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手部骨折的临床分析

2019-01-03 14:09姚烈辉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23期
关键词:指骨指间屈曲

姚烈辉

( 宜兴市人民医院手外科 , 江苏 宜兴 214200 )

手部骨折情况属于临床手外科较为常见的病症之一,由于人体手部灵活性较高,功能性较强,一旦出现骨折,对复位、内固定治疗的要求极高,假如未得到有效治疗,患者很容易出现手部功能障碍,甚至残疾情况,对身心健康、日常生活等均造成不良影响[1]。以往临床治疗手部骨折问题多采用石膏外固定、钢丝固定、克氏针固定等技术,然而效果一般,无法满足患者要求,且早期手术关节也无法进行功能锻炼,容易遗留并发症。因此,找寻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本文以2015年9月-2018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手部骨折87例患者为目标,探究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具体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本次实验针对目标为2015年9月-2018年6月期间我院手外科收治的手部骨折患者87例,其中男性患者总计47例,女性患者总计40例,患者最低年龄18岁,最高年龄64岁,平均年龄(31.6±2.3)岁。导致手部骨折的原因包括:外力重击造成骨折者27例,重物挤压造成骨折者29例,摔倒手撑地造成骨折者31例。骨折分类包括:开放性骨折患者共45例,闭合性骨折患者共42例。骨折位置包括:掌骨合并指骨骨折患者共18例,仅掌骨骨折患者共22例,中节指骨骨折患者共19例,近节指骨骨折患者共28例。本次实验研究经伦理委员会许可。纳入标准:(1)全体患者经相关诊断判定为手部骨折情况;(2)患者均清楚了解本次实验具体内容,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2]:(1)排除手术耐受性较差的患者;(2)排除存有精神疾病患者。

2 方法:全部患者均接受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具体内容包括:(1)合理选择内置钢板及螺钉。一般指骨骨折患者选择螺钉型号为1.5mm,掌骨骨折患者选择螺钉型号为2.0mm。(2)手术过程。通过臂丛麻醉法对患者进行麻醉,协助患者调整体位至平卧仰卧位,患臂外展,于根部以上气囊止血带对流血情况进行控制,如患者为闭合性骨折,利用背侧手术切口,分离骨折处各肌层,使骨折位置彻底暴露出来,营造良好术野。主要分离过程中保护手部肌腱。如患者为开放性骨折,需对创面进行彻底清洗,缝合,留院观察1周,直至创面状态稳定方可进行手术治疗。实施骨折复位前需先将骨折处夹杂的软组织清理干净,实施骨折复位操作时,利用小铺巾钳或点式复位钳进行临时固定,通过预先准备好的微型钢板固定,通常骨折处两端最低以两枚螺钉进行固定,掌骨底部靠近关节位置可选取松质骨螺钉进行固定。完成固定后需简单进行临近关节的活动,查看固定质量,同时分析螺钉位置是否对周边关节造成影响,保证螺钉对肌腱运动不造成干预。如有必要,可辅助CP机进行确认。若患者骨折程度较严重,出现大量骨折碎块,需单独增加螺钉进行辅助固定。实施骨折处暴露操作期间,应重点保护手指肌腱组织,骨膜等,不可因创造术野、骨折复位等过度分离,注意暴露动作应轻,不可暴力分离。一旦患者术中得到稳定固定,则无需接受外固定,如患者为粉碎性骨折,可联合石膏外固定、支具保护等。(3)术后处理。患者完成手术治疗后2-3天应辅以抗生素治疗,防止出现感染并发症。如患者术后严重肿胀,可辅以七叶皂苷钠、甘露醇等消肿治疗。一般术后2天患者可简单进行手指关节被动运动,如患者术后无需外固定,可简单进行掌指关节主动运动,而术后接受外固定患者1-2周后去除石膏、支具后进行掌指关节运动。告知患者定期复诊,以X片查看患者骨折恢复程度。

3 观察指标:总疗效:显效,患者骨折处切口完全愈合,手部活动自如,未受影响,拇指关节到指间关节屈曲度超过220°,2-5指关节至指间关节屈曲度超过220°;一般,患者骨折处切口基本愈合,手部活动轻度受限,拇指关节到指间关节屈曲度低于220°超过180°,2-5指关节至指间关节屈曲度低于220°超过180°;无效,患者骨折处切口未愈合,手部活动严重受限,拇指关节到指间关节屈曲度低于180°,2-5指关节至指间关节屈曲度低于180°。总疗效=显效率+一般率。统计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计算发生率。

