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补血汤对骨折术后血虚发热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2019-01-03 14:09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23期
关键词:血虚骨折症状

石 跃

( 沈阳市骨科医院 , 辽宁 沈阳 110000 )

随着临床骨折病例持续增加,临床对于该症治疗越发关注。虽然在临床手术方案持续完善的情况下,已在绝大程度上提升了该类患者治疗效果。但在术中创伤等因素的作用下,将该类患者在术后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诸如感染、头晕眼花、注意力不集中等。其中血虚发热属于最为常见并发症,将直接影响到患者恢复[1]。在以往西医治疗中,主要从使用降温类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但整体疗效欠佳。从中医角度对该症进行治疗逐步被临床所重视。本研究就主要对当归补血汤在治疗骨折术后血虚发热患者中的具体效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以对比用药方式展开探究,纳入76例为2017年7月-2018年9月所接诊病例,取组中38例,以常规模式展开对应治疗,即对照组,余下38例则以当归补血汤进行治疗,即观察组。对照组中20例男性,18例女性,年龄在34-68岁间,均值为(50.08±1.73)岁。而观察组男22例,女16例,年龄在33-69岁间,均值为(51.27±1.08)岁。以上对比P>0.05。本组患者中无凝血功能异常患者,不存在有血液系统病例。诊断标准:持续发热,体温在37.5℃以上。且伴随存在有头昏眼花、心悸、面色少华症状。

2 方法:2组患者在手术后均按照常规治疗开展各方面治疗,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患者出现术后感染症状,并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进行抗凝治疗。观察组则需要在常规治疗的层面上,佐以当归活血汤进行治疗,方中主要有黄芪25g、当归5g,放于400ml饮用水中进行煎药,煎至300ml后服用,单次服用量为150ml,每天服用2次。持续服用1周。

3 疗效评定标准:若在治疗后,患者体温恢复正常,且各方面异常症状消失,即为显效。若在治疗后患者体温下降,基本稳定在正常范围内,各方面异常症状改善,即有效。若在治疗后患者体温未得到改善,持续高于正常值,即无效。中医症候积分,结合患者具体临床症状进行评估,若患者存在有持续低热症状,计为3分,若扪之身热,持续时间在3小时左右,计为2分,若扪之身热不甚,持续时间在1小时左右,计为1分。若患者无低热症状,计为0分。头晕:无头晕症状,计为0分;偶尔出现,计为1分,经常出现,计为2分;存在有反复性,且长时间无法改善,计为3分。乏力:无,计为0分;偶尔存在,计为1分;精神不集中,但可正常活动,计为2分;无法正常活动,计为3分[2]。

4 观察指标:在本次研究中需对2组整体恢复情况、中医症候积分改善情况以及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比容变化进行统计。

6 结果:在血红蛋白水平上,观察组治疗前为(104.58±8.67)g/L,对照组为(105.11±9.17)g/L,对比P=0.982,t=1.082。在治疗后,观察组为(130.79±9.18)g/L,对照组为(112.77±7.16)g/L,对比可知观察组改善显著,P=0.003,t=11.082。在红细胞比容上,观察组治疗前为(0.32±0.04)g/L,对照组为(0.34±0.02)g/L,对比P=0.728,t=1.184。在治疗后,观察组为(0.47±0.03)g/L,对照组为(0.39±0.03)g/L,对比可知观察组改善显著,P=0.014,t=9.282。在中医症候积分上,观察组治疗前为(9.34±1.23)分,对照组为(9.18±1.08)分,对比P=0.991,t=1.002。在治疗后,观察组为(3.42±0.76)分,对照组为(6.42±0.45)分,对比P=0.021,t=7.982。在整体治疗有效率层面,观察组以97.37%(37/38),远高于对照组81.59%(31/38),对比P=0.024,x2=6.082。

