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原理课程仿真实验设计

2019-01-07 01:37付扬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9年15期
关键词:实验教学

付扬

摘  要 电路原理课程是一门非常重要的电类专业基础课程,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课后延续中将Multisim仿真引入实验教学,使实验教学虚实结合。介绍Multisim仿真实验设计方法和优势,以电路原理课程的典型实验项目为例,介绍Multisim仿真实验设计。实践表明,Multisim仿真能提高学生实验兴趣,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电路定理和电路方法的理解和应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 电路原理;Multisim;戴维宁定理;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TP39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9)15-0129-03

1 前言

电路原理课程是理论性和逻辑性很强的课程,同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北京工商大学电路原理课程开在大一下学期,学生普遍反映本课程学习难度大,对定理、定律理解不透,方法应用缺乏灵活性。为了使学生理解学会该课程,为后续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应加强实践环节。由于该课程实验学时和实验资源有限,长期以来增加实验环节教学不能得以有效改善。以学校综合教学改革为契机,增加课后延续教学环节,为提高学生的分析设计能力和实际实验操作的效率,引进Multisim仿真设计进行实验,将抽象理论知识通过直观仿真实验展示,仿真和实际实验实现虚实结合,在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的同时,加强实践训练,有效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践创新能力。

2 Multisim仿真实验设计方法和优势

Multisim是美国国家仪器公司推出的虚拟仿真软件,能够进行原理电路设计和电路功能测试的仿真。Mu1tisim设计环境全面集成化,提供了多个元器件库的数千个元器件,可以方便快捷地选定元器件完成设计的电路图;提供了齐全的虚拟电子仪器,包括实验室常用仪器和实验室不具备的仪器;提供了全面的仿真分析工具,方便快捷地实现对电路的各种分析。Multisim仿真实验设计方法是:首先明确实验目的,根据实验原理,创建实验电路;再根据实验内容,选定分析方法和仿真儀器进行仿真分析;最后根据仿真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Multisim实验操作如同真实实验一样,相比实验室实验具有以下优势。

1)提升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学生对电脑操作上手快,愿意在电脑上操作,因为参数修改方便且不担心接错电路,器件选择范围广,实验犹如娱乐十分有趣,而不是一种负担。

2)时间和地点不受限制。教室、宿舍、图书馆、机房等只要有电脑,学生随时可以进行设计仿真实验,灵活且方便,有效增加了实验学时。

3)节省实验器材。Multisim仿真减少了实验室器件和仪器的损坏,节省了实验室经费开支。Multisim下接线不对或操作不当,不会造成仪器损失。

4)Multisim软件安全可靠。对于交流电路,如三相电路、功率因数提高等,电压380 V/220 V,实验室实验中教师会特别提醒大家注意安全,并在实验中特别注意看管学生,以防触电;但在Multisim仿真中,不必有任何安全方面的担心。

电路原理课程主要包含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两个部分,下面分别以直流和交流两个部分的典型电路“戴维宁定理”和“功率因数提高”进行仿真实验举例。

3 直流电路仿真实验举例:戴维宁定理

实验目的

1)掌握测量有源一端口网络等效参数的方法;

2)验证戴维宁定理的正确性。

实验原理  工程实际中常常碰到只需研究某一支路的电压、电流或功率的问题,对所研究的支路来说,电路的其余部分就成为一个一端口有源网络。一个含独立电源、线性电阻和受控源的一端口网络,对外电路来说,可以用一个电压源和电阻的串联组合来等效置换;此电压源的电压等于外电路断开时端口处的开路电压uoc,而电阻等于的全部独立电源置零后的输入电阻或等效电阻Req,其示意图如图1所示。

实验内容  实验设计的一端口网络如图2虚线框内所示,设计仿真实验步骤如下。

用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法测定戴维宁等效电路参数UOC

和Req。在图2所示一端口网络中,仿真只需直接接入一只万用表即可,仿真运行后可得到测定的开路电压UOC和短路电流ISC,如图2所示,即可算得Req=UOC/ISC=4.068 V/

12.189 mA=333.74 Ω。

2)一端口负载实验。按图3一端口接入负载R6,测量其外特性。选择合适的电流表和电压表,调R6测量其负载的电流和电压,如图3所示,当R6=5 kΩ时,其电流为0.764 mA,电压为3.813 V。

3)验证戴维宁定理。将图3的一端口用戴维宁定理等效,在元器件库中选择电源,其值等于一端口的开路电压UOC;选择一电阻,其值为Req,负载仍接R6,其电路如图4所示。同上调节R6,测其电压和电流。当R6=5 kΩ时,测量结果如图4所示,其电压表和电流表与图3一样,且当R6从1 kΩ到10 kΩ变化时,图3和图4表的读数都一样,说明虚框内两个电路对外电路R6等效,从而验证戴维宁定理。

实验结论  通过实验内容1),实现有源一端口网络等效参数的测量;通过实验内容2)、3),验证戴维宁定理。

4 交流电路仿真实验举例:功率因数提高

实验目的

1)熟悉日光灯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电路模型;

2)理解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掌握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实验原理  功率因数低带来如下弊端:

其一是供电电源设备容量不能充分利用;

其二是线路总电流大,导致电能损耗增加。

这些都是很不经济的,因此需要提高功率因数。提高功率因数的原则是保证负载的原来正常工作状态不变。

电感式镇流器的日光灯电路是感性负载电路,镇流器看作电感与电阻的串联,点燃的日光灯管看成是电阻元件,其电路的功率因数低。在日光灯电路上并联电容可以在保证日光灯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提高整个电路的功率因数,减少线路的总电流。电路由功率因数cosφ1提高到cosφ2,其并联的电容值为,P、U、ω分别为日光灯功率、额定电压和交流电的角频率。

实验内容

1)构建日光灯电路模型,选择测试仪器。标称值为30 W

日光灯电路日光灯正常工作后,实际测量其等效电阻和电感为R=489.27 Ω和L=2.148 H。则日光灯在Multisim下的模型等效为电阻R和电感L的串联,其构建电路模型如图5所示,选择并联可变电容,两块电流表分别测量总电流和电容支路电流,XWM1为功率表,测量有功功率和功率因数。

2)改变并联电容值的电路测试。改变电容值测量电路功率因数、总电流和电容电流,测量结果如表1所示。

3)数据分析。根据表1数据能清楚看到随着C在0~

3 μF之间逐渐增大,功率因数增大,总电流减小,电路呈感性;当C=3.1 μF时,功率因数增大到最大值1,電流减小到最小值0.152 A,如图5所示;当C在3.2~6.5 μF之间逐渐增大时,功率因数随之减小,总电流增大,电路为容性。

实验结论  在保证负载工作状态不变的前提下,并联电容可实现功率因数的提高,总电流减小;为保证经济效

益,提高功率因数并联电容应使电路处于欠补偿状态。

5 结语

电路原理课程通过引入Multisim仿真实验,使电路理论和实验联系更加紧密,丰富了电路实验内容,有利于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化解了课程学习难度,提升了教学质量。通过实践可以看出,Multisim仿真突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提高了学生实践的兴趣和自主性,是对电路原理课程实践教学的有益补充,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分析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姝雨,李鸿儒,司维,等.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的电路原理实验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35(1):226-229,233.

[2]刁统山,张玮.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18):81-83.

猜你喜欢
实验教学
问题引导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实践探索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光反应与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结合的研究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基于云计算的计算机实验教学探讨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形成性评价的实施——以“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教学为例
高中自然地理课堂实验教学的探讨
微课在高职高专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