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围术期的护理要点分析

2019-01-03 09:09马美靓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18期
关键词:股骨颈股骨头置换术

马美靓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辽宁 沈阳 110001 )

股骨颈骨折该种疾病主要发生在老年当中,另外随着社会人群寿命的增长,该病的发生率也越来越多,因此该种疾病已经成为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1,2]。同时临床上对于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以及结果等多个方面仍然存在众多没有解决的问题。本次研究内容为采用整体护理方法对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患者进行身体后期各项临床指标的恢复,具体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本次随机抽取参与研究护理的是108例在我院进行围术期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患者,参与研究的患者都是在2018年1月-2018年8月这段期间入住我院的。对照组患者的年龄在53-72岁之间,平均为(67.0±6.0)岁;患病时间在1-3年之间,平均为(21.0±0.5)个月;观察组患者的年龄在54-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6.0±5.0)岁;患病时间在1-3年之间,平均为(22.0±0.6)个月;将本次参与研究的108例患者经过随机组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与观察组都为54例患者。排除标准:(1)患者对于后期身体恢复所使用的药物具有过敏史。(2)患者对分组方法存在质疑性,不愿参与本次研究。(3)患者不符合下述纳入标准。纳入标准:(1)患者经过临床专业医生确诊为患有股骨颈骨折并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2)本次患者都是在知情状态下自愿参与研究的。

2 方法:对照组:该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护理方法,即(1)对患者护理之后的各项生命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监测。(2)根据患者身体恢复情况进行相关饮食方面指导。观察组:该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继续实施整体护理方法,即手术前相关护理,(1)心理方面护理:患者在进行置换术之前会出现恐惧、忧虑以及紧张等情绪,相关护理人员应该在手术后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通过患者的面部表情以及肢体语言等详细了解其具体心理活动,同时在护理过程中应该对患者保持相对和蔼的心情,尽可能解除患者的疑惑。同时为了提高患者对于治疗的依从性,相关护理人员应该对该项手术进行详细讲解,让家属及患者能够对手术后期相关康复活动以及不良反应具有一定了解,让患者在护理过程中能够用积极、乐观的情绪面对手术治疗。(2)我院相关护理人员在患者进行手术之前应该将手术所需要的器材以及物品准备好,并协助医生对患者进行身体指标检查,对相关慢性方面疾病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控制患者护理过程中的血压以及血糖等指标。同时护理人员应该在患者手术前对患者以及家属进行手术后相关功能恢复的重要性讲解,并在床上进行排便、呼吸功能以及肱四头肌等方面的训练,以便能够预防患者手术后出现便秘或者是肺部感染等并发症。(3)在进行护理过程中应该时刻保持病房的清洁程度,同时患者应该居住在经过消毒的隔离房间。病房内应该保证光线充足、空气流畅等情况。手术后相关护理:(1)在手术后护理人员应该叮嘱患者适量食用一些高蛋白、高热量以及富含维生素的食物,鼓励患者多饮水,避免患者出现便秘症状。同时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手术后的切口进行密切观察,保持手术切口位置的清洁性以及干燥性,如果切口位置出现渗血现象需要对纱布以及床上用品进行及时更换,预防患者出现褥疮。同时应该做好患者会阴位置的清洁工作,在便后进行及时擦洗,保持尿道的清洁性,进一步预防泌尿系统出现感染。(2)手术后期对患者进行适当保暖工作,并为患者的下肢进行适当的按摩,促进患者肢体疼痛或者是水肿症状的消退。注意患者受伤位置的摆放情况,避免出现过度的内收或者是旋转。当患者手术完成之后应该为患者增加气垫床或者是海绵垫等物品,保持患者住院期间的清洁度,进一步减少患者手术部位的感染率。同时应该经常为患者更换体位,尽量每2个小时为患者进行翻身。(3)指导患者独自完成翻身方面的锻炼,提醒患者家属用温水为其下肢进行擦洗,并且应该按摩患者的足背以及足跟位置,以便能够促进患者下肢的血液循环。患者后期康复相关护理:(1)根据患者的手术情况以及身体各项指标,为患者选择合适的训练强度以及方法。后期根据患者的伤口愈合程度为患者进行关节以及肌肉力量的锻炼。

3 观察指标:对2组患者后期的相关临床指标(手术后引流量、手术后到出院的时间、手术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优:患者基本功能恢复良好,能够正常行走,生活完全可以进行自理。良:基本功能恢复较好,基本能够正常行走,生活基本可以进行自理;差:患者不满足上述2种分组。

5 结果:经过临床专业研究与对比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手术后引流量、手术后到出院的时间、手术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相关指标时间分别为(114.31±10.77)ml、(10.39±2.13)天、(97.13±4.57)分钟,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53.52±11.15)ml、(13.51±2.25)天、(126.24±11.61)分钟。另外观察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为98.1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9.63%。

讨 论

股骨颈骨折经常发生在老年患者当中,另外随着社会人群寿命的增长,发病率也日益增多,因此该病也称为社会中较为严重的问题。在对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骨折不愈合以及股骨头缺血坏死2个主要的临床症状[3]。临床研究发现,至今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以及结果等多方面仍然存在较多方面的问题。股骨颈骨折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日常生活情况等,临床上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一般采取常规骨折护理方法[4]。另外患者经常会出现下列并发症,即(1)临床症状:老年人跌倒后经常会出现髋部疼痛,并且不能够站立以及独立走路,应该考虑患者是否属于股骨颈骨折。(2)体征:畸形:患者的受伤位置会出现轻度的屈髋屈膝以及外旋畸形等症状。疼痛:患者髋部除了具有疼痛感觉之外,在进行移动的时候受伤的患肢经常会感觉到较为明显的疼痛感[5]。

患者在手术后期会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即:(1)股骨颈骨折愈合不完全:患者的股骨颈骨折发生不愈合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临床症状,根据临床研究的不完全报道显示,高龄股骨颈骨折的患者大约有7%-15%会出现骨折不愈合情况,其中该种症状在四肢骨折中的发生率最高[6]。(2)股骨头缺血坏死:股骨头缺血坏死属于股骨颈骨折中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但是随着近几年治疗的飞速进展,患者骨折愈合率可以达到90%以上。但是股骨头缺血坏死症状仍然处于较高的比率[7]。临床常规护理的方法对于股骨颈骨折的老年患者治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相关并发症没有较好的改善效果[8]。在临床常规护理基础上继续实施整体护理方法能够加强患者与相关护理人员的沟通,让护理人员及时了解患者患病时生理以及心理状况,进一步加快患者恢复进度。

经过临床专业研究与对比后发现,观察组的54例患者将整体护理方法运用于高龄股骨颈骨折术后相关护理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手术后相关指标(手术后引流量、手术后到出院的时间、手术时间),并且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因此该种护理方法适用于临床方面进一步推广。

猜你喜欢
股骨颈股骨头置换术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镜治疗:不是良好的治疗措施/LOVRO L R,KANG H P,BOLIA I K,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12):3575-3580.
有髋关节手术史的全髋置换术与单纯全髋置换术比较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潜在失调基因的鉴定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3枚空心加压螺钉在股骨颈截面的位置分布
治疗Pauwels Ⅱ型股骨颈骨折,股骨颈系统(FNS)比Hansson钉稳定性更好、固定更可靠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分析
不同术式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颈骨折临床研究
评价X线、CT及MRI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诊断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