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对小学科学实验的一些改进

2019-01-07 01:37张宁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9年15期
关键词:科学素养小学科学教材

张宁

摘  要 科技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为培养出更多的科技人才,现下在小学阶段,科学教学的重要性越发凸显,而实验是小学科学教学的基础,在科学学习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下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对此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小学科学;实验;教材;科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9)15-0123-03

1 前言

小學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但现下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还存在不能很好结合实际环境、学生实验操作困难、实验现象不够明显等问题,不仅对学生的科学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还导致实验资源严重浪费。为进一步优化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为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提供保障,对小学科学实验做出相关改进是很有必要的。

2 小学科学实验改进的意义体现

在科学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学地位越发凸显,但传统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还存在诸多弊端。因此,对这些实验做出改进是十分必要的,并具有重要意义。对此,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有利于知识的意义构建  从建构主义理论角度分析,学习是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的一个过程,教学并不是将知识直白地呈现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主动构建知识,激发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这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教学。显然在小学科学实验改进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了主动构建知识的机会,学生可以通过结合自身的知识经验,对实验材料、实验方法及实验设计做出改进,进而真正实现有意义的知识建构[1]。

有利于实验操作过程优化  传统教材中的科学实验,虽然是一定历史时期教学经验和教学科研的产物,但是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发展,教材实验设计方法开始出现诸多弊端问题,如不利于操作、不利于观察,这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不利于教学的良性运作发展。而实验改进从原有的教学弊端问题入手,不断优化实验设计程序,因此有利于实验操作的过程优化,是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改进的重要意义体现。

有利于技术教育创新  传统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采用的都是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式固化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技术教育的创新。而实验教学改进,更好地调动了学生的智慧思维,通过实验的发明和再创造,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好奇心,可激发学生对技术创造的内心冲动,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同时,无论是将复杂的实验简化,还是寻找可替代的实验材料物品,在这个过程中都需要学生积极动脑思考。这就推动了技术教育的创新,从这一角度分析,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改进无疑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有利于环保节约  以往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往往不注重材料节约,造成不同程度的资源浪费。如在“糖到哪里去了”这节课程中会使用大量的食盐进行实验操作,而在实验结束后,很多食盐都被倒掉了,这就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而经过改进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用食盐水蒸发分离的方式重新得到食盐材料,这从某种程度上就实现了环保节约的目的,倡导了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目标。因此,从这一角度分析,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改进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3 小学科学实验的改进措施

实验材料的改进  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有一些实验在实验材料方面存在先天不足,使得实验教学缺乏可操作性。这不仅浪费了教师和学生宝贵的教学时间,还会打击了学生实验探究的积极性。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实验材料入手改进,促使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材料变得更加容易准备、便于操作、价格低廉,这无疑是可以对教学形成一定优化作用的。下面笔者将列举出两个案例。

【案例一】在“美丽的彩虹”这节课程教学中,其中有一个实验是借助三棱镜分解阳光,从而让学生分析彩虹形成的原因。但由于实验室中使用的三棱镜比较小,因此产生的七色光带比较短,学生不能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这就会对学生认识彩虹的形成原因造成一定的影响[2]。而对于此,可以使用镜子和水槽代替三棱镜分解阳光。如将一面镜子斜放到水槽中,这样镜子就可以将阳光反射到对面的墙上,此时学生会看见一道白色的光;在教师逐渐向水槽倒水的过程中,白光就会逐渐地被反射成七色光,七种色带被清晰地展现出来。通过这样的实验材料改进,学生亲眼验证了阳光可出现彩色色带的奇妙变化,这就为学生后续关于折射的知识原理学习奠定了基础,是教师有效改进实验的一种体现。图1为笔者在班级教学中拍摄的照片。

【案例二】在“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这节课程教学中,教材中采用的实验方法为把不同颜色的纸张对折成袋状,然后插上温度计放在阳光下,从而验证不同颜色物体的吸热能力。而这一实验最大的缺陷是实验所需时间较长,短时间内无法得到理想的实验现象;同时,实验效果不够明显,不利于学生对实验的分析与理解。

对此,教师就可以做出实验改进,用涂有不同颜色的试管代替不同颜色的纸袋,在试管口处用橡胶塞密封,然后插入一根塑料管,并用红色水柱密封,这样就可以用试管内空气的膨胀情况观察吸热效果。通过相同时间水柱的高低反应吸热情况,与教材实验相比,实验效果变得更加明显。通过实验材料的替换,有利于学生的观察和体验,因此是一种可行的实验改进方式。

