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数学思维,打造高效课堂

2019-01-11 17:29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平坦小学
数学大世界 2019年10期
关键词:分组数学教师笔者

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平坦小学 林 烈

数学思维指的是学生经过数学学习形成了一定的科学态度、理性思维、科学思想,并能够利用这些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形式。小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和起始阶段,对小学生数学思维的激发和培养对其长远的学习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探寻科学、合理、高效的教学方法以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打造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下面,笔者根据教学实践经验展开一番具体的研究与论述。

一、巧设疑问,调动学生思考动机

问题是知识的有效载体,也是教师调动学生思考动机,激发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途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充分发挥问题的作用,根据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来巧妙设计问题的内容和提问的方式,使问题能够以启发性的方式向学生提出,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思考动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使学生自觉利用数学知识进行问题的分析、推理、论证的探究过程之中,有效活跃学生的数学思维,并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不断的解题过程中得到培养和提升。

例如,在教授《认识时间》时,为了调动学生们的思考动机,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笔者以问题作为学生们思考的动力,为学生们提出了如下问题:

师:同学们,相信大家在一年级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钟表,那么大家是否还知道1个小时在钟表上如何表示吗?

生:知道,1个小时就是时针移动了1个格子。

师:非常好,我们已经知道了小时的表达方式,那么分钟是如何表达的呢?

……

师:其实分钟和小时的表达方式是相似的,分钟我们需要判断分针所移动的位置,分针移动1个格子就是1分钟,移动5个格子就是5分钟,那么移动60个格子是多少呢?

生:是60分钟。

师:非常好,那么大家知道60分钟又代表了什么吗?其实60分钟也是1小时的意思。

这样一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笔者通过巧设疑问,有效调动了学生的思考动机,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分组探究,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传统教学模式下,小学数学教师通常只注重对学生的知识灌输,学生很少有思考、交流的机会,从而抑制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和提升。而分组探究是一种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活跃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方法,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分组探究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具体来说,数学教师可以根据一定的标准将学生分为4~6人一组的小组,随后向学生提出问题或者发布探究任务,引导学生在小组内部展开充分的讨论与交流,实现学生之间数学思维的碰撞,从而快速解决数学问题、完成数学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数学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授《克和千克》时,为了培养学生们的合作精神,在上课准备阶段,笔者将学生们进行了分组,让学生们以6人一组的形式进行任务探究,任务如下:哪些物体的重量需要以克为计量单位?哪些物体的重量需要以千克为计量单位?一千克有多重?任务下发后,笔者将时间交于学生们进行讨论,在学生们在讨论过程中,其分工明确,小组内的成员都积极发表自身的想法与建议,一段时间后,学生们得出结论。这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笔者通过分组探究,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趣味教学,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小学生的年龄小,性格活泼好动,通常对新鲜、趣味化的事物具有强烈的兴趣,学生在兴趣的激发下也能够充分调动自身的知识与思维进行学习和探究。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转变过去单一落后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充分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来实现教学方法的转变,运用多媒体直观展示、组织游戏竞赛、创设生活情境等趣味化的教学方法,营造出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受到数学思维的激发和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教授《图形的运动》时,为了活跃课堂教学氛围,笔者为学生们开展了一次手工活动课,让学生们通过手工课直观感受图形运动的规律。在手工课中,学生们将卡纸进行裁剪,设计出自己理想的图形,锻炼了学生们的动手能力。这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笔者通过趣味教学有效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总之,数学思维的培养和激发是小学阶段数学教师的重要任务和核心目标,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所以说,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通过巧设疑问、分组探究和趣味教学等途径和方法来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获得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

猜你喜欢
分组数学教师笔者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老师,别走……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分组搭配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怎么分组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分组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