4 结果:此次实验87例手部骨折患者中,59例患者疗效显著,占比67.82%,28例患者疗效一般,占比34.48%,2例患者治疗无效,占比2.30%,总疗效为97.70%。术后对患者随访发现,仅1例患者出现关节僵硬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5%。

讨 论

手部骨折是临床较为常见的骨折情况,由于手是人体重要的功能部位,结构相对复杂,一旦出现骨折,对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等均造成严重影响[3]。因而对手部骨折的治疗要求相对较高,如果患者手部骨折未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轻则使其手部功能出现障碍,影响活动,重则可能遗留残疾,危及身心健康。一般治疗手部骨折应遵循以下原则:(1)尽快完成复位;(2)内部定保证轻便、牢固;(3)及早进行功能锻炼及活动[4]。

临床治疗手部骨折的方式较多,如保守治疗、克氏针固定等,效果一般,无法满足患者对手部功能恢复的要求。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得到了改进与完善,凭借其良好的临床疗效深受患者的认可与好评[5]。石膏外固定治疗尽管可以治疗无明显移位的骨折情况,但一般治疗时间相对较差,对周边关节活动的干预作用较大,患者无法尽早开展功能训练,同时对于一些不稳定骨折、粉碎性骨折等无法依靠石膏固定治疗,且患者易出现骨折畸形愈合、关节僵硬等问题。目前,以很少利用该方法治疗骨折情况。而克氏针内固定对治疗不稳定骨折、开放性骨折具有一定疗效,但该方法需辅助外固定,很难对旋转问题进行控制,骨折端之间容易出现分离情况。患者早期功能锻炼难度较高,就算勉强进行活动,范围较受限,且固定处一旦受到外力作用,患者痛楚较高,且易发生关节僵硬、肌腱粘连问题。微型钢板内固定其优势具体在于:在治疗手部骨折方面效果显著,固定质量、表面刚度等均优于上述2项治疗方法,且术后患者可尽快开展早期功能锻炼[6]。另外,该治疗方法可极大程度缩减骨折愈合时间,手部内结构极为精细,如长时间固定,关节容易僵硬,而通过微型钢板内固定,无需再次进行外固定,就算骨折严重患者外固定时间较短,为恢复手部功能奠定了良好基础[7]。手术过程中,应以中节指骨的背侧基底作为中央束止点,但中节的指骨较短,钢板放置难度较高,侧腱易于螺钉上活动,形成2次损伤,且螺钉方向较难控制。因而,实施手术过程中,应重点注意以下几点内容:(1)尽量选择型号为1.5mm的微型钢板螺钉。(2)钢板放置位置应保证在背侧,避免损伤侧腱束。(3)螺钉的装置方向尽可能远离关节,安置螺钉后认真查看各关节运动情况,如需必要,可以X光透视检查[8]。(4)靠近关节处的骨折情况无需强求以钢板内固定治疗,可选择克氏针交叉法固定。另外,该手术对操作医生的技能水平要求较高,手术应安排经验丰富、技能娴熟的医师操作,从而保障治疗效果。本次实验分析手部骨折患者接受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疗效。结果显示,疗效显著率为67.82%,疗效一般率为34.48%,治疗无效率为2.30%,总疗效率为97.70%。术后对患者随访发现,仅1例患者出现关节僵硬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5%。该研究结果与武威发表的文章结论相一致[9]。

总而言之,手部骨折患者接受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指骨指间屈曲
高屈曲与传统膝关节假体的10年随访:一项配对队列研究
钢丝横穿末节指骨法治疗锤状指的临床疗效
单枚克氏针髓内穿梭法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儿童Ⅱ型指骨颈骨折
钛合金耐压壳在碰撞下的动力屈曲数值模拟
指间的艺术
风从我指间穿过
风从我指间穿过
1/3含口盖复合材料柱壳后屈曲性能
微型自攻空心螺钉治疗掌指骨关节内小骨折
风从我指间穿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