞赛;顶岗实习、毕业实习期间企业对学生的评价情况;以及学生模拟公司、创业园、工作室、淘宝创业等多种实践形式。同时对创业大学生的资格进行严格的审查,筛选出具备优秀创业者精神的大学生,集中优势资源辅助学生创业,充分利用社会和学校资源。

4.健全创业的考核机制,对民办高校创业成果进行量化

在国家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各高校都不同程度的在学校提倡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一段时间之后创业的结果如何却无人问津,创业效果也无人衡量,创业成功的到底有多少也不了了之。政策的推动必须有评价机制的衡量,创业的成效才能凸显,因此政府部门也应该设置合理的评价指标来对民办高校创业成果进行评价。激发民办高校管理者推动学生创业的积极性,增加创业成功的数量,积累学生创业成功的经验。

参考文献:

[1]李燕,郭瑞姝,张永彬.基于校企协同育人的电商运营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以青岛黄海学院为例[J].高教学刊,2017,14:31-33.

[2]范先文,张永彬,郭瑞姝.电子商务专业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实践研究——以青岛黄海学院为例[J].经贸实践,2017,2:162,164.

[3]狄静涛.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9:119-120.

[4]孟博,刘丽丽.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分析[J].山西农经,2017,17:101-102.

作者简介:石淑翠(1982- ),女,山东青岛人,青岛黄海学院,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电子商务、经济学;韩强(1980- ),男,山东青岛人,青岛黄海学院,硕士,副教授;石美(1982- ),女,山东临沂人,青岛黄海学院,本科,讲师

猜你喜欢
校企合作电子商务
小微企业电子商务平台的开发与应用
O2O电子商务信任问题分析
O2O电子商务信任问题分析
辽宁大拇哥农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电子商务法草案首审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