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踝关节骨折病人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2019-01-03 04:10许唐心远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踝关节护理人员骨折

蒋 搏 许唐心远 唐 全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 辽宁 沈阳 110024 )

踝关节骨折多有间接暴力和踝关节扭伤发生的骨折现象,临床以踝部疼痛、肿胀、无法行走和皮下瘀斑等为特征,不仅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还会因为剧烈的疼痛导致患者出现易怒和易躁的情绪,降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阻碍患者身体康复[1]。随着城市的发展,交通逐渐繁杂,踝关节骨折的发生几率逐渐增高,而患者对治疗的需求和对生活质量的追求现已成为骨科医护人员面临的最大问题[2]。所以,临床对如何提高踝关节骨折患者的恢复效果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本次研究将临床护理路径用于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护理和功能锻炼中,分析其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将2016年2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6例,男18例,女18例,年龄24-48岁,平均年龄(32.4±1.5)岁;对照组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22-49岁,平均年龄(33.1±2.1)岁,对比2组患者一般资料(P>0.05),有可比性。

2 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并在护理期间为患者制定运动康复功能锻炼,锻炼时间和轻度不强制要求,护理期间密切的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观察组将临床护理路径用于护理中,并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分阶段功能锻炼,严格的规定患者的锻炼时间、次数和强度等,具体方法如下。(1)成立临床护理路径小组:选取本院临床护理工作经验丰富且具有责任心和耐心的护理人员成立专门的临床护理路径小组,小组人员包括组长、小组长和责任护士,组长由护理科副主任担任,小组长由护士长担任,组长主要负责监督小组人员的日常工作质量和工作状态,小组长需要定期对小组人员进行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和考核,以此提升小组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护理服务质量。在护理实施前,小组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生活习惯和性格制定详细的护理流程,并由组长审核修正,以确保护理实施的有效性。(2)护理内容:术前护理。①在患者入院的时候,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常规知识宣教,包括手术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等,以此消除患者心中的疑虑;②术前1天,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者做好相应的收缩锻炼和屈伸活动。术中:手术进行当天,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讲解各项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出现疼痛感觉的应对措施,在术后密切的观察患者的肢体运动情况和伤口敷料情况。术后:①在术后1天,护理人员需要观察记录患者的身体活动情况以及做好对患者皮肤的护理工作,指导患者饮食和休息,加强和患者之间的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和需求,以便对及时的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和生活护理,并将早期功能康复训练的目的和方法告知患者,让患者了解康复训练的重要性[3];②在术后2天,观察患者的的手术切口情况,并加强用药指导和生活护理等,指导患者加强下肢肌群的肌力训练,使踝关节可以在无痛的情况下恢复生理活动度;③术后7天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指导患者进行踝关节主动屈伸训练,适当的时候可以告知患者拄拐下地活动,在患者身体基本恢复之后可以适当的加强患者的活动量和活动时间;④术后8-15天,护理人员需要定时的检查患者的每天活动量,并对患者的疑虑和问题进行解答,并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对患者的训练方式进行相应的调整。出院护理:在患者出院的时候,将功能训练制定成册并发放给患者及家属,叮嘱患者和家属在恢复期尽量多进行功能锻炼,并告知家属在家的护理注意事项,以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的恢复情况,保证患者的身体恢复。(3)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责任护士需要按照小组制定的临床护理路径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适当的时候可以借鉴功能锻炼示意图,亲身示范如何进行功能锻炼,并且定时检查和评估患者的身体恢复情况。

3 观察指标: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采用Baird-Jackson评分量表和AOFAS后足评分系统对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评分,分值为0-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恢复越好,并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调查患者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程度和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分值为0-100分,分值越高表示知识掌握和护理满意度越好,同时观察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平均住院费用等。

5 结果

5.1 2组术后3个月、6个月踝关节恢复情况对比:观察组术后3个月Baird-Jackson评分为(76.48±5.24)分、AOFAS为(78.27±5.46)分,术后6个月Baird-Jackson评分为(95.46±7.28)分、AOFAS为(94.67±7.57)分;对照组术后3个月Baird-Jackson评分为(65.24±5.12)分、AOFAS为(64.57±5.24)分,术后6个月Baird-Jackson评分为(81.57±7.13)分、AOFAS为(80.57±5.57)分,观察组术后3个月、6个月的Baird-Jackson评分和AOFA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1=9.205,P=0.000;t2=18.791,P=0.000;t3=9.945,P0.000=;t4=9.002,P=0.000)(P<0.05)。

5.2 2组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和护理满意程度对比:观察组护理后平均健康知识评分为(96.57±2.41)分、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7.51±2.46)分;对照组护理后平均健康知识评分为(78.57±2.21)分、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4.67±2.18)分,观察组护理后健康知识了解程度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t1=33.029,P=0.000;t2=23.438,P=0.000)(P<0.05)。

5.3 2组平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对比: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0.24±2.46)天、住院费用为(5678.57±244.64)元;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5.26±2.18)天、住院费用为(7546.42±287.54)元,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t1=9.164,P=0.000;t2=29.685,P=0.000)(P<0.05)。

讨 论

临床护理路径主要是由临床路径发展小组内的成员,根据临床诊断内容或者手术方式制定的一种回访时,按照临床路径表优化治疗或者护理的流程,使患者从住院和出院都按照此种护理模式接受治疗或者护理的方式[4]。有研究显示[5],临床护理路径将诊疗护理更加的合理化和流程化,使病程的进展按照流程进行有效的控制,达到最佳的治疗目的,以此降低医患双方的成本,提高诊疗护理效果,促进患者身体康复。

本次研究发现,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踝关节骨折病人功能锻炼中,可以促进患者踝关节的功能恢复,提高患者和家属的认知水平,提高患者的锻炼依从性,减轻患者的经济压力。其中,建立专业的护理小组,不仅有利于管理,还可以增加护理的工作效率,定期有小组长对小组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可以不断提高小组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以此保证护理的服务质量;由小组人员将每天的护理工作和锻炼计划进行细化,并严格规定患者的训练时间和训练次数,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主观能动性,还可以促进患者踝关节的康复,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在术前、术中和术后按照适当的流程对患者进行细化护理,包括生活护理,心理护理、环境护理和疼痛护理等,可以最大化的保证患者的满意程度,改善患者的症状,让患者就可以随时保持愉悦的心情进行治疗,以此提高临床的护理效果;在患者出院后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并详细的解答患者的疑问,可以促进患者身体康复,保证患者的身体健康。

综上所述,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踝关节骨折病人的功能锻炼中,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的经济支出。

猜你喜欢
踝关节护理人员骨折
王阿姨骨折康复记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膝踝关节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崴脚,不可忽视的伤害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脑外科护理人员必须加强自我保护及预防护理纠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and validation of an ankle instability questionnaire for use in Chinese-speaking population
踝关节损伤的正确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