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瘤胃积食的科学防治

2019-01-08 17:49范晓岚甘肃省玛曲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畜牧业 2019年22期
关键词:嗳气积食饲草

文│范晓岚(甘肃省玛曲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瘤胃积食是由于瘤胃内阻塞过量食物,使得瘤胃体积扩增,胃壁急性扩张,食糜等内容物滞留引起的病理性消化不良疾病。该病在临床上以反刍、嗳气停止为特征,同时瘤胃呈坚实态,表现有疝痛,胃蠕动弛缓或停滞等症状。

一、病因

牛瘤胃积食也叫急性瘤胃扩张或宿草不转,该病的发生,是由瘤胃停滞的饲料等内容物迫使胃壁扩张,引发消化障碍的一种消化道疾病。该病根据发病先后顺序分为两类,一种为原发性瘤胃积食,原发性病因通常是因为过量食入干性饲料或者适口性较强的精料导致,过食后由于缺乏足够的饮水和运动,导致瘤胃内蓄积大量饲料难以排到下游消化道,胃内容物经过发酵后诱发膨胀,若不及时诊治可造成病牛死亡,造成经济损失;另一种为继发性瘤胃积食,常继发于其他消化道疾病,如瓣胃阻塞、真胃阻塞、前胃弛缓等疫病导致的消化道不通,瘤胃内容物排不出去,继发性疾病应同时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二、临床症状

1.原发性瘤胃积食。在病牛发病初期,病牛精神状态萎靡,鼻镜干燥,起卧频繁,表现出烦躁不安;饮食和反刍次数减少,部分牛出现停食与停止反刍,同时病牛呼吸深重,呼出气体带有异味,部分牛会吐食团;牛腹围明显增大,瘤胃硬实,胃部蠕动衰减或严重牛胃蠕动音消失;频繁出现排便姿势,粪便色深味重。发病后期或重度病例可见左腹极度胀大,呼吸急喘,卧地不起或昏迷。

2.继发性瘤胃积食。通常病牛初期表现为精神欠佳、体乏无力、焦躁不安;饮食和反刍减退,嗳气味道酸且臭;鼻镜严重干燥;唇色赤红,口水黏稠,舌苔黄厚、喜好饮水;左腹膨大,瘤胃触诊较坚硬;粪便较少或偶有下痢;部分病牛呕吐,甚至从鼻腔流出粪水。病情严重的病牛出现脱水、酸中毒而死亡。

三、治疗方法

治疗该病的主要方向为:尽早清除瘤胃宿食,促进瘤胃蠕动,治疗酸中毒。具体的操作见以下方法:

1.机械促消化疗法。对于轻微积食的病牛确诊后,应该停止饲喂,通过口衔木棒刺激瘤胃蠕动、反刍和嗳气,同时按摩瘤胃,20分钟/次,一天2~3次。灌服温水,平地溜牛2小时,以上治疗方式反复进行至病牛恢复反刍与排便。

2.泻下治疗法。常用硫酸镁与植物油进行混合灌服,促进宿食排出。

3.兴奋瘤胃疗法。通过瘤胃兴奋药进行肌内注射或者皮下注射兴奋瘤胃,促进胃蠕动,同时对于食欲废绝的病牛进行补液,止痛、强心治疗。常用方案如下,静脉注射:葡萄糖注射液(10%,1000毫升)、氯化钠注射液(0.9%,500毫升)、安钠咖注射液(10%,20毫升)、维生素C注射液(40毫升)、格林氏液(500毫升)、碳酸氢钠注射液(5%,200毫升);同时肌内注射复合维生素B注射液(30毫升);对于腹痛剧烈病牛,肌内注射阿尼利定注射液30毫升进行止痛。

4.洗胃疗法。该方法即将直径2~3厘米粗软管经口导入瘤胃,通过管子注入3升温水,再通过虹吸将胃内容物吸出,后用4%碳酸氢钠洗胃,再补充口服补盐液,防止病牛体液流失。

5.手术疗法。该方法在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使用,对瘤胃进行切开手术,取出内容物,术后需禁食2天以上,待瘤胃恢复蠕动和反刍后,再进行饲草饲喂,术后5天,需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四、预防措施

预防瘤胃积食对于该病异常重要,“预防重于治疗”是养殖过程中必须树立的理念。在日常饲养过程中,重视该病的预防至关重要。常需要留意以下几点防控措施:

在养殖的过程中,过度饥饿后饲喂过量的饲料容易诱发该病,因此在日常养殖过程中应合理安排饲喂频率,形成合理的饲养规律,避免过度饥饿进食,形成固定的规律,加强喂料管理。

不易消化的饲草也是引发该病的主要因素,养殖过程中应确保干料或难消化饲草的饲喂不超量,在日常饲喂干料和难消化饲料时,保障饮水的供给。一般无特殊情况不更换饲喂模式和饲料种类。

适当放牧,保证合理的运动量,在秋冬季节贮备青饲料,保障牛过冬和枯草季青饲料的足量供给,保障牛群的营养健康。圈养牛要保持一定的运动,并适当进行牛瘤胃部的按摩,刺激瘤胃蠕动,预防瘤胃积食。

猜你喜欢
嗳气积食饲草
容易被大人忽视的“积食咳嗽”
用推拿消除宝宝积食
三法喂牛可省粗饲料
养肉牛省草料有窍门
养肉牛省草料有窍门
不同饲草饲喂西门塔尔牛效果分析
如何治疗小鸡不消化
总是打嗝,是不是胃肠有问题?
饱嗝不断,喝荸荠鸡金饮
嗳气饱胀,可能是肠胃“发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