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藕+渔”生态种养技术及效益分析

2019-01-06 20:28陈慧娜
作物研究 2019年5期
关键词:莲藕泥鳅种养

陈慧娜,陈 灿,黄 璜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长沙410128)

莲藕属于睡莲科的根茎,在中国有3000年的栽培历史。据测定,鲜藕含淀粉、蛋白质、脂肪、粗纤维、钙、镁、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尼克酸及棉子糖、水苏糖、果糖及多酚化合物等。莲藕用途多,既是食品,又是药物,还可供观赏。鲜藕富含营养,芳香甘醇,易消化吸收,是理想的滋补食品。莲藕可凉拌、炒食、煮食、煨汤,除鲜销外,还可加工成莲藕汁、藕粉、盐渍藕、水煮藕、荷叶茶等100多种系列产品。长江流域莲藕产区,有许多莲藕利用途径,藕段可制作菜肴,如藕夹、藕饼等;荷叶可制作蒸菜的包裹材料,使菜肴清香四溢;荷花瓣可作配料使菜肴风味独特;5~6月莲藕未膨大前,采食地下匍匐茎(藕带),风味独特;莲藕可以在种子未老熟前,采收莲蓬,剥食莲籽,也是一种很好的休闲食品;干制通心莲籽则是传统滋补佳品。藕的整个植株均可入药,按各部分所含成分不同有镇静安神、降血压、强心、止血、止泻等功能,特别是藕节是有名的止血药[1]。

最近几年来,莲藕的种植面积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不断扩大。鲜藕的市场价格波动比较大,为减小和避免单纯种藕的风险,藕田中套养小龙虾等鱼类的生态种养模式在创新和发展后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小龙虾肉质饱满,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人们喜食的一种名贵虾,其市场需求日益增加,销售价格逐年上涨。

1 “荷花—虾”生态种养模式

荷花虾综合种养模式是一种小龙虾与莲藕共用池塘,并利用池塘的水环境加以人工管理,通过种植和养虾来提高池塘的效益,是典型的生态种养模式。小龙虾可以利用底栖生物、浮游生物和水草等作为饲料,其粪便和残余饲料为莲藕的生长提供肥料,实现藕虾综合种养的良性循环。湖北省老河口市丹水水产养殖合作社在虾藕共生试验中取得了成效[2];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在渔业科技示范户中大力推广莲藕、小龙虾生态种养模式[3];2017年潜江市推广面积已达4000 hm2,每公顷产值15万多元[4]。

1.1 荷藕种植

(1)荷花田选择和田间工程。选择靠近水源、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历史最高水位不是太高、平整肥沃的田块。在田块的四周开挖环沟宽2~3 m、深0.6~1 m,0.6 hm2地左右开挖一条遛沟宽1~1.5 m、深0.5 m。加固四周池埂,埂宽1.5 m、高0.5 m,同时做好防逃隔离设施[5]。小龙虾和莲藕不能在一个田块共生。当莲藕出来时,小龙虾往往会破坏莲藕的生长,影响莲藕的产量。因此,在传统的莲藕栽培中,藕田应清除小龙虾。该模式通过挖掘荷塘(田间)的沟渠和田沟,在沟渠中种植水草,根据莲藕的生长调节水位,有效地解决了这一矛盾。

(2)莲藕品种选择。目前各地莲虾田,一般是选用以产莲子为主的太空莲,其品种有太空3号、太空36号、鄂子莲2号、寸三莲等;其次是对种藕的选择,不但要求品种纯正,单产高,未发生病害的留种田里的种藕,而且要做到边选边挖,以具有本品种特色,即色泽新鲜、藕身粗壮、节间短、无病斑、顶芽完整,具有3个节以上的主藕和2节以上种藕。田藕种藕应该选择浅土、浅水、质量好、产量高的品种。种植前可以选择厚实且整齐和节间比较细的种藕作为藕种。如果栽种在当天没有完成,应该洒水覆盖保湿。外源品种在运输过程中应注意保湿,防止擦伤[6]。

(3)荷藕种植与管理。栽植荷藕前施足基肥,最好施有机肥,基肥用量占总施肥量的60%以上。每公顷施有机肥22 500 kg,尿素225 kg。每年5~6月,当大规格小龙虾即将起捕完毕,也就是荷藕开始长出立叶时,每公顷追施尿素120 kg,当荷叶基本长满塘面时,再每公顷追施尿素225 kg[7]。

清明谷雨之前和之后,当外池水温保持在12℃时就可以在整个池塘种植种藕。用多菌灵浸泡种藕30 min,每公顷种植9000~10 500株植物。将藕种平放入约10 cm深的泥中且后入泥5 cm,种植密度合理[8]。根据气候和水温灵活进水排水,水位遵从浅深浅的原则,从10 cm的浅水位开始,随着温度逐渐升高,水位增加到20 cm。合理调整水深以促进莲藕的正常光合作用和生长。6月份的水位要求达到1.2~1.5 m。天气转冷后,水位逐渐降低。从9月中旬到10月底,水深保持在30 cm。冬季保持在5 cm的浅水或土壤湿润即可[3]。