讨 论

骨折属于临床最为常见病症类型,且在多方面因素的作用下,骨折患者的临床数量正以极快的速度在增加。而在各方面手术方案持续完善的情况下,临床对于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已在绝大程度上得到提升,能达到帮助患者在较短时间内进行恢复的目的。而结合实际可知,因术中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且部分患者存在有术后大量出血的情况,很容易促使患者在术后出现多种并发症,其中以发热最为常见,以血虚发热为主[3]。在并发症的作用下,将促使治疗难度进一步增加。在以往西医治疗中通过输血以及使用降温类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患者症状得到改善,但整体疗效欠佳。

中医认为,血本属阴,若血气不足则会促使浮阳外越,表现为面红、发热。血虚则会促使患者上滋头目,外濡头目。骨折术后患者因失血过多,将促使其出现血虚发热症状。为保障临床诊断的准确性,患者在骨折后出现发热症状,更需要与常见内伤发热症状进行区分:(1)阴虚发热。该类发热症状多表现为夜热而早凉,同时患者可能存在有口渴症状。而血虚发热则所同样会出现口渴咽干,但不好饮。同时患者会出现头晕目眩、腰膝酸软、脉细数等症状。(2)气虚发热。该类发热症状主要出现在过度劳累后,发热程度或高或低,且患者存在有腹胀、呼吸急促、面黄而浮症状。(3)血瘀发热。血瘀发热主要表现为肢体存在有轻微疼痛感,且面色萎黄,舌苔薄白。(4)气郁发热。该类发热主要表现为发热程度与患者情绪以及心理状态存在有密切关联,患者多表现为精神抑郁或者容易暴躁[4]。当前借助当归补血汤对骨折后血虚发热患者进行治疗已经逐步在临床得到推行。主张通过补无形之气,间接达到补有形之血的功效,通过改善患者体内血液水平,达到降温的效果。该方属于益气补血的经典药方,按照当归、黄芪1:5的比例进行用药,可达到益气补血的功效,其在治疗气血亏虚以及劳倦内伤层面的功效早已被临床所公认。早在《伤寒绪论》中已经存在有对应记载“血实则身凉,血虚则身热”。《内径》中将骨折术后血虚发热归属于脉虚血虚的类型中。当归补血汤中,当归味厚,属于阴中之阴,在养血、补血的层面具备有显著功效。而黄芪味甘,在补气方面存在有显著功效[5]。当代药理研究已经证实,黄芪中所特有的多糖类物质,可达到对人体内骨髓有核细胞数目进行改善的作用,可促使人体血虚症状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改善。而当归同样存在有加快血虚患者骨髓细胞DNA合成速度的作用,促使患者体内骨髓造血细胞数量逐步上升,帮助其体内红细胞数目快速恢复正常。从郎晏权[6]研究可知,借助当归补血汤对骨折术后血虚发热患者治疗,可促使该类患者发热症状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改善,对于调整患者体质状态,帮助患者进行恢复均存在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就将当归活血汤运用于对38例骨折术后血虚发热患者的治疗中,结合对比用药可知,在该方的作用下,可促使患者体内血红蛋白以及红细胞比容得到有效改善,从而达到对患者血气情况进行有效改善的作用,同时结合对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中医症候积分进行对比可知,在该方的作用下,可促使患者各方面临床表征得到改善,达到对患者综合体质进行改善与调节的作用。此外,在整体治疗有效率层面,运用当归补血汤治疗的观察组同样具备优势,充分证实该方在治疗骨折术后血虚发热患者中的有效性,与刘红梅等[7]临床报道基本吻合。

总之,对于骨折术后血虚发热患者,可借助当归补血汤对患者血气状态进行有效调整与改善,在帮助患者发热症状进行有效改善的同时,促使该部分患者能够尽快得到恢复,提升临床对骨折患者的综合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血虚骨折症状
火针联合西药治疗血虚风燥型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有症状立即治疗,别“梗”了再抢救
王阿姨骨折康复记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茄子主要病虫害识别与为害症状
血虚≠贫血
血虚≠贫血
伤筋动骨怎么破
伤筋动骨怎么破
正交设计法优化当归苦参的提取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