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学成绩的策略

2018-12-24 10:04樊庆
赢未来 2018年16期
关键词:课改预习兴趣

樊庆

摘要:我在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学校从事初中数学教学已经有19年时间了。在这19年的教学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农村初中数学工作的不易,不仅合格率低,而且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越来越不浓厚。学生分化随着年级的升高越来越严重。以至于有同事开玩笑说到了九年级时,数学成了少数几个人的游戏。此话虽然尖刻,却道出了初中数学的尴尬。针对这种现象,结合这十几年教学工作的经验教训谈谈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课改;兴趣;预习;基础;能力

一、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数学知识的每个内容对学生今后的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学习数学,究竟是为了什么?”这是一个一直困扰学生的问题。教师的作用就是让学生了解数学的运用价值,从而加强学习的主动性,能“活学”还不够,还要“活用”,使数学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生活的服务工具。作为数学教师应该努力使学生知道数学的来源,知道它的作用。我在讲解直角三角形的运用时,我就布置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学校操场上的旗杆顶部不能到达,高度如何测量?根据你的方案选择测量工具。课上,学生根据自己课前的思考方案和实际操作,讲出多种不同的测量方法,并讲出各种方案的优点和适用范围。这种开放性的课堂教学,充分注重学生的心理活动,让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过程,并成为主体;注重问题解决的过程而不只是结论。强化了对学生思维智力和意志品质的培养,加强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同时也增强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这是诱发学习数学兴趣和爱好的基本方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导致学生分化的根本原因。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是初中数学教师备课和教研的重中之重,也是提高数学成绩的策略和方法。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因此,要获得长久不衰的学习数学的动力,就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然而,中学阶段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的课堂上存在一种可怕的危险 ——这就是一些中下学生坐在课桌后面无所事事,课堂对他们来说是多么的索然无味,我们的教师也认为他们的大脑像一潭湖水,平淡无奇、不可开窍,这些学生整天就生活在这种恶性循环中,日复一日。针对这种现象笔者痛心疾首,极力呼吁同行们共同努力,拯救这些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他们僵化的教学思维。

我们的教育过分的把学习强调是任务,是使命,而忽视学习乐趣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这会给学生带来太大的压力。而兴趣,就是燃烧,可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它能诱使我们主动地去学习新的东西。数学家韦尔斯室内磨一剑攻克费尔马大定理,就是从小就迷上了这个世界难题。物理学家弗里希“科学家必定有孩童般的好奇心。要成为一个成功的科学家,必须保持这种孩提时的天性。”关键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充分重视预习的重要性

很多有经验的教师都提到了预习在数学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我认为,预习的作用在于:能够让学生提前熟悉教学内容,有利于教师上课时有针对性的指导;培养学生是理解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试图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教师在授课时有针对性地答疑;培养学生数学的兴趣。要使数学预习取得应有的效果而不流于形式,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指导学生如何预习,让学生明白,哪些内容是识记内容,哪些内容理解,哪些内容要与学过的知识做比较,哪些内容要重点以练习为主等等。

(2)要指导学生适当完成课后的练习题。预习过程中不能够只是“看看”而已,数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做练习题的必要性。在指导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时,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分层次布置练习题。

(3)要指导学生学会在预习中发现问题,并教会学生做课前笔记。鼓励学生针对预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积极提问。

三、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要注重基础知识的理解,尤其是最基本的概念、公理、定理和公式的记忆和理解。“文科背和记,理科做习题”,这是大家公认的。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我认为:作为理科的基础性学科,数学也要做好记忆与背诵工作。首先要把易混淆的概念、公理、定理和公式记得住,才谈得上理解,才能进一步进行运用。对于容易混淆的概念、公理、定理和公式,更要和文科一样,整理、归纳、记忆、理解,直到能够运用为止。例如:完全平方公式很多学生经常错记为= ,=-,这些容易混淆的公式应是学生记忆的重点。公式概念记不住,记不准,也就谈不上理解,更谈不上运用。我们经常在书店里看到的“公式归纳”、“定理手册”等也说明了概念、公理、定理和公式的记忆和理解的重要性。

四、基础知识的练习训练

加強基础练习训练,注重典型例题的积累,做好“错题集”, 工作。

1、加强基础练习训练

基础练习训练首先体现在计算能力方面。大家都知道,初中代数内容教学其实一直是立足于“恒等变形” 的知识、方法、技能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为教学目标的。但那次中学的学生数学基础往往比较薄弱,在计算能力方面尤其薄弱。数学的特点决定计算能力板块贯穿整个数学教学。所以在学生刚刚进入七年级的时候,我就有意识地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并一直贯彻下来。例如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就是《有理数的运算》,这一章是中学数学基础所在,也是中学数学计算的灵魂所在。其中的有理数混合运算法则:“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且先小后大的顺序”基本上是日后数学的教学总纲,即使到高中复数运算也没有改变。

2、典型例题的积累

做练习题是必要的,但要适度。这是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难点。有的学生在“题海”中“埋头苦干”,除了教师的相关练习题外,课外辅导书做了一本又一本,成绩却老是不见提高。数学需要实践,更需要大量做题,但要“认真做题,善于总结”。在做题中关注思路、方法、技巧,善于总结题型,把经典题型作为提高数学的捷径。经验表明:善于总结题型,喜欢多看题型的学生,一般来说数学成绩都比较好。例如:分式求值中的常用技巧法之一:设K求值法(也叫参数法)。当已知条件以连等式出现时用设K值法解题较简便。比如:已知,==求,值。设===k,所以:b+c=ak,c+a=bk,a+b=ck.所以:b+c+c+a+a+b=ak+bk+ck。所以:2(a+b+c)=k(a+b+c),(a+b+c) (2-k)=0即k=2或时a+b+c=0,代入到===k所以:原式=,即原式=,或原式=-1。此题堪称求K值法的典型题型。又如:对初中几何中关于不等关系的题型进行归纳总结,就会发现初中阶的不等关系只有两种:线段不等和角的不等,进一步总结还可以发现它们运用的知识点也是唯一的,线段不等总是运用三角形三边关系公式: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角的不等关系总是运用三角形内:外角关系定理的推论:三角形的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当学生对它们进行总结,明白了初中阶段不等关系题考察到的知识唯一性后做这类题自然不在话下。

3、做好“错题集”工作

在初中学科中,数学作业是相对较多的学科之一。作业做了不少,但是不能够“做了就了”的,作业与练习的目的是为了巩固课堂教学效果,不能够是为了练习而练习,更重要的是为了总结。指导学生做好“错题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法,做“错题集”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从中吸取教训,不在犯同样的错误,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同时也让学生做好记录,多见典型题型和多见新题型,让学生达到对数学知识掌握和运用的目的。

以上内容仅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对从事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同仁们有所助,正是我写此文的初衷。当然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该不断地接受新的知识与理论,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本着一颗为学生服务、为教育事业尽份绵薄之力的心,才能全心全意地搞好教育工作。作为一名教师,为学生服务使学生成才是我限终的目的。

猜你喜欢
课改预习兴趣
基于“茶文化”背景对中职旅游专业课改的思考
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例谈自主识字的有效方式
三步走,“鲜活”口语交际课
论高中生如何通过正确的预习、复习学好语文
浅谈微课在PHOTOSHOP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浅谈职高生的数学课前预习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