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转变

2018-12-27 11:28杨文君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39期
关键词:教学语言转变新课改

杨文君

摘 要:教学语言指的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讲解、答疑解惑等一系列教学活动时所使用的语言,可想而知,教学语言在教学过程中所占的比重是很大的,当然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隨着新课改的实施,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过程中重中之重的教学语言也面临着改革与转变。新课改的改革要求教学语言不仅要满足教师与学生的有效课堂交流,还要能给学生以人文熏陶,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本文就关于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转变进行了分析与整理。

关键词:新课改 小学语文 教学语言 转变

新课改的大潮已经来临,对小学语文课堂上的教学语言要求较高。但是我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还存在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使得新课改的各项措施无法顺利执行,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根据一些前者的经验以及文献资料,整理出来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和措施。

一、小学语文课堂中存在一些教学语言的问题

(一)教学语言较枯燥乏味,缺少趣味性

要知道,要提高小学生学习效率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课上的注意力,因为小学生心智还不完全成熟,他们最难做到的就是集中注意力专注于某一件事情。但是目前受应试教育的思想,教师在课上运用的语言以及所讲授的内容都比较枯燥乏味,不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大部分课堂都是教师对着课程教材讲解,学生在下面听,多年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语言都没有什么变化。这不仅使得学生对学习丧失兴趣,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语言单向化,采取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模式

受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大部分小学教师都是采取自己一个人在讲台上讲解教材内容,让学生在下面听,这样一来,学生更加无法参与到课程内容中来,使得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更弱了,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处在被动学习的地位,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课,学生在下面不停地记笔记,听的昏昏欲睡。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一定要改变这一问题。

(三)教学语言较陈旧古板,缺少创新

传统的教学语言单一、死板、知识狭小,词语抽象,甚至有些教师就直接将古诗、古文言文等一些难以理解的语言直接讲给学生,而不是进行文言文和现代文的转化。小学生正处在思想意识的形成期,他们本身就对较复杂的语言吸收能力较弱,更别说是难以理解的古文言文了,这对于他们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二、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学语言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提高教学语言以及课堂的趣味性

因为单一枯燥的教学语言无法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该在课上多多寻找学生的兴趣点,从学生乐于或忠于的方面出发,多讲一些更生活化、简单化的教学语言,渲染一种活泼的课堂氛围。当前互联网和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普及完善,为教师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多媒体,多寻找一些能够激起学生兴趣的内容,让学生们能够在快乐的氛围下学习,这对他们提高学习效率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在学习《触摸春天》这一课时,老师就可以寻找一些关于春天的词汇或者是图片、视频等等,首先让学生感受春天,再让他们站起来说一说他们对春天的理解或是感觉。这样一来,能让他们对学习课文产生兴趣,让他们融入课堂,也让他们有了成就感和满足感。

(二)转化角色,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与老师间的互动

新课改的改革背景下,应该要求学生占据课堂的主体地位,以往那种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模式不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多多增加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动,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具体实践中,教师可以将班级按照人数和学习成绩分成若干小组,采取分组积分的奖励机制,在课堂上,可以让小组先讨论并轮流讲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然后老师再进行补充和改正。例如在讲解《桂林山水》这一课时,可以先给学生观看桂林山水的美好风景的图片或者视频,激起学生兴趣后,让学生分组讨论他们对桂林山水的感觉感受,并且让他们上台来讲。到具体教材讲解上,可以给不同小组分配不同的任务,让他们进行预习,并且上台讲解。

(三)创新教学语言,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枯燥乏味的教学语言也是阻碍学生学习效率提高的重要方面,因此,教师在课下应该多多增强自己自身的素质,紧跟时代潮流和步伐,要知道,现在的小学生个个都人小鬼大,对于现代的各种流行的语言都是门清,老师在课下就应该多做功课,多看杂志、课外书刊等,也应该多浏览网络,观看各种视频关注社会热点,学习当下的流行语言。教学理念和教育也是在一直不停的变换发展推进的过程中的,教师也应当及时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和教学理念,加强对新知识、新观念的学习。尤其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学习和更新,要在课堂上用最新的观念和最新的理念来引导学生教育学生。

学校也可以结合自身校情,邀请小学语文教学界的先进模范教师开展语文教学心得交流,或者对教师进行定时的专业的培训和指导。

结语

随着基础教学改革的浪潮不断高涨。倘若想要满足新课标的要求,就必须要改变教师自身教育观念,让教师积极投入语文教学语言全方位改革中。具体应该创新教学语言、创新教学模式,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学校更应该对课堂教学语言多加重视,因为这不仅仅是教学的需要,也是学生能力扩展、发散思维的需要,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袁林芳.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转变[J].新课程(上),2017(06):70.

[2]曾尚友.解析新课改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转变[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6(08):102.

[3]高健美,王婷,王芳,康玉林.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在新课改背景下的转变[J].新课程(上),2016(08):144.

[4]刘如冰.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转变[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4(11):7.

[5]陈丹,刘芳云.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转变[J].新课程(小学),2014(03):3.

猜你喜欢
教学语言转变新课改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中学语文教师教学语言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激趣 导思 引探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转变及对策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试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关于会计职能转变若干问题探究
如何为我们的教学语言插上飞翔的翅膀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