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核素显像指导下尼可地尔治疗冠状动脉慢血流1例

2019-01-10 08:49孟晶晶石会强许立刚姚建奇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8年12期
关键词:核素尼可地尔心尖

王 苏 孟晶晶 王 茜 石会强 许立刚 姚建奇 孙 涛

作者单位:100029 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王苏、王茜、孙涛),核医学科(孟晶晶);河北省保定市唐县康定医院内科(石会强);河北省保定市第三中心医院心内科(许立刚);山西省长治市首钢长钢医院心内科(姚建奇)

1 临床资料

患者 男,43岁。主因“间断心悸1个月,发作性胸痛5 d”于2017年6月23日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五科。患者入院前1个月多于早餐后心悸,持续15 min左右自行缓解。当地医院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示频发室性早搏,予美西律、美托洛尔等药物治疗后症状改善。入院前5 d无诱因突发胸痛,约10 min自行缓解。既往高血压病4年,曾行CT检查疑诊嗜铬细胞瘤,规律口服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血压控制满意。吸烟史20年,每日约20支。入院查体无阳性发现。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左心室射血分数58%,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49 mm。心电图示:窦性心律,频发室性早搏。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78 mmol/L。初步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稳定型心绞痛,频发室性早搏,高血压病。入院给予口服阿司匹林100 mg、每日1次,氯吡格雷75 mg、每日1次,匹伐他汀2 mg、每晚1次,厄贝沙坦氢氯噻嗪150 mg/12.5 mg、每日1次,美托洛尔12.5 mg、每日2次,美西律150 mg、每日3次,及皮下注射依诺肝素钠6000 AxaIU、每12 h 1次治疗。

患者2017年6月27日于局麻下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示:前降支散在斑块,左主干、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未见异常,三支血管血流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Ⅱ级,三支血管对比剂由血管开口至血管末端校正TIMI血流均超过27帧。为进一步评估心肌缺血情况行静息+运动负荷心肌核素显像结果示: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阴性;左心室心尖、前壁心尖段心肌轻度缺血;左心室整体运动负荷和静息状态下收缩功能正常,运动负荷左心室射血分数较静息状态下降低;运动负荷状态下舒张功能受损,静息状态下舒张功能正常;左心室心腔运动负荷状态下短暂性增大(短暂性缺血性扩张比值1.55),舒张末期容积增大(图1);静息状态下核素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为50%。患者出院后规律服用尼可地尔5 mg、每日3次,阿司匹林100 mg、每日1次,匹伐他汀2 mg、每晚1次,厄贝沙坦氢氯噻嗪150 mg/12.5 mg、每日1次,美托洛尔12.5 mg、每日2次,美西律150 mg、每日3次。2017年12月5日复查静息+运动负荷心肌核素显像结果示: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阴性;左心室心尖、间隔心尖段轻度心肌缺血(图2)。较前次检查心肌灌注、心室收缩同步性、心脏收缩功能等明显改善(表1)。患者自述心悸症状较前减轻,未再发作胸痛。

图1 治疗前心肌核素显像检查显示负荷状态下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大

图2 治疗后心肌核素显像检查显示左心室心尖、间隔心尖段心肌轻度缺血,负荷状态下心腔未见明显增大

表1 治疗前后静息状态+运动负荷状态心肌核素检查结果对比

2 讨论

冠状动脉慢血流(coronary slow flow,CSF)这一概念于1972年由Tambe等[1]首次提出,是指冠状动脉造影中未发现显著病变,且除外冠状动脉痉挛、扩张、气体栓塞、溶栓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肌病、瓣膜病、风湿免疫性疾病等情况而发生的冠状动脉远段血流灌注延迟的现象。CSF既往由TIMI血流标准评价,TIMI血流Ⅱ级(冠状动脉对比剂到达远段血管超过3个心动周期)即可诊断为CSF。目前这一标准已由Gibson等[2]提出的校正TIMI帧数所取代,即在30帧/s的采集速度下,冠状动脉血流由血管开口至血管末段超过27帧(校正帧数)即可诊断为CSF。

CSF的病因及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目前各类研究认为其存在很多危险因素,如性别、年龄、肥胖、吸烟、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高尿酸水平[3]、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4]等。其病理学机制主要有微血管病变和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5-6]。Mangieri等[7]对CSF患者进行心肌活检发现其细胞水肿、毛细血管损伤、微血管管腔变小,这些改变增加了血管远段阻力,从而导致了慢血流。Celebi等[8]则发现,CSF患者的血浆内皮素-1水平较正常人群明显升高,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水平则较正常人群显著降低。内皮素-1的升高与一氧化氮合酶的降低导致了血管收缩及舒张失衡,可能是造成CSF的一个重要原因。CSF其他病理学机制还包括慢性炎性反应、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液成分异常等[9-10]。

CSF患者的治疗不同于冠心病治疗,其主要治疗目标为改善微循环、改善内皮细胞功能。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主要有他汀类药物、硝酸酯类药物、抗血小板药物、钙离子通道阻滞药、β阻滞药、曲美他嗪等[11],但其效果在不同报道中差异较大,且未有大规模临床研究证实。近期国内上市的新药尼可地尔具有多种上述药物的作用,通过开放腺苷三磷酸 (ATP)敏感的钾离子通道,抑制电压依赖的钙离子内流,舒张冠状动脉阻力血管及微血管;同时尼可地尔可以增加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酶的合成,促进一氧化氮的释放,松弛血管平滑肌,解除冠状动脉痉挛。在本报道中患者口服尼可地尔治疗6个月后复查心肌核素显像,发现心肌灌注情况较前好转,且心室收缩同步性亦较前改善,射血分数略有上升,为尼可地尔有效治疗CSF提供了有力的心肌核素显像方面的证据。

由于CSF所致心肌缺血的机制与冠状动脉狭窄所致心肌缺血不同,故其评估及治疗方式也有很大不同。目前,除冠状动脉造影外,负荷超声心动图、心肌核素显像均被认为可以用于诊断CSF,其诊断阳性率可达77.3%[12]。但超声心动图检查在不同操作者间一致性较差,而心肌核素显像为应用软件自动勾画感兴趣区,重复性较好,故这一检查对评估CSF患者的心肌缺血情况有很高价值,有望成为诊断、治疗、评估CSF预后的工具。

目前,CSF正越来越多地被心血管医师所重视,其可能的病理机制及治疗方法正在被广泛讨论。同时,心肌核素显像在CSF相关领域也正得到更多的关注。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借由心肌核素显像、冠状动脉造影和新型药物,CSF的诊疗过程变得简单、明确、规范。

猜你喜欢
核素尼可地尔心尖
核素骨显像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诊断价值
卡维地洛联合尼可地尔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及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分析
严重事故安全壳废液中核素活度计算
正电子类药物全自动核素分装仪的研究进展
尼可地尔治疗慢性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分析
关于医学符号的使用
尼可地尔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
欢乐过大年
栽种了一个长在心尖尖上的花园
甜蜜养颜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