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老年肱骨骨折患者手术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效果研究

2019-01-03 14:09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23期
关键词:肱骨病患受试者

孙 颖

( 沈阳市中医院 , 辽宁 沈阳 110000 )

肱骨干骨折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罹患该疾病的人数呈现出了逐年上升的趋势。从致病原因来看,很多患者出现肱骨干骨折主要因为意外伤或者突发事件所引致。当受到突然打击之后,病患内心会出现恐惧、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加上疼痛较为严重,也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由此能够看出,对于患者开展行之有效的治疗以及护理有着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良好的康复不但依赖于手术成功,同时也要对患者开展必要的针对性护理干预。特此,本次实验对上述命题加以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择取2017-2018年100例老年肱骨骨折患者为研究样本。现依照就诊次序,将受试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观察2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男患者21例,女患者29例。年龄区间为65.34-83.12岁,平均年龄为(70.54±1.88)岁。骨折后距离手术实施时间为2.5-26.4小时,平均时间为(8.45±2.14)小时,患者体质量区间为45.34-90.24kg,平均体质量为(57.87±2.34)kg。观察组男患者22例,女患者28例。年龄区间为66.78-85.12岁,平均年龄为(72.33±1.56)岁。骨折后距离手术实施时间为2.6-29.3小时,平均时间为(8.67±1.34)小时。患者体质量区间为46.38-91.24kg,平均体质量为(58.35±2.17)kg。2组受试者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患者入选标准为:(1)ASA分级为2-3级。(2)不存在认知感觉功能言语以及智力障碍。(3)经诊断为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4)患者意识清晰,可以配合手术后早期功能恢复。排除对象:语言障碍、听力障碍者、精神异常者、沟通障碍者、自身免疫系统缺陷者、凝血功能障碍者、晚期癌症患者、拒绝参加实验调查者。

2 方法:患者手术之后开展相关护理。对照组病患接受常规化护理方式。详细为:医护人员对病患开展常规性健康宣教,饮食护理等等。同时使用有效方式与病患创建起良好的护患关系。以此为基础观察组受试者,开展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详情为:(1)震惊期。因为患者对于自身关节损伤情况不甚了解,进而在住院之后会出现易怒、暴躁、精神恍惚等不良情绪。在此刻院内医护人员应当和病患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仔细讲解此类疾病发生机制以及当前治疗方法。全面缓解患者内心不良情绪,另外也应当和病患以及家属开展沟通工作,争取要患者配合临床治疗。其也为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的重要基础。对于处于震惊期患者,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疾病转归[2]。(2)否认期。因为肱骨骨折多为意外事故所引致,在此时病患通常难以接受。骨折损伤所带来的苦楚,内心中不愿接受现实产生痛苦、绝望以及无助的情感。结合该期间的临床特征,院内医护人员应当学会站在对方角度思考问题,了解患者当前的苦楚。可以允许病患适当发泄心中不满,以达到调节其内心情绪的目的。使用有效方式帮助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否认期的护理有效性,对于提升手术成功率有着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3)抑郁期。在该期间内患者逐渐接受了肱骨骨折严重程度的事实。虽说此刻患者的病情得以控制,相关功能以及症状均有所转归。但值得说明的是,因为此刻病患对于自身损伤内心存在不确定性,其对于未来相关关节功能是否可以恢复持有怀疑态度。这种现象会引起患者出现抑郁心理。倘若在此期间内,患者未能第一时间接受合理化护理干预,将会引起不良后果。在此刻护理人员应当对患者实施鼓励,同时也要讲授和肱骨骨折损伤日后康复过程。帮助病患创建起战胜疾病的信心[3]。另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邀请具有相同病症而转归良好者为患者现身说法。鼓励病患积极的进行康复治疗,此刻针对性护理为患者开展康复治疗的重要前提。(4)适应期。处于适应期的肱骨骨折患者。因为其对自身的病情和未来恢复情况已有大致了解。在此刻,病患对于治疗和康复训练配合度提升。护理人员和家属应当给予患者必要的鼓励,帮助其发挥出自身主观能动性。鼓励患者锻炼争取达到良好功能恢复状态,以迎接未来生活。

3 观察指标:(1)使用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2)分析2组受试者治疗结果。

4 统计学方法:本实验使用SPSS21.0软件包,对计量资料使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当P<0.05,视为存在统计学差异。

5 结果

5.1 2组受试者治疗效果比较:对照组痊愈17 例,有效22 例,无效11例。治疗有效率为78.00 %,观察组痊愈 29例,有效20 例,无效 1例。治疗有效率为98.00 %。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干预后有效率更高,P<0.05。

5.2 2组受试者护理满意对比:对照组满意 15例,较满意 13例,不满意12 例,总满意率为76.00 %。观察组满意 35例,较满意 14例,不满意1 例,总满意率为 98.00%。

讨 论

老年肱骨干骨折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和以往相比,当前我国该疾病的发生率有所上升。最新研究调查证实,肱骨干骨折发生概率占全身骨折的3%左右。手术为治疗此类疾病的良好方式。但因为患者心理素质等各方面因素以及病患年龄偏高,对于手术后护理依从性不佳。这种情况会导致骨折畸形愈合以及不愈合发生率上升,因此无法取得满意转归效果。该疾病患者康复结局不但和手术选择有关联性,另外也和护理质量有关。对患者开展行之有效的心理干预,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缓解患者内心不良情绪。提升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4]。

肱骨干骨折患者,在接受针对性心理干预之前,因为对于未知事物存在恐惧感,进而造成了负性情绪压抑于心中。过于担心自己预后情况,因此人际关系较为敏感。导致患者内心不良情绪积压影响康复功能训练[5]。而对患者开展行之有效的心理护理,有助于提升其护理满意度以及治疗效果,本组实验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的真实性。和以往相比,我国临床护理理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当前提倡对患者开展整体化护理,也就是说对病患开展心理生理以及社会多方面联合护理工作。使用此类方法能够让患者更为科学的认识自身疾病。并在短时间内接受患病事实。可帮助患者树立起战胜病魔的信心,进而实现调节个体异常病态心理及躯体症状。创建健康行为患者在进行手术之后,大都伴有较为严重的疼痛感,通过心理干预有助于提升病患对于疼痛感的耐受程度。进而令患者更好的配合康复治疗锻炼。

总而言之,对于接受手术的肱骨骨折老年患者,开展针对性心理干预有助于提升病患对于临床治疗的依从性,增加护理满意度,提升治疗效果。可促进患者疾病转归,因此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肱骨病患受试者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浅谈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下药物Ⅰ期临床试验受试者的护理
右肱骨巨大骨囊肿1例
双钢板与锁定钢板在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介入治疗及护理知识科普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喉癌患者术后护理中应用连续性护理干预的效果及对术后心理状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