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高中美术教学浅析

2018-12-24 10:04岑元亮
赢未来 2018年16期
关键词:美术教学高中新课标

岑元亮

摘要: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令教育方式产生了各种新的变化,由于其强调在课时完整的基础上强化学生的综合发展,不少学校都对课程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整。高中美术教学也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进行了一次质的飞跃。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现如今,高中美术的教学内容不仅包括普通的绘画设计,还包括艺术欣赏、雕塑制作、计算机绘图、摄像摄影等。然而在具体的实行过程中,课程的实际结构和新课程改革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因此本文在确定了高中美术教学具有的重要意义基础上,研究了新课标背景下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美术教学

引言

为了适应国家的进步发展,我国教育也在不停地进行着改革,从原本的只追求学生掌握硬性知识向强调综合性的素质教育发展。随着新课标的逐渐普及与实施,学生们开始脱离原本的应试教育,其中,高中美术教育的变化尤为明显。美术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绘画技巧,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可见美术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现阶段高中的美术教育在新课标的背景下还存在着许多需要改进的问题,相关教师必须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才能提高美术教学的效益。

一、新课标背景下高中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美术课程编排缺乏合理性

虽然新课标的要求使美术教学增加了很多有意义的教学内容,但在实际的课程编排中,很多高中的美术课依然存在诸多的不合理处。比如:在大部分高中美术课堂中,美术教师只会把课程简略分为鉴赏、绘画、设计这三方面,而这样的分类仅仅是在原来教学的基础上进行了小幅度的扩展,远没有取得新课标所想达成的效果。而一些美术教师即使把课程内容设计的很丰富,但在实际的授课时还是只集中在绘画方面,而对鉴赏等方面选择简略讲解,根本无法提高学生在美术上的综合素质[1]。

(二)美术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有待提高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美术教学对教师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需要掌握足够的专业绘画能力,还必须对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进行方向性的指引,懂得一些文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才行。因此,作为高中的美术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我的知识、能力和水平,让自己完全适应新课标带来的教学变化,在教学方式和内容的多重改革背景下,带领学生领略到更为丰富的美术世界。然而现阶段,在很多高中里,依然有很多美术教师的观念较为落后,教学的手段单一,对学生传授知识的方式非常无趣,也没有采取具有针对性的灵活性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对美术根本提不起兴趣,完全掌握不到美术教学的意义[2]。

(三)课程形式单一,缺少教学氛围

传统的美术教学,教师通常处于主导地位,课堂上互动较少,忽略了教师与学生的感情交流,课堂变成一个人的“独角戏”,长此以往,学生的创造性和学习兴趣也慢慢消失殆尽。教学质量的高低不仅仅取决于教师授课质量,还取决于教学方式。新课标要求教师具有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创新教学方式,注重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互动,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还应该放下架子,以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以宽容的心对待学生的错误,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肯定学生的进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学校对美术教学重视程度不足

虽然新课标在近几年已经逐步普及到全国各地的学校中去,但在多年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大部分高中学校还是将教学的重心放在和高考有关的学科上,对美术、音乐等科目重视程度远不足够,不仅导致美术教学的学时经常被数语外这一类的科目占用,而且这类学科的教学评价机制也存在着很大的缺陷。一些高中对于美术教师的教学能力根本不进行考核,导致教师的教学质量参差不齐,不仅降低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也使得美术课的质量也难以有大的突破,学生们也会对美术课的兴趣大打折扣。

二、解决高中美术教学问题的相关对策

(一)优化课程内容设计

新课标背景下,美术教学不仅要求学生的绘画技巧得到提高,还要对美术素养和审美能力有所掌握,而这首先就要从美术课程内容的设计上开始,教师必须合理安排课程的内容结构,优化内容设计。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从美术鉴赏、绘画课程、设计训练等多方面进行课程结构的规划,同时安排出严格的时间比例划分,保证每一块都能有充足且必要的教学时间。并且,基于能最大程度调动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的目的,教师还应该针对教学模式的变化,在授课时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随时的调整。同时,教学的内容也应该形成一个由浅入深、逐渐过渡的一个过程,在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后,强调一种高层次的美术素养锻炼。比如在鉴赏课上尽量使用实物,让学生们能亲眼看到相关字画等;在设计课增加让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逐步加强学生们在美术上的综合素养,引导他们形成每个人独有的具有特色的艺术风格[3]。

(二)全面提升美术教师的专业素养

由于新课标的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尽快从原本的应试教育模式中走出来,带给学生更具艺术氛围的美术课堂。因此,美术教师必须加强对自己专业素养的提升,比如多参加一些学校组织的相关培训和研讨会等,从这些活动中主动吸收最新的教育相关的知识,加强自身的教学能力,在拓展自身知识领域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的影响力,带领学生真正走进美术的丰富世界。同时,为了能让学生更深刻的体验到美术教学的内涵,随时锻炼自己的审美能力,让他们体会到生活中的美,美术教师还应该不将自己的教学能力仅限于课堂,还要在一定程度上指引他们走进广大的自然和世界中去,感受到美术作品背后的深远的社会意义和体现的人文精神。而这些都需要美术教师不断丰富自我,主动提高专业素养才行。

(三)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新课标要求美术课应是学生的欣赏课、探究课、创造课、个性表现课,为顺应教学要求变化,教師要摒弃以往单一“教导”式教学方式, 通过正确引导,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通过野外写生、参观历史文化遗迹、学习中国剪纸文化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课堂中,教师不拘泥于讲解课本知识,通过情景教学方式、组织美术小组,发学生潜能,让美术课堂更加生动,深入人心。

(四)学校要注重美术教学,完善相关评价机制

新课标下发之前,很多高中的美术课堂最终只需要学生上交一幅期末作品,有教师来进行评判,最后将结果反馈给学校即可。这种情况不仅无法给学生带来真正意义上美术能力的锻炼,无从感知到所谓的审美能力,而且让学校里美术教师的评判也变得十分随便,根本无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因此,学校应制订严格的考核制度,首先要保证课堂之间的不冲突,不会出现其他课程肆意占用美术课时间的情况,随后要有严格的教师考核体系,每个教师必须在一段时间内做到一定的行为绩效,如带领学生鉴赏多少艺术文物、每周进行几次绘画实践等,并进行严格的成绩评判,设计相关的监督机制等。只有这样,才能完全调动课堂上的活跃气氛,帮助高中美术课堂更好地开展[4]。

三、结语

新课标背景下,对美术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不仅强调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还带动了美术教师对自身教育方式的有效开展进行深远的思考和改变,这不得不说是整个教育历史上都为之撼动的阶段,是今后相关教学生活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参考文献

[1]贾志峰,韩玉霞新课标背景下高中美术教学浅析[J].学周刊,2018(8):159-160.

[2]方一旭.新课标背景下高中美术教学研究[J].艺术科技,2016(21):210-211.

[3]熊莉.新课标背景下改革高中美术教学目标设计的创新思考[J].现代教育教学探索,2015(2):7-8.

[4]徐慧,张延伟.探究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12):12-13.

猜你喜欢
美术教学高中新课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搞好幼儿美术教学,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在美术教学中运用音乐 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果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幼儿美术教学回归生活探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