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观课的基本要求

2019-01-11 12:39邯郸市教育考试院
河北教育(综合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教材课堂教学课堂

■ 邯郸市教育考试院

观课(又称课堂观察)作为一种简单易行、实用性强的教育教学研究方法,日益受到基层教育工作者的重视。然而在日常的教育实践活动中,观课者并不重视对观课的研究和思考,观课效果并不理想。如何才能做到科学有效地观课呢?

明确观课的计划和要求

无论是听讲授课还是演示课抑或是复习课,观课活动组织者都应确定具体的目标和要求,观课者也必须明确这些目标和要求,否则就可能得不到真实有效的信息,很难达到活动的目的。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特别是教学业务指导部门在观课前,应该有制度、有规范、有具体的操作计划。教育行政部门安排的观课,是常规性检查还是调研性检查,怎样检查,检查结果如何使用,这些都应该有详细的说明。另一方面,教研室和学校的观课活动更应做到科学、规范,每一学期听多少课、听什么样的课、评价的标准是什么,活动前可以将计划、目的和要求传达到每一位教师。

了解教材和授课教师的基本信息

教材、教师、学生是具体的客观存在,而观课又是带有较多主观因素的活动。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教材有着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要求,因此,观课者必须熟悉教材,可以在观课前突击看看相关的教学内容,也可以在观课初和观课过程中用简短的时间了解有关内容,否则,你未必能听出教师是否抓住了教学重点、讲清了教学难点、完成了教学任务。另外,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教学特色、教学基础和教学风格,不同的学生也会有不同的学习习惯和认知水平,所以,观课者应尽可能通过多种方式搜集授课教师和听课学生的信息,增强观课的针对性和评价的客观性。

处理好观课者与授课者的关系

观课者介入课堂,会使课堂教学实际状况或多或少失真,因为绝大多数授课教师对观课者持戒备心理,特别是上级教育行政和业务部门及学校领导观课,很容易使教师和学生产生紧张情绪,授课教师一般都力求把课上得让观课者满意(有时候可能适得其反),这样就必然会使这节课有别于平时的课堂教学。

因此,观课者还应该熟悉如何进入课堂。观课者应抱着向别人学习的态度去观课,可以找准时机给师生讲一下为什么听他们的课,或关心一下师生的学习生活,或与教师说说家常话,转移和减轻教师的紧张和抵触情绪,尽最大可能迅速取得授课教师的信任、理解和配合。进入课堂后,观课者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做到认真听、仔细看、勤记录、多思考,不要漫不经心,不要干扰学生学习,不要干扰教师上课,要最大限度地减少观课者对课堂教学的影响,尽量使课堂教学以真实自然的面貌呈现。

及时了解有关学科的课改信息

观课要透过现象发现本质,即要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是听好课的前提,如新课程对教师的教学做了如下新的要求:由单纯的知识传授向知识探究转变,树立问题意识;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树立主体意识;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树立训练意识;由“师道尊严”向“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转变,树立情感意识;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树立特色意识;由研究教师教什么和怎样教向研究学生学什么和怎样学转变,树立角色转换意识等。此外,新课程改革正在不断地深入,新的思想、新的方法、新的经验、新的问题不断涌现,观课者应该不断地关注和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洞悉有效教学研究的新趋势、新成果,了解各个学科新的理论、方法和经验,从而提高观课的品位,准确发现课堂教学的优缺点。

做到听、看、记、思有机结合

观课不仅是复杂的脑力劳动,而且是一种方法和技能。

听什么?主要应听:课堂教学是否体现新课程的理念、方法和要求;是否重点突出,详略得当;语言是否流畅、表达是否清楚;是否有知识性错误;是否有创新点;教师的思维是否宽泛,学生的发言是否准确。

看什么?一是看看教师引导作用的发挥,如教态是否亲切自然,板书是否规范合理,教具(包括多媒体等)运用是否熟练,指导学生的学习是否得法,处理课堂突发问题是否灵活巧妙。二是看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如课堂气氛是否活跃,学生是否参与教学过程、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是否得到调动,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得到培养。

记什么?原则上观课记录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实录,二是教学评点。

思考什么?主要应思考:教师为什么要这样处理教材,换个角度行不行、好不好;对教师出现错误的地方,要思考原因,并预测对学生造成的相关性影响;如果是自己来上这节课,应该怎样上;如果我是学生,我是否掌握和理解了教学内容;这节课是否反映了教师正常的教学水平,如果没有观课者教师是否也会这样上。

认真做好观课记录

做好观课记录是观课者专业能力的体现,它反映了观课者的态度、能力、水平等各个方面的素质。观课者在做观课记录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听、记要分清主次。观课应该以看为主,要把精力放在看和思考上。二是记录要有重点,要详略得当,内容要有选择,文字要精炼。一般要记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师的重点提问、学生的典型发言、师生的互动情况、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中的失误等。三是要定期整理观课记录并进行理性思考,归纳、总结出一些共性的经验。

积极参与后期评课活动

评课时要积极参与,对授课教师的自评和观课者的评价应认真地记录和思考,以便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加以借鉴。活动结束后,观课者应尽可能多的与授课教师进行交流,要抱着虚心、诚恳的态度,热情主动地与教师交谈。例如,对于经验不足的青年教师,不要把存在的问题讲得太多、太细,应有重点地指出存在的突出问题,并以建议的形式提出;对有经验的教师,要实事求是地指出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使他们认识到自己还有提高的空间。

总之,后期的评课活动更多的是与教师的研讨,虽然也需要指出成功和不足以及改进的地方,但交换意见时要抓住重点,多谈优点和经验,明确的问题不含糊,存在的问题不回避,多用商量的语气,以鼓励为主。

猜你喜欢
教材课堂教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美在课堂花开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