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

2018-12-31 23:35任国俊
安徽教育科研 2018年11期
关键词:生活化实验生活

任国俊

(阜阳市第三中学 安徽阜阳 236000)

在升学的巨大压力下,我们的教育也在逐渐变得“功利化”。原本“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被扭曲为“学以应考”;原本应该充满乐趣的课堂,却成了孩子们的“噩梦”。致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逃学、辍学,甚至在巨大的学习压力下产生心理障碍。

一、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途径

高中地理学科知识面宽广,不仅包含人口、资源、环境、风雨、云电、天气等天文地理知识,而且与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等学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将会改变固有的教学方式,将地理教学贴近学生生活,充分发挥地理学科在高中阶段的作用,从而提升教育质量,成为当前教学改革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1.走进生活,从自然界中感知地理

地理知识本就源于生活实践,它是科学家们长期观察和研究大自然的劳动成果。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观察身边的自然现象感知地理的奥妙,是生活化教学的主要途径之一。例如,在学习宇宙行星时,我们可以先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通过思考,引出地球自转的理论,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再例如,学习银河系之前先讲述“牛郎织女”的传说,从神话故事过渡到课本知识,让学生在精彩的故事中体会学习地理的乐趣。

2.让科学实验走进地理课堂

地理在高中阶段虽说属于文科范畴,但地理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在课堂中加入科学实验,一方面改善死气沉沉的课堂氛围,一方面能让学生更生动形象地感知地理现象。

例如,在学习生态环境中的水土流失问题时,可以借助器材为学生在课堂上演示“水土流失”,准备覆盖苔藓和不覆盖苔藓、土质疏松和土质肥沃的不同实验样本,再用粗细不同的水管进行灌溉。通过实验证实水土流失跟降水、植被、土质的关系,增加课堂趣味性的同时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

再如,在学习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时,可以自制光源模拟太阳光,用地球仪模拟地球,通过调节光源和转动地球仪来解释春夏秋冬四季变换,让学生从地球仪上直观地了解到“夏至日”“冬至日”太阳直射的区域。

3.走出校园,做“环保小标兵”

学习地理让学生了解到地球是人类生存的摇篮,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工业生产、汽车尾气、生活废物不断增多,大气、水质、土壤都面临着严重的污染。为此,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到校外举行“保护家园”活动,让每一位学生成为“环保小标兵”。例如,组织学生植树造林,绿化家园;到社区发送传单,进行环保宣传;利用废旧物品(如纸箱)进行旧物回收利用……通过校外活动,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呼吁家长一起参与进来,低碳出行。

4.让课后作业生活化

课后作业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知识,但以往的作业往往枯燥无味,从而成为学生的负担。而生活化教学可以让课后作业也成为一项乐趣,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知识,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矿产资源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做一个实地调查,了解自己的家乡有哪些矿产资源,结合课本中学到的矿产资源分布情况谈谈自己的见解,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增进学生对家乡的感情。

二、注重实践教学

注重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最为高效的方式。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能够真切地感知经验与所要验证的地理知识之间的迥异,从而明晰问题的缘由,自主地探究解决问题。在以往的教学中,地理课堂教学尤为重视理论知识的讲授,学生只需记住地理知识即可,实验活动较少,学生地理实验体验几乎为零。为有效实施新课改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教师必须根据实际教学需求开设地理实验课程,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从而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收获相同步、相统一。例如,在进行“一年四季正午太阳高度角”教学时,教师可提前为学生备好刻度尺、量角器等实验材料,并要求学生在学习教师规范操作后自主进行练习,知晓如何正确测量太阳中午的高度角。在准备工作做好后,可将班级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的实验器材应充沛,接着带领学生中午在某一棵树下展开实验,先测量这棵树的高度,再测量这棵树的影子,并根据当时的季节,借助太阳中午高度角计算公式算出太阳中午高度值。通过实验,学生能知晓仪器的使用,得出结论,不但能够加深知识印象,还有利于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

此外,教师不应固守课堂,而应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在祖国大好河山之间学习地理知识。例如,在讲解岩石种类时,可与学生一起爬山,并对途中所遇到的岩石、岩石层进行一一解说,在普及地理知识的同时拉近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

三、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1.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增长见识。

常言道:生活是最好的老师。生活化教学将生活和学习相结合,让学生学会观察、从生活中学习,丰富了学生的生活阅历,这是书本中学不到的宝贵财富。同时,通过对身边历史、人物、资源、环境的了解,摆脱了课本的局限性,增长了学生见识,开拓了学生视野,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工作积累了经验。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潜力

生活化教学采用新颖的授课方式,缓解了学生心里的压力,让原本枯燥的学习环境变得丰富多彩,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科学实验,让原本对地理学科丧失兴趣的学生重新认识地理、了解地理、喜欢地理,从而让学生的潜力得到开发。

3.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轻松应考

生活化教学将课本中的理论知识融合到生活实践中,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在理解中记忆,在实验中进步。通过提高课堂效率,从根本上告别“死记硬背”的方法,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习成绩。

综上所述,生活化教学既是新课标提出的“课程功能转变”“密切课程与生活的联系”等目标的重要体现,又是素质教育提出的“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等要求的有效措施,在高中地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生活化实验生活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生活感悟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