实验方法的改进  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可采用的实验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实验方法得到的实验效果也是千差万别。为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采用简单方便、效果明显的实验方法,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加深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认识。现下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在实验方法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笔者举两个案例,并提出相关的改进方法。

【案例一】在“空气占据空间吗”这节课程教学中,教材中的实验方法是将一团纸巾放在杯子的底端,然后将杯子竖直倒入水中,通过观察纸巾是否会被浸湿,从而验证空气是否会占据空间。但是在这个实验之中存在的最大的实验问题就是,水进来把空气赶跑的现象不够直观,因此,学生观察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同时,实验过程中需要使用很多的纸巾,这从某种程度来讲是一种浪费。

对此,笔者对实验方法做出改进,使用无底的塑料瓶和乒乓球展开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在塑料瓶的瓶口套上一个气球,然后用手按住瓶口,再用塑料瓶把乒乓球垂直扣入水中,此时若是乒乓球停留在水底,就表示空气是占据空间的。相比较原教材中的实验方法,这样的方法改进无疑使实验现象更加直观,更方便學生探究,并可以循环使用,有利于环保。

【案例二】在“金属的热胀冷缩”这节课程教学中,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为将钢条加热,通过钢条长度的增加,并推动大头针倾斜,从而说明金属具有热胀冷缩的作用。但是在这一实验方法下,得到的教学效果并不明显。

对此,教师可以做出改进,引入电路开关知识,在电路的一端分别接入一根钢条和一块铜片,将其固定;然后在钢条和铜片之间留出一个缝隙,此时电路是断开的;而当用酒精灯加热钢条时,钢条若是受热膨胀,就会与铜片接触,这样电路就会闭合,而小灯泡就会发光,因此就可以直观清晰地证明,金属是具有热胀冷缩作用的。显然,与教材原实验方法相比,改进的实验更加直观明显,可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实验设计的改进  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科学的实验设计是实验教学成功的关键和保障。教师要明确,实验设计应该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后续的实验应该以实验设计为纲领。在教学过程中,好的实验设计,就等于成功的一半。但现下的小学科学实验教材,很多设计方案已经落后,对实验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教师结合教学实际改进小学科学实验设计,也是十分必要的。笔者以下面的案例做出详细阐述。

【案例一】在“浮力”这节课程教学中,课程教学的重点就是探究浮力和排开水的量之间的关系。而对此,教材中采用的实验设计方法为准备水、钩码、橡皮泥、泡沫、弹簧测力计、水槽等实验器材,具体如图2所示,通过弹簧拉力器的拉力值,从而探究浮力的大小。很显然,这一实验设计存在弊端。

1)橡皮泥与容器底部粘贴不紧,容易被拉掉,需要不断地重复实验,不仅浪费时间,还影响实验操作效果。

2)由于泡沫浸水中后有吸水现象,造成水位上升的体积变小,从而增加实验误差。

3)用弹簧测力计上拉棉线时,若是产生倾角,也会产生误差。

对此,笔者改进实验设计,使用塑料瓶代替泡沫塑料块,使用烧杯代替水槽,通过改变给塑料瓶施加压力的方法,探究浮力和排开水的量之间的关系。通过这样的实验设计改进,不仅增强了实验的可操作性,还让学生明白了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的规律,为实验教学效果提供了保障。

【案例二】在“电磁铁”这节课程教学中,为了能够促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有效培养,必须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的知识,自己发现、合理设计、反复操作,从而促使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得到提升。在这样的教学中,虽然学生的设计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但是通过实验设计活动帮助学生形成质疑习惯,促使学生大胆质疑的学风逐渐形成。如有的学生通过用手指按压磁铁,感觉手受到力的作用;还有的学生用磁条靠近上面的磁铁往上提,从而体会磁力的大小。这些实验设计改进都彰显了学生的智慧。

4 结语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实验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很多科学现象只有透过实验观察,才能获得更加深刻的认识。现下的小学科学实验还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实验的作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为此,在今后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为提升教学效率,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教师一定要对实验教学进行深入研究并优化整改,这也是小学科学教师的义务和职责。

参考文献

[1]杨秀林,张国全.小改进 大见效:例谈对小学科学实验的一些改进[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16,26(3):37-38.

[2]王俊卿.例谈小学科学教材中实验设计的改进与创新[J].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A),2016(2):69-71.

猜你喜欢
科学素养小学科学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践行美好教育 培养科学素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