(4)莲藕的挖采。在终止叶片(叶背面呈红色)出现后,基部叶片的边缘开始变黄,证明莲藕已经成熟,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挑选采摘。为了实现高产量和高效率,最好使用整藕繁殖或子藕繁殖方式,连续种植莲藕也不需要更换池塘,也就是说,在上一个生产期结束时,根据新塘的种植密度,以整藕采8留2、子藕采5留5的比例行间行采藕,留出均匀、交叉的合适间隔距离[6]。

1.2 小龙虾放养

(1)虾种投放。在7月下旬和8月上旬,选择来自不同地方成熟的亲本虾,体重约30 g/只,雌雄比2∶1,投入量大约每公顷300 kg。

(2)小龙虾喂养。8月的虾通常在10月交配和繁殖,之后打洞越冬。在翌年的第二到第三个月出洞进食和生长。主要食物是残藕、螺蛳、水生植物和其他天然诱饵。可以根据“开始时较少,中间较多,后期较少”的原则在浅水位和小龙虾密集区投喂适量复合饲料[9,10]。

(3)预防虾病。在投种前将虾种浸泡3~5 min。在小龙虾生长期间,每15~20 d使用150~225 kg/hm2生石灰融水后在整个水池泼撒以调节水质和预防疾病[11]。

1.3 捕捞和销售

小龙虾生长速度较快,从3月底即可用地笼捕获上市出售,此时未到小龙虾大量上市之时,价格比较高。每天傍晚将地笼网、虾笼放入环形沟中,采取捕大留小,逐步上市的方法。荷藕在中秋之前到翌年3、4月份均可销售,应集中在中秋节、春节期间大量销售。

2 “荷花—鳅”生态种养模式

莲藕与泥鳅的套养模式是当前需要大力推广的健康养殖模式,产出的莲藕品质高、口感好,泥鳅的色泽鲜艳、卖相好,比单种莲藕或单养泥鳅的投入产出比高,并且泥鳅发病少。

2.1 莲藕池的建造

荷花池应选在阳光充足,排水、灌溉方便的地方。水池的深度控制在100~120 cm,水深控制在20~30 cm,水池中的土壤厚度通常为30~40 cm。最好使用河塘泥或水稻土,或菜园土壤。还要在入口和出口处安装防逃网[11]。

2.2 藕种栽植与泥鳅种放养

清明节前后,当气温升至15℃以上时,以行距1 m,株距0.5 m,2250~3000 kg/hm2的密度种植莲藕。莲藕栽种深度为10 cm。种植后使用20 mg/kg生石灰进行消毒。7 d后,将新水注入池中,水深应控制在30~40 cm。泥鳅在5月初至6月中旬投放,放养前一定要用3%~5%的盐水浸泡和消毒,品种应选择性状良好,体型匀称,体色清新的个体,规格为4~6 cm,放养密度为450 000~600 000尾/hm2,以保证产品在同一年内出售[12]。

2.3 施肥管理

泥鳅的主要饵料来自天然饵料。因此,藕田需施用更多的基肥和更少的化肥。根据水质,合理追肥,以分解的有机肥为主。施肥时施肥量不宜过大,做到既适应莲藕的生长同时又不影响泥鳅的生长。

2.4 水位调控

一般来说,应根据季节变化调整水位。如果水位太浅,则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如果水质太浓,有必要及时更换新水。藕田水位的调节应同时满足莲藕和泥鳅生长发育的需要。因此,应尽可能提高水位以不影响莲藕的生长,又为泥鳅提供大量生长和生活水空间。

2.5 日常管理

坚持每天巡查,检查防逃设施是否完好,水位和水体颜色,水温和pH值(7.0到7.5之间),泥鳅的摄食和敌害等都要及时查看和解决。

2.6 病害防治

在夏季的高温季节,每20~30 d,每公顷用150~225 kg生石灰整田泼撒一次,起到消毒和防病的作用。尽量减少用药或不用化学药物。

2.7 适时捕捞收获

在泥鳅休眠前的11月左右或者翌年开春时用地笼捕捞和人工挖获,可以用小网箱暂养,等到市场售价较高时出售。

3 “荷花—鱼”生态种养模式

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藕田养鱼成为了一种高效的生态种养模式。藕田养鱼,鱼藕共存,莲藕的生长可以为鱼提供充足的食物,鱼的排泄物可以为莲藕提供充足的养分,两者互利,带来经济利益和生态效益的共同发展。藕田养鱼生态种养高效模式在广西田阳县、江西奉新县等地均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3.1 藕田选择与田间工程

