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方党报的时政新闻报道

2019-01-02 10:45
中国地市报人 2018年12期
关键词:玉溪时政党报

(玉溪日报社,云南 玉溪 653100)

2018年8月21日至22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必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在基础性、战略性工作上下功夫,在关键处、要害处下功夫,在工作质量和水平上下功夫,推动宣传思想工作不断强起来,促进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为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作出更大贡献。

作为一名在地方党报从事时政新闻报道工作的记者来说,如何把新时代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贯彻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实践中,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职责和使命?笔者结合近10年的时政报道工作经验,谈谈粗浅认识。

转变思想观念,应对格局变化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日新月异的多元化新媒体、新格局撼动了党报原有的“老大”地位,让时政新闻报道在党报参与市场竞争中的角色变得“微妙”起来。正是由于这种“微妙”,让我们不得不认真思考如何在当今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传播和获取渠道灵活多元、人民群众获取信息选择性不断增强的背景下,创新地方党报时政新闻报道,走媒体融合之路,更好地将时政报道的新闻价值性和群众利益相关性结合起来,拉近时政新闻与群众的心理距离,做到让读者爱看、市场接受、领导满意,进一步增强地方党报舆论引导作用。

笔者以为,地方党报要想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改革与创新是必由之路,媒体融合更是提升主流媒体传播力与影响力的不二选择。

首先,要突破传统思想观念,充分认识到创新改革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新闻记者必须要树立起“全能型记者”“复合型人才”的意识,秉承“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的宗旨,不仅要讲党性、讲政治,更要清楚自己已不再是传统采写文字稿件的报道者,需要学会使用互联网新技术、摄影技术等,充分运用图片、文字、视频、音频等手段,站在读者的角度去听、去看、去采、去写。

其次,地方党报不能只对冗长严肃的时政新闻进行报道,因为报道内容过于严肃的话,会让读者感到反感、不愿多读多看,这就要求我们在采访前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丢掉“拿来主义”,在采访报道中以新闻本身为出发点,在报道思路上重“人”不重“事”,关注有价值的新闻事实,把会议材料和领导讲话中涉及民生、读者想获知的部分单独挑选出来,让新闻亮点及时呈现出来,增强时政新闻的亲民度。

以《玉溪日报》为例,其在2018年3月9日一版刊登的有关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推进会的新闻,是记者从一个会议采访中获取的消息,在及时判断新闻价值后,分别从不同角度写了4条新闻:包括有常规的时政会议报道《市委书记罗应光在玉溪市创建云南省文明城市推进会上强调:对标对表抓好落实确保创文圆满成功》;从领导讲话稿中梳理的一条接地气、抓眼球的消息《市委书记细数玉溪创文“三短板”》;一篇带有政策解读性质的“时政深读”《抓重点补短板 打好创文攻坚战》;以及一篇是采写记者有感而发及时配的短评《创文冲刺,没有一个旁观者》。这4条新闻稿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采写迅速,产生了极大的社会效果,会议召开当天在玉溪日报客户端和新媒体刊登后,不仅引来读者了大量转发和点赞,更得到了党委政府的高度评价。这就是记者转变观念,有效应对媒体格局变化的一个鲜活案例。

“长”“短”结合,提高宣传效果

一直以来,社会各界对地方党报的权威性与公信力都深信不疑。尤其是地方党报的时政新闻凭借其得天独厚的渠道优势和丰富的新闻资源,具有无可比拟的权威性与公信力,成为地方党报无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在地方党报中,时政新闻报道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作用是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本地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予以及时有效传达。因此,无论是地方党委政府,还是普通群众对其的关注度都非常高。

但不可否认的是,近年来报道模式固化、报道内容空洞、报道形式单一呆板等问题,仍然存在于我国大部分地方党报的时政新闻报道中,所以,无法吸引读者的目光,甚至令越来越多的读者敬而远之。

长期以来,领导活动的报道与会议报道占据了地方党报新闻报道的大半篇幅,这些内容通常都有很强的政治性、程序性和官方色彩。记者经常带着“宁肯写长不能写短”的心理采写这类新闻,免不了会生搬硬套惯有格式,不愿意创新稿件形式与内容,以致于写出的稿件大多僵化生硬、语句冗长,让读者看起来费劲、不愿多读。

笔者以为,时政新闻报道要创新,就一定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为出发点,以地方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广大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中心,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要大幅精简不能有效指导全局性工作的时政报道,让其变“短”;同时,利用多种方式延“长”能有效指导全局工作的时政报道,使时政报道的针对性与有效性进一步增强,促进新闻宣传效果的提高。

同样以《玉溪日报》为例,其在2018年1月30日一版刊发了一条《我市9县区监察委员会全部挂牌成立》的时政新闻。若按照之前的惯例,挂牌成立时领导的讲话必然是着墨重点。但这篇消息一改之前的“套路”,对讲话内容进行了大幅压缩,反而对背景资料、监察委挂牌成立背后的意义、目前工作进展等内容进行着重叙述,寥寥600余字却内容丰富,稿件的新闻性、可读性更强,效果非常好。

深化媒体融合,创新传播方式

一篇时政报道是否成为精品力作往往由两方面的因素决定,即内容与语言形式,而在新时期,“酒香不怕巷子深”已不适用,要让更多人关注精品力作,使传播效果达到最佳,就一定要想方设法创新传播方式和载体。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这一要求具有非常强的现实针对性。

面对当前新媒体蓬勃发展、舆论引导格局的新变化,只有着力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积极主动拓展党的新闻舆论阵地,才能有效应对时代挑战,更好地宣传马克思主义真理、宣传党的主张、反映群众呼声,提高主流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时政新闻报道更是如此。

以2017年全国“两会”为例,地方各级党报纷纷在融媒体报道中大显身手:《浙江日报》推出了融媒体产品《全国两会那些事儿》,《安徽日报》推出了H5产品《全国两会看安徽:这5年,我们在履职》,《南方日报》推出了脱口秀短视频节目《两会talks》,《云南日报》客户端推出了“两会观察”“连线会内外”“两会日记”“两会聊天室”等专栏和内容……各种技术手段,直播、视频、AR、VR技术等的广泛应用,为广大读者献上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时政新闻盛宴,极大地增加了“两会”报道的精彩度,让人感叹原来时政新闻还可以这么做。

在地市州一级,以2018年玉溪市“两会”为例,玉溪日报社也在深化媒体融合、创新传播方式上进行了有益探索。“两会”期间,报社整合旗下报纸、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手机客户端等全媒体矩阵,出动报网记者编辑47人组成“2018两会报道群”,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宽视野报道了两会盛况。据不完全统计,《玉溪日报》共发布“两会特别报道”51个版,刊发文图作品近200件;两会掌上手机直播,6天来累计点击量近12万次,构建起了“一次采写、三道把关、多次整编、多端齐发”的融媒体传播新格局,扩大了玉溪“两会”传播面和影响力,收获了各方赞誉。

因此,在笔者看来,做好新时代地方党报的时政新闻报道工作,就要清楚地认识到,媒体融合是现代传媒事业发展的趋势,要坚持“内容为王”,更要加强日常学习,要时刻保持一颗谦虚好学之心,深入学习领会并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讲政治、讲党性,牢记新闻宣传工作的职责和使命,以“四向四做”为职业标杆,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努力做一名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

猜你喜欢
玉溪时政党报
玉溪 滇中的清流如玉
一项持续九年的公益活动,让我们见证了党报的力量
献给玉溪师院的歌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办好党报内参的思考与探索
时政
时政
时政
时政
以“专、新、深”做强党报文化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