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2019-01-11 19:41江西省南城县第二小学刘秀华
小学时代 2019年20期
关键词:形式习惯小学生

江西省南城县第二小学 刘秀华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之中应用逐渐广泛,并且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信息技术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数学是小学教育阶段的主要学科之一,借助信息技术,可以将传统的数学教学形式变得更加丰富和具体,相对于之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来讲,教学质量大幅度提升。但是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还是要采取合适的方式方法的,否则也达不到理想的教育作用。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深入分析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对策,对于促进小学教育发展,将起到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随着教育观念的更新和发展,传统教育理念已经逐渐暴露出了较多的问题,其中很多因素也不符合当前的教学发展趋势,因此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如果教师还是按照传统模式开展教学活动,势必会导致小学数学教学呈现出一定的滞后性,从而使教学效果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现实要求,不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特点,这样的教学是低效率的。所以,不管教师的教学观念是否与时俱进,都会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采取能够切实提升学生考试成绩的教学方法。对于在考试之中无法直接体现在成绩之上的综合能力等因素,很多教师并没有兼顾到,这也是应试教育观念下导致的必然结果。教学理念对于教学实践有着非常关键的影响,在之前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素质教育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以考试成绩评价学生综合素质和教师教学水平的观念根深蒂固。对于学生来说,只有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然后经过大量的做题训练,最终适应考试节奏,掌握考试的一般规律,从而在考试之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而从教师层面来看,学生的考试成绩与自己的教学水平呈现出正相关关系。如果学生的考试成绩不好,就会被评价为教学质量不高,教学素质达不到要求。信息技术教学是当前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但是信息技术教学与传统教学观点有着本质性差别。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积极摒弃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用与时俱进的观念,利用信息技术不断优化数学教学形式,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与学生的契合性,从而使小学数学更好地符合学生的学习要求。例如在讲解《圆的面积》这一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改变以往的教学形式,将相应的知识内容做成多媒体课件,让小学生感受将一个圆切割成无数个扇形,最后扇形面积接近于三角形的情况,这种动态展示相对于传统的说教式来讲更加直观,小学生在理解的时候也会更加容易,同时,教师还可以在网络上搜集其他教学资源,丰富圆的面积相关内容,从而深化小学生对于这一内容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对于小学数学教学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而学习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又系统的过程,教师必须在规范的教学形式之下,将学习方式潜移默化地教给学生,让学生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强化,逐渐掌握正确的数学知识学习方式,了解自己的学习习惯和高效学习模式,进而不断延伸到其他方面的学习过程中,这也是学习习惯养成的最大意义。近年来,“以学定教”逐渐成为教学实践中普遍遵循的教学规律。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以学定教”的概念虽然存在,但是一直停留在理论阶段,几乎没有在实践教学之中体现过,取而代之的是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以及一刀切的教学评价形式,这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发展是非常不利的,也不符合新课改的具体要求。而良好的学习习惯依赖于规范的学习过程。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在讲解某个知识点的时候,就应该通过大量的分析和总结,在充分把握学生学习特点的情况下,探索出一个更适合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学习模式,然后制定相应的教学规划,科学设置教学活动。在多次的熏陶和影响下,学生就会根据教师的教学流程,逐渐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以后的学习当中,学习习惯也将逐步形成。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转变这种教学形式,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科学规划教学内容,明确信息技术的应用目标。这就需要在开展教学之前,教师要对学生的实际数学学习情况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然后综合考虑教材内容和学习目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渗透到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营造一个相对宽松的教学氛围,让小学生能够自由地发挥和想象,帮助学生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针对性

通常情况下,一成不变的统一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是比较常见的。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之中,不管学生的数学基础水平如何,教师都会采用统一的教学标准要求学生,让学生在相同的教学形式下开展学习活动。这种教学观念主要受到应试模式的影响,因为考试的标准是相同的,所以导致教学形式也是整齐划一的。尽管因材施教理论已经出现并发展了相当长的时间,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并不理想,很多教师虽然了解因材施教理论,但是在自己的教学课堂上,仍然会选择传统的教学形式,不愿意做出创新和改变。但是由于小学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自身综合能力和成长环境都会存在较大的差别,在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也是存在较大差异性的,因此要想有效培养小学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这种统一的教学形式并不可取。

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因材施教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口号,在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之下,应该将因材施教落到实处,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采取差异化的教学形式,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针对性。具体来说,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观察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同时找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在制定信息技术教学方案的时候,将学生的学习情况作为主要的参考依据,设置差异化的教学目标,帮助基础较差的学生夯实基础知识,找到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对于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应该适当提高学习难度,拓宽知识面,在原有的基础上实现综合素质的进一步提升。最终,切实发挥信息技术的积极作用,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学习,提高数学综合能力。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积极转变教育观念,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让小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数学知识内容,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设计教学内容,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小学数学教育实现更好发展。

猜你喜欢
形式习惯小学生
2022 年本刊可直接使用缩写形式的常用词汇
上课好习惯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