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读经典,邂逅美丽

2019-01-11 19:41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五峰山庄庄小学张继成周培芳
小学时代 2019年20期
关键词:书海好书梦想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五峰山庄庄小学 张继成 周培芳

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核心在阅读,在课内习得方法,继而转身面向更丰富、更广阔的经典篇目的阅读,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这是部编教材的要求,也是学生发展的必须。阅读浸润人生,素读彰显魅力。近年来,我始终秉持这种理念,引领学生进行大量的经典素读。

一、何谓经典

经典是“桃之夭夭,其叶蓁蓁”的花红叶绿,是“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春意盎然,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入骨相思,也是“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的傲骨豪迈。千淘万漉,吹尽狂沙,始得真金,谓之经典;启迪心智,陶冶性情,滋养生命,谓之经典;经久不衰,流传万世,谓之经典。

二、于经典中淘智慧

儿童时期是记忆的黄金期,紧紧抓住记忆的黄金期让孩子大量地识记,将为孩子丰富的语文素养奠定基础。《笠翁对韵》等文字都非常美,内容也积极健康,我执教的班级孩子经过小学六年的素读经典,能将《三字经》《千字文》《笠翁对韵》《增广贤文》《论语》节选等全部掌握。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经典素读的效果不言而喻。

伊塔洛·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中说:“经典有一种特殊效力,就是它本身可能会被忘记,却把种子留在我们身上。”现代儿歌的童言童语如何与此般流传千古的唯美比肩而立呢?好的文字才值得我们蕴藏记忆深处当种子。

三、于梦想中点明灯

儿时,我曾写下这样一段文字:“我有一个梦想,尝试探索不一样的书海,追寻未曾发掘的书山仙境,拥有一个别样的读书世界,在书中寻找那位‘颜如玉’,试图探索书海的奥妙。平凡的我,有着一个属于自己的梦想,畅游在千年文化经典中,追寻那一份幸福。”

现在我也已为人师,自己儿时的梦想也成为我实施素读经典的方向。教育学家曾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我也一直不敢放松,空闲时便拿来《诗经》《纳兰词》等经典背诵阅读,努力做到好为人师,为人好师,陪学生一起畅游书海,吟诵经典,正如卡尔·雅斯贝尔斯所说:“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四、于课堂中渗素读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素读指以多种形式的读诵,强化孩子的识记量为主的一种阅读形式。陈琴老师的“歌诀乐读法”在我们的课堂上也是颇有成效,这种素读方法不同于朗读,节奏感强,有一定的速度,需要一气呵成,孩子们也都很喜欢,诵读的精气神也提升了。朱自清先生在《论诗学门径》中说:“偶然的,随意的吟诵是无用的,足以消遣,不足以受用成果。得下一番切实的功夫,便是记诵。学习文学而懒于记诵是不成的,特别是诗,与其囫囵吞枣或是走马观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这三百首虽少,是你自己的,那十部诗集虽多,看过了就还了别人……读了还不和没读一样!”素读积累便是以背诵为主,全文背诵的功效是十分显著的。古人言:“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心中有笔墨才能写出好文章,一切还是需要“素读”的不断积累。

五、于素读中养心境

清晨是学生心情最好、最有利于晨诵的时刻,从周一到周四的晨读,孩子们都会进行经典素读,还有午练前30分钟读书,到“快乐书吧”去读书,每天放学回家坚持读书30分钟,家长给孩子坚持拍照并上传到班级全阅读相册。设立“阅读课”,每周在语文课中抽出一节课作为大阅读课(星期三下午第一节),上好读前推荐课、读中推进课、读后启智课,一个月师生同读一本节。鼓励学生到校后主动阅读课外书,在经典阅读中成长。

组织班级开展的“全阅读”推荐课活动、读书笔记展、经验交流微论坛活动,注重读书情况的多元评价。每周抽出一到两节课进行读书交流,交流的方式有自己喜欢的故事情节分享会、印象深刻的人物介绍、读书小达人评比、精彩段落分享等。以活动促成效,具体的做法采取:读书角征名活动、亲子阅读、亲子绘本展示活动、阅读记、书虫百宝箱、读书打卡、做绘本小报、制作精美书签、我与好书有个约会、读书故事会、读书笔记交流会、好书交换站、话题作文以及读后感比赛、汇编《书海拾趣》或《书海泛舟》、“与父母亲共读一本好书”活动等各类读书活动,建立学生的“读书成长册”,经验分享,齐头并进,达到互相借鉴推广的效果。

“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全阅读”让经典阅读伴随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让孩子拥有一个比海更为广阔的心灵空间。

中国文学之美,美在婉约,美在音韵缭绕。经典便如天边那璀璨的星辰,无需占有,无需触摸,它就在那里,用它的美丽和光芒指引我们一步步向前。

猜你喜欢
书海好书梦想
好书分享会
推荐一本好书
书海
巷陌文学社:心约巷陌,书海扬帆
共游书海
好书共享
好书推荐
梦想
梦想
我们是书海新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