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初探

2018-12-31 23:35邢应喜
安徽教育科研 2018年11期
关键词:活动课校园活动

邢应喜

(庐江县泥河小学 安徽合肥 231500)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是新课程标准设立的一个全新学习领域,是以问题为引领、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具有趣味性、灵活性、综合性、开放性、创新性、实践性等特点。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可以达到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有所提高的目标。那么,如何有效地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呢?下面以苏教版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为例,谈谈我的几点认识。

一、活动内容要讲究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的内容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水平,以儿童熟悉和感兴趣的内容为出发点,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爱玩是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因而一、二年级的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是以“数学好玩”这个名字出现的,这种课型的设计也正好迎合了他们喜欢玩、想玩的心理,其兴趣也会油然而生。如一年级综合与实践活动《有趣的拼搭》《小小商店》等,学生通过游戏活动解决了数学问题,在玩中体味数学的价值,发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中高年级的综合实践课则以实践活动的形式呈现,具有更多的创造性和挑战性。比如,根据学生喜欢游戏的特点,设计扑克游戏《算24点》,让枯燥的计算活动融于游戏之中;根据学生喜欢花草植物的特点,设计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蒜叶的生长》;而《班级联欢会》《制定旅游计划》《校园绿地面积》等内容,则需要学生通过问卷调查、实验操作甚至课题研究才能完成。这些活动不但能沟通数学与生活间的密切联系,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还能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活动过程要突出主体性

在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通过教师的问题引领,学生全程参与学习活动。尤其强调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在实践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悟数学的应用价值,发展实践和创新能力。因此,要求教师在活动过程中更多地关注活动目标的引导、情境的创设、方法的指导等,把学习过程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实践活动实实在在的主人。例如,开展一年级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我们认识的数》时,我结合教材中“数”和“猜”这一环节,准备了糖和花生米,然后让每个学生抓一把糖,先猜一猜有多少个。有的学生说是10个,有的学生说是50个……他们之所以会得出一些和实际相差较远的结论,是因为低年级学生的数感与生活经验脱节,他们对数的大小没有具体的概念。于是,我让学生亲自实践,数一数自己手中的糖到底有多少个。通过实践,学生对数的大小有了具体的感知,同时也意识到糖和花生米的大小不同,抓的数目不同;手的大小不同,抓的数目也不同。

三、活动形式要彰显综合性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强调的是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这种综合不仅仅是数学各部分知识的内部综合,还包括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综合,以及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各种工具、各种方法、各种能力的综合。例如四年级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运动与身体变化》,就是数学和体育与健康知识的完美结合,活动时,首先由教师安排学生自测运动前1分钟脉搏跳动的次数;接着,原地跑步30秒后立即测出运动后脉搏跳动的次数;休息3分钟,再用力跑(强度比上次大)1分钟后测脉搏。组长做好记录,再分析每个人的三个数据及全组的三个平均数。整个活动中,学生通过数据的收集、统计、分析,进一步巩固了有关平均数的知识和技能,还学会了测脉搏的方法,并将呼吸与循环系统引入学生的视野,学生通过活动了解到运动强度过大、脉搏跳动过快会给身体带来伤害。那么,在体育课上每分钟脉搏最多跳动多少次比较合适呢?课后可向体育老师了解一下,也可以去网上查找答案。

又如《校园绿地面积》这一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一起到校园里参与测量统计,可引导学生完成以下任务:(1)说说我们为什么要植树种草?(树木绿草能美化环境,制造氧气,保持水土,消除噪音,净化空气……);(2)探索植树中的数学间隔排列问题(植树中棵数与段数的关系);(3)写一份校园绿化建议。通过一系列的综合实践活动,不仅解决了面积计算、统计等“数学问题”,而且把数学与环保、科学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得到综合性的训练。

四、活动体验要具有实践性

数学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人的实践活动。要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必须让学生深入实践活动的全过程,自己收集材料、调查研究、统计分析、实验探究、合作交流等,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悟生活,提高综合运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学完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元、角、分”后,我借助教材中“小小商店”这一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背景,运用“角色扮演”这一有趣的活动形式,组织一次班内购物。我让学生将自己平时用过的生活用品、玩具、学习用品等带来,先安排两组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价格标签并贴在物品上,自己担任售货员,教师再打印不同面额的纸币模型,其他学生扮演顾客手持纸币购物。提示学生:请运用你手中的“钱”,购买几样你最喜欢的商品。在这一活动中,学生体验了购物的步骤,掌握了简单的加减计算。这种活动课为学生创造了亲身实践的机会。课上,让学生自己布置商品柜台,分类并有序地摆放商品,培养他们做事的条理性以及归类的好习惯。再通过招聘售货员、模拟购物等环节,让学生亲历开办“小小商店”的全过程,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购物活动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成为数学学习的真正主人。

五、活动时空要体现灵活性

1.活动时间的自由性。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课时划分是不固定的,有的一堂课就能上完,有的要好几天,因而要根据活动内容来确定时间。例如,五年级学完“小数四则运算”后,教材安排了一节综合与实践活动课《班级联欢会》,学生先要集体讨论购买哪些物品,接着是到商场或超市调查价格、造预算、购买、费用结算等程序。这些问题的解绝不是一堂课能完成的,课堂教学只是开个头,大量工作还需要课外时间做。再如综合与实践课《蒜叶的生长》,从选择蒜头到设计种植方式,再到观察测量、制作统计图表、分析数据,学生至少要十多天时间才能完成。

2.活动空间的开放性。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的场地、规模都不能拘泥于传统的班级教学形式,操场、校园、社区等都可以成为学生展示数学才能的舞台。如《大树有多高》《校园绿地面积》等活动课,就需要学生走出教室在校园中活动;再如《上学时间》《互联网的普及》《一亿有多大》等活动课,学生可以在家里甚至互联网上查找需要的相关知识。

总之,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是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和学习方式,教师必须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不断提升,使之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使学生在综合与实践活动中能真正获得必需的数学能力,人人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

猜你喜欢
活动课校园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实践探索
活动课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高中生物活动课的实践探索
取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