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体育课程学生运动损伤情况调查探究

2019-01-03 02:14赵青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山东临沂2760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8年24期
关键词:器材运动体育

□ 赵青(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山东 临沂 276000)

体育课程是高职高专学生校园活动的重要组成内容,运动损伤是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运动损伤的出现和训练安排、技术动作、训练水平以及运动条件有着之间的关系。假如学生在平时的体育活动中出现了损伤,不单单会影响正常学习与生活,还会有效的降低体育活动积极性,对身体健康产生影响。所以,为了降低学生出现运动损伤的概率。本文使用了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对体育课程中学生运动损伤的情况展开了分析,探究了高职高专体育课程中学生运动损伤的现状与成因,并试图寻找预防损伤的措施,为降低学生体育运动损伤提供一定的指导。

1、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抽取样本的基本原则,在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随机选取了5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72名,女性128名,调查体育课程上的运动损伤情况、产生原因和预防措施。

1.2、研究方法

为了确保调查数据的有效、真实,保证调查问卷信度,笔者采用了预先访问的形式,对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5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一个月后对这部分学生进行水平相仿的问卷调查,以第一次调查结果为准,第二次调查可以用于计算两次调查结论的关系。通过分析数据,发现两次结果存在相似性,各项指标的信度能够达到0.86,这表明本次问卷调查可以达到预期要求。

为了确保问卷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将调查内容给予我校校长、管理人员和各位体育任课教师共6人,希望他们可以给出意见反馈,有三为教师给出了替换与整改的建议,修订之后再次发给上述专家,最终得到了用于本次调查的问卷。

表1 问卷效度检测情况

问卷共发放500份,回收496份,有效问卷485份,问卷回收和有效率均超过了90%。其中男性学生362名,女性学生123名。由此可见,本次调查可靠性较高。

2、调查结果

2.1、学生容易出现运动损伤的课程

从上表中可以发现,篮球与足球是发生运动损伤最多的项目,因为两种运动需要身体接触,而像排球这种隔网类的运动损伤相对较少。此外,田径和健美操这两项运动运动损伤的人数也比较多。从上述结果中我们可以发现,高职高专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运动损伤的情况是在所难免的,主要集中在一些高强度对抗性的运动中,为此,在预防过程中要专门针对这类课程设计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方案。

表2 不同运动项目损伤人数统计

2.2、不同性别学生运动损伤情况

表3 男、女学生运动损伤情况(男:362、女:123)

从上述调查结果中能够发现,男学生损伤人数和百分比要远高于女生,男性损伤学生的占比为78.2%,女性损伤学生占比仅为18.7%,其原因为,男学生更加喜欢从事一些对抗性较强的运动,比如篮球、足球,而女学生主要是开展一些诸如健美操以及排球等不需要对抗的项目。男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要远超女学生,特别是存在一些男学生有着强烈的表现欲望,更加容易导致损伤,提升了男学生受伤的比重。从体育课程教学中可以发现,男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比女学生好,相同强度的体育教学内容中,女学生负荷超过了他们身体所能够承受的范围,这也是导致女生损伤产生的重要原因。

2.3、运动损伤类型

表4 运动损伤类型

从上表中可以发现,肌肉拉伤、皮肤擦伤的人数占比分别为79.7%和52.9%,腰椎扭伤、关节脱臼的人数占比为分别是33.9%和30.1%,而骨折和骨裂的人数占比为6.9%和1.0%,这表明擦伤、拉伤和扭伤是体育课程上经常出现的伤病。这种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在于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师对于一些诸如骨折、骨裂等较为严重的损伤关注力度较高,会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但是对于一些皮肤擦伤以及肌肉拉伤等相对较轻的损伤则重视程度不足,缺少防范意识。此外,教师专业程度以及教学水平相对一般,预防措施不到位,预防知识缺失,因此各种损伤的人数相对均衡,损伤原因的差异性导致了损伤类型的不同。