选择有水源且水质好,排水和灌溉方便,阳光充足,保水性强的田地。提前15~30 d,将田埂加至50 cm宽60~80 cm高并压实。在田地的一端或角落挖一个50 cm深,60 cm宽的小水池。该池占总面积的8%至15%。然后安装比场地高20~30 cm的竹栅栏或者金属网等防逃栏。

3.2 荷藕栽培

选用优质丰产品种,可栽植花莲也可栽植藕莲或子莲,具体根据生产用途来确定。如选择藕莲,品种有鄂莲1号、鄂莲4号、鄂莲7号、雪藕8号等。莲藕种藕下种气温在15℃以上的3月左右。要求藕种新鲜,同时要确保藕种无病芽和断芽,并且是两节以上的完整藕段[13]。

3.3 鱼种放养

鱼种的放养可早不可迟,水温稳定在6~8℃即可放养。为防止鱼种带病并引起疾病发生,鱼塘和鱼沟应在放养前10 d用300~1200 kg/hm2生石灰泼洒。投种前将鱼种放入3%~4%食盐水中浸泡10~15 min,或者用15~30 mg/L高锰酸钾溶液浸泡20 min。以草食性鱼类(草鱼、团头鲂、鲢鱼、鳙鱼、彭泽鲫鱼)为主的每公顷放养重量525 kg以内3150~3750尾;以杂食性鱼类(鲤鱼、草鱼、鲫鱼)为主的每公顷放养450 kg以内3900~5400尾;以优质鲫鱼为主的每公顷放养5700~6750尾[14]。

3.4 田间日常管理

(1)管水。水位应该按照浅深浅原则适当调节,及时更换新水改善水质,但每次水交换率不应超过30%。生石灰不仅可以调节水质,还可消毒和预防疾病,在鱼类生长季节,可以用浓度为15~20 mg/kg的石灰水每20 d撒1次。

(2)喂食。莲田中天然饵料远不够鱼的生长所需,除在鱼池和鱼沟上方距水面15 cm处挂黑光灯诱虫喂鱼外,还必须补充精、青饲料(浮萍、牧草、米糠、枯饼类和配合饲料等)。并且要定质、定量、定时(2~3次/天)、定位投喂鱼体总重量5%左右的饲料。

(3)追肥。追肥主要是立叶肥和结藕肥。追肥时需要将鱼赶入鱼池和鱼沟内。立叶肥、结藕肥均分2次施入,每次用3750~4500 kg/hm2腐熟人粪尿,也可施用化肥。结藕肥以深施最好。藕叶封行后,可叶面喷施l~2次1%尿素+0.1%~0.2%磷酸二氢钾+0.05%~0.1%硼酸溶液[13]。

3.5 采捕

鱼根据市场行情适时起捕,也可以暂养在鱼池或池塘中待翌年再放回藕田作鱼种用。当藕田长出许多终止叶时,即可随时采藕上市。

4 “荷花—鸭”生态种养模式

莲藕—鸭生态种养在空间上是一种立体种养模式。安乡县初步试验表明,该模式较常规莲藕单一种植模式增加7350元/hm2的收入[15]。技术关键是莲田的选择和田间工程、莲藕品种选择、播种时间、水肥的管理、虫害防治,鸭子品种的选择、鸭棚和围栏的搭建、鸭苗的准备、放养的密度和时间、饲料的补给、疾病防控等。

5 荷花+渔效益及前景分析

5.1 经济效益

多年来通过不同地区的试验和示范,均表明荷花虾、荷花鳅、荷花鱼、荷花鸭等生态种养模式比传统种植更具经济效益[11,15]。在荷花鱼生态种养模式整个种养殖过程中,鱼类的饲料投入量低,降低了生产成本,药物使用量少,产品更安全,是绿色有机食品。

5.2 生态效益

荷花鱼生态种养将水产(小龙虾等)的养殖与莲藕的栽培相结合,不仅对藕的产量没有影响,还能促进鱼类生长,并且有效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减少了化学肥料和药物的使用,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提高了莲藕和小龙虾的品质,有效保证了农业生态环境,所以它是一种高效的生态种养模式。

5.3 社会效益

荷花鱼生态种养能够实现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效益的目标。可为水产品加工企业提供加工原料,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间接推动当地物流、包装、运输、餐饮等相关产业的增值,并能提供新的就业机会,缓解社会就业压力,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并且能提高优质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激发农民的积极性。荷花鱼生态种养的价格较高,比单种更有效,相对稳定,更具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

猜你喜欢
莲藕泥鳅种养
泥鳅笼
山西灵石:种养专业合作社助农增收
花椒树下做文章 生态种养增收入
为什么莲藕会有洞?
夏季这样管莲藕
循环种养 带富乡邻
四川省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多点开花
捉泥鳅
捉泥鳅
秋天吃莲藕的七大保健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