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穿课改要求,推进教学实践
——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之我见

2019-01-11 19:41江西省南昌市站前路学校黄冬芸
小学时代 2019年20期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数学

江西省南昌市站前路学校 黄冬芸

数学是一门具有一定工具性质的学科,对于低年龄段的小学生而言,其在学习中难免会感到枯燥。因此在课改过程中,小学数学是一门改革难度较大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教师经验不足、知识较为单一、难学难懂等种种客观和主观的因素都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致降低。学生对学科不感兴趣,会对教学的推进产生极大阻力。要推进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改革,需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出发展开思考,如教师的专业素质、课堂教学方法、学生的性格特点、教学任务和目标等,都是需要考虑和整改的地方。通过改变教学策略,教师提高自身能力,协调家校合作,使学生、家长和老师都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数学水平,是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课改的最终目的。

一、明确课改要求,开展素质教育

随着课改的推进,素质教育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也是教育的核心内容。小学数学是初高中各理科学习的基础,因此,对起始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在教学过程中,以素质教育为核心,融合人文精神、思想道德,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目前的小学数学教育中存在着重视知识点,轻视培养思维能力和发现能力的现象,这样的教学模式无疑对学生的发展形成束缚。新课改提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落实课改要求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要改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更要在教学中做到教给孩子学问的同时,更要教会他们做人。

二、反省教学现状,有的放矢整改

素质教育的理念由来已久,但是应试观念已在家长、学生、老师的脑海中根深蒂固。许多老师用考试分数的高低来划分学生的好坏,家长觉得成绩不好的孩子就是笨孩子,成绩好的孩子就是聪明孩子,甚至学生自己也会觉得“我成绩不好,所以我差别人一截”,用“坏学生”来定义自己。这种简单粗暴的“下定义”式的教学方式,对家长和孩子都十分不负责任,不仅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还体现了教育中人文关怀的缺失,对孩子的成长会形成很大的阴影,在成长过程中缺少鼓励,会让本来就迷茫的孩子更加不知所措。教师为了提高学生成绩,加大习题量,强化考点,演变成题海战术,以此巩固知识,便渐渐失去了教学的真正含义。

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应发源于课本,但不应止于课本。发散思维,走进生活,学会应用,才是数学教学的真正目的。有的教材更新周期长,知识点不能及时跟进最新研究成果,不仅延误了学生对知识的吸收,也不利于老师及时设置教案,拖延教学进程。

三、落实课改主题,提高教学质量

1.提高教师专业能力

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经验是课堂教学能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要推进课改,改变教学现状,培养和提高教师的素质就显得十分必要。老师应该熟记课改要求,在教学中体现“以人为本”的主题,在教学环节中贯穿素质教育的要求。在课堂上,教师要结合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抓住孩子的情绪变化,循循善诱,因材施教;要接受学生没有及时掌握知识的事实,降低对孩子的期望值;在答疑解惑的过程中充满耐心,对数学题要类比推理,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法讲解,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让孩子理解题意。通过改变自己的态度,让孩子敢于提问、积极提问,这样才能真正解决孩子在学习中的困惑,达到寓教于学的教学目的,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

2.改变教学策略

(1)情景教学法。所谓情景教学法,是指为了达到教学目标,采用情景创设等方式设计课堂。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能将课本内容更生动、更详细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情景教育法能扭转现在的教学现状,使学生成为教学主体,改变教师主体的现象。在设计教学进程时,要考虑到学生的自身能力,通过情景引导,激发他们潜在的学习能力。教师也需要结合课本知识灵活转换情境教学法的应用,能够使学生有更好的课堂体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顺着老师设置的环节,利用数学思维一步步找到问题的答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2)充分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科技发展为教学提供了许多便利,并带来良好的教学效果。引导学生提升学习的积极性,是情景教育法的关键。多媒体具有更直观的冲击性,能够刺激学生的感官,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多媒体的妥善应用能够将小学数学的抽象思维以较具体的形式表现出来,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增加课堂的生动性和互动性。

(3)精心设计情景,展现课堂魅力。课本是情景设计的核心,所有情景的设计都应该围绕课本展开。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充分讲解教学重难点,并且要关注学生情绪,处理突发情况,这些都需要老师良好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比如,在学习如何计算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的时候,可以通过引导使学生对形状产生兴趣,再引出计算公式,然后让孩子们找找教室中有哪些长方形和正方形,比如黑板、课桌、铅笔盒等等。

3.趣味教学法

所谓趣味教学法,就是在教学前通过特定手段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顺利开展教学。趣味教学法有多种模式,比如故事导学法。在讲“分数”与“平均数”一章时,可以借鉴《西游记》中的人物设计情节。例如,师徒四人在途中感到口渴,于是唐僧让孙悟空去摘些桃子回来解渴,孙悟空一共摘回8个桃子,问师徒四人每人分得桃子几何?这样就能大大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并调动他们的好奇心,将小学数学的逻辑性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示在学生眼前,在探索中找到答案,实现快乐学习、主动学习的教学目标。

(1)勤动手动脑。数学是一门实践学科,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动手动脑时刻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因为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限,需要通过实践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刻理解,所以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更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好习惯,只有这样,才能慢慢慢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独立解决问题,实现数学知识由课本走向生活的教学目的。

(2)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喜欢上课或是实验,但所有的孩子都会喜欢游戏。孩子还处在儿童时期,玩是他们的天性。要实施趣味教学法教学,游戏在教学环节中必不可少。游戏不仅可以帮助孩子放松刚刚学习时紧张的神经,还可以帮助学生思维发散,在无形中达成培养思维的目的。设计教案时,老师应留意到哪些是知识难点、重点,哪些知识是学生可以轻松掌握的。在重难点处可以引入游戏,既可以将枯燥乏味的知识讲得生动有趣,让学生更容易吸收,还可以活跃课堂氛围,带来良好的学习体验。

(3)增加互动交流。增加课堂上的互动交流也是一堂成功的小学数学课的重要因素。比如,在讲平均数时,可以让学生结合乘法口诀表,说说能够被整除的数有什么特点等等。组织课堂互动,让学生表达交流,能够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时,也吸收借鉴别人的想法。学生在发表自己的看法时,老师不能给出绝对的对错之分,坚决抵制各种武断的、不负责任的评价。学生回答对了应给予表扬,即使学生没有回答正确,也要引导他使用正确的解题思维进行思考,找出正确答案。在表达交流中不仅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学生学会如何客观评价他人的优点和缺点,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

在新课改环境中,要始终贯穿“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的主体不再是老师,而是学生,要在课堂中充分体现和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个体特征,打造优质课堂。小学数学教学向来都并非易事,老师自身不仅要有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专业能力,还要真正懂得教学含义。教学不是把知识教给学生完成任务似的过程,而是要在这样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快乐和兴趣,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教学从来都不是老师一个人的事,而是和学生的互动。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肩负着知识传输的任务,而且还承担着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兴趣、树立积极的价值观的重任。

猜你喜欢
情景教学法数学
情景交际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石化企业情景构建的应用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楼梯间 要小心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把美留在心里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