2.4、运动损伤原因

表5 运动损伤原因

从上表中发现,高职高专体育课程中,82.0%的学生是因为准备活动不充分导致的运动损伤,70.6%的学生是因为注意力不集中,这两项所占的比重是最高的。原因在于,很多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缺少兴趣,课前准备不充分,课上没有全身心的投入,最终发生运动损伤。此外,还有35.3%的学生因为技术动作错误、20.3%的学生因为方法不正确导致运动损伤的产生,直接原因是学生没有掌握基本的运动方法,间接原因为教师教学中存在疏漏,没有能够保证所有的学生都掌握体育运动的正确方法。31.4%的学生因为身体疲劳、25.2%的学生因为强度过大、还有8.5%的学生自身心理素质不高而出现了运动损伤,这些原因主要和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相关,为此,这部分学生在平时要采用层次化的锻炼方法,逐渐提升运动的强度,以此缓解因为短时间运动量过大而发生损伤。还有19.3%的学生因为学校的场地与器材因素而导致身体损伤,针对该问题,学校要收集学生的意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有针对性的对器材及场地条件进行适当的优化,改善教学环境,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3、讨论

针对当前高职高专体育课程中频繁出现的学生运动损伤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预防,以此减少运动损伤的产生。

3.1、加强宣讲工作

教师要提升对于运动损伤的关注力度,借助宣传栏、广播、讲座、课堂教学等多种形式,提升学生对于组织纪律性以及运动安全的认知,加强对运动损伤预防工作的重视力度,使得学生可以充分的认识到运动损伤对身体所产生的危害性。最终形成师生共抓,协同管控的的运动损伤预防机制,将安全教育工作作为学校体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3.2、加强日常锻炼

使用科学方法,加强日常锻炼,提升学生应激能力。尤其要注意对身体薄弱部位以及容易受伤部位的训练,提升机体功能,实现预防损伤的根本目标。同时,要求每位学生都要做好课前的准备活动,保证准备活动与教学内容的良性衔接,中间停顿时间不能过长,需要充分的掌握运动的量。45分钟的体育课程,通常准备活动要保持在10-15分钟,以学生身体微微出汗为热身标准,准备活动要全面而又充分,活动身体不同部位的韧带与关节。

3.3、规范器材与场地使用

伴随着高职高专院校招生人数的不断提升,学校场地器材无法满足正常体育课程的要求。再加上因为使用频率太高,导致很多器材都出现了磨损的情况,存在安全隐患,从调查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些都是引起运动损伤的重要原因。所以,建议学校提升体育设施方面的投入力度,在教育资金紧缺的情况下,可以广泛的吸引社会资金,用于维修器材、维护场地,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为学生营造出更加安全、舒适的体育运动场所,降低因为场地器材导致的运动损伤。

3.4、合理安排运动强度

对体育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是有效降低运动损伤发生率的重要保障。为此,教师要合理化的安排不同体育教学内容的顺序,一些灵活性以及技术新的运动可以放在体育课程的前半部分,因为后期学生身体劳累的情况下,再学习这些灵活性的体育活动,会导致身体某个部位无法承受运动量,进而产生损伤。除此之外,教学准备的过程中,教师要掌握课程的重点内容,对容易产生运动损伤的环节要做到心中有数,提前做好预防性的准备活动。课前要仔细的检查场地设备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和学生的着装是否满足教学内容的要求,提前预防损伤的产生。

3.5、调节运动情绪

调查中还发现了,学生心理状态也是导致运动损伤出现的重要原因。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授相关的技术动作时,学生会因为害怕受伤,从而产生畏惧心理,因此不敢做动作。此外,体育课程中注意力不集中会导致肌肉出现惰性,神经系统不够兴奋,更加容易出现运动损伤。在情绪低下的情况下开展体育活动,肌肉的协调性、舒展性都会受到相应的影响,造成了运动损伤的出现。所以,不论是体育教学还是课后体育活动,都要保持相对专注的态度,教师要留意学生的精神面貌,帮助学生及时的调整不良心态,降低运动损伤的出现。

4、结论

(1)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体育课程教学中最容易出现运动损伤的运动是篮球和足球等高强度对抗性的运动;

(2)男学生发生运动损伤的人数和比重都要高于女同学;

(3)肌肉拉伤、皮肤擦伤、腰椎扭伤是最容易出现的三种运动损伤类型;

(4)体育教学活动中,准备活动不充分、注意力不集中是产生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此外,还有技术动作错误、身体疲劳、强度过大、方法不正确、场地和器材因素以及心理素质不强等方面的原因;

(5)为了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教师要注重对运动损伤的宣讲活动,提升学生的重视程度;引导学生加强日常锻炼;规范器材与场地使用;合理安排运动强度;调节学生运动情绪。

猜你喜欢
器材运动体育
AV TOP 100!2020-2021年度优秀影音器材推荐榜简评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最贵的器材多少钱 Damian Demolder
不正经运动范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视听器材个股表现
视听器材个股表现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