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诗歌教学浅析

2018-12-24 10:05王丽萍陈继锐
赢未来 2018年22期
关键词:诗歌教学小学语文策略

王丽萍 陈继锐

摘要:诗歌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中最常见的文学体裁,旨在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喜爱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德智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本文从诗歌的内涵入手,对小学阶段的诗歌教学现状及应对策略做出简要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策略

我国的诗歌文化发展历史悠久,它用其独特的方式来表现不同时期不同的社会生活和不同人的精神世界,作为最古老的也是具有文学性的文学体裁,语文教学更要将这笔丰富的文化遗产继承下来,培养学生对汉语言文字的深入理解,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健康的审美意识。

一、诗歌教学的意义

1、净化心灵

诗歌通过语言文字来向读者传达其中蕴含的丰富情感,而诗歌教学说到底也就是情感的教学,通过诗歌教学,使学生受到多种情感因素的感染和熏陶。所谓“诗缘情而绮靡”,因情而作,有感而发正是诗歌的特点,正因为包含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生活态度,才使得诗歌变得更加具有活力和生命力,诗歌中所蕴含的情感也是最纯洁、最直白的,如此至真至纯之情也最能够引起学生内心深处的共鸣,在诗歌的学习中,陶冶自身,净化心灵,深层次地体会不同时代不同诗人在不同境遇中的不同性情,感受中华文化与情感的融合。

2、培养情感

不论是儿童文学类的诗歌还是古诗词、现代诗,都饱含了深远的意蕴,丰富的情感和积极健康的能量,它们无一不在感染和净化着学生的心灵。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所产生的一种态度,或是一种心灵上的复杂体验,有着极强的感染力。教师在小学语文诗歌教学中,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文本,发掘诗歌中的内涵,引导学生在诗歌阅读中进行情感体验,透过字里行间,体会和感悟诗歌的语言及情感。例如,《四季》、《草》、《咏柳》、《春日》等诗歌能够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思想情感,在自然风光和天然美景中感知隽永优美的诗境以及恬静淡雅的诗风。

3、激发想象,提升创造

小学生对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而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更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通过诗歌教学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和创造力,唤醒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内心清澈的情感。诗歌本就饱含了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和超人的联想,借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作为鉴读者,同样也要在审视文本的基础上,对其中语境所描绘的画面进行联想,从而更加深入地融入到诗歌的化境当中。例如,在《清平乐·村居》中,这首小令没有任何浓妆艳抹,仅用纯粹的白描手法就将村中一个五口之家恬适的生活画面展现的淋漓尽致,教师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听教师来进行朗诵,并在脑中布置画面,把“茅檐、小溪、青草”的景和“饮酒翁媪、锄草大儿、编鸡笼小儿、剥莲蓬小儿”的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清新优美、色彩和谐的画面,从中把握描写生活的写作特点和手法。学生的创造力需要教师来培养,在诗歌教学中,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形成开阔的视野和开放的思维,促进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二、诗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1、新课标教学理念的落实

在新课程教学理念中强调了要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等方面。在诗歌教学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体现在诵读、情感体验、联想、语言文字的运用等教学目标中,教师要重视诗歌教学,从诵读和体验开始,让学生在反复的体味语言文字结构、内涵的过程中,形成情感体验,并不只是对诗歌所传达的思想情感进行单一的记忆,而是要从创作者的角度出发,结合创作背景以及作者的人生经历进行赏析。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要求教师要遵循课标中所体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方法的综合性课程,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也要将文本作品中对于学生情感的激励和追求美好事物的向往等人文性目标进行体现,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开展实践性的活动,进行工具性的语言文字理解和运用教学。此外,选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建设开放性的活力课堂教学,更要利用诗歌作品中具有生活性、季节性的文本,带领学生走进生活,感受创作来源于生活,生活激发创作这一文学意义。

2、拒绝形式化的教学过程

新课改下提倡教学和学习方式方法的改变,教师要大胆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激活学生的内在情感,激发思维能力。现阶段,对话式教学超越了传统的独白式教学模式,它强调由单方面讲授走向互动和交流,倡导平等、和谐、共同发展的理念。例如,在《泊船瓜洲》的教学中,在体会诗中意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短视频和音乐来让学生以诗人的角度,观着青山、绿水、江岸和明月,这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发问,在刚才的视频中,大家都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学生分组探究,找出代表进行发言,其他人适当进行补充。

3、重视诵读体验

“熟读成诵,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这是宋代学者朱熹所说的话,在现阶段的语文诗歌阅读教学中,新课标对诵读有了明确的要求,在初步的诵读中,要边读边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在之后进行更深层次的阅读中,要把握诗歌中的语言特点,注重对其节奏性和情感方面的体现。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充裕的自我阅读时间,适当减少一味地分析诗歌内容、表现手法的过程,在自主阅读中感受诗歌带给人的魅力。

4、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

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往往第一步进行创作者和创作背景的介绍,然后让学生自主诵读一遍,紧接着就开始对诗歌进行逐字逐句的翻译,程式化的教学让诗歌中的意境完全脱离了文字,长此以往,味同嚼蜡,学生学习兴趣也会降低。因此,教师要从尝试发掘新的切入角度,采用新颖的课堂教学方法,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激发学生对于诗歌的喜爱,提升其鉴赏能力。

综上,诗歌蕴含了赞美祖国、感叹自然、人生哲理等多种教育意义,教师在进行诗歌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得到提升和锻炼,还要让其在思想上受到诗歌的启迪,情感上得以熏陶。

参考文献:

[1]张伟. 诗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价值[J]. 语文建设,2013(18):13-14.

[2]李靜. 诗教结合 以诗育人——浅谈加强小学语文诗歌教学之策略[J]. 小学科学(教师),2011(01):10.

猜你喜欢
诗歌教学小学语文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关于中学诗歌教学陷入困境的思考
小学语文诗歌教学探索
初中英语诗歌教学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