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生活中的美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效率

2019-01-11 19:41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李阳阳
小学时代 2019年20期
关键词:事物绘画美术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 李阳阳

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个性化发展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主流思想,小学美术教学以美术的方式表达学生对事物的看法,所以以往灌输式教学已经不再适应现代的美术教育,小学美术需要有创新的发展。

一、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现状

如今,由于学前教育以及课外补习班的普及,许多家长在孩子学习之余越来越重视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紧跟现代教育的步伐,小学阶段教育也高度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个性化发展。小学美术课堂上,教师主要围绕教材让学生通过绘画的方式认识周边的事物,有形象的感知和体验。但综合来看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学生动手能力较弱。美术是抽象化的表达,小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对事物的认识仅限于肉眼见到的直观的感受,如何构思、如何绘画都是他们很少涉及的部分,所以他们在接触到美术这一专业领域时,教师如果一开始就进行理论教学,将会减弱他们的动手能力,在动手绘画过程中进行理论教学才是最直接、学生学东西最快的方式。

另外,部分学校由于对美术课程的教育程度不够重视,欠缺相应的教学设备和教具,没有专用的美术教室,学生绘画时所用的颜料和图纸也配备不足,所以教师上课也只能空讲,或是用黑板和粉笔表达出来,并未能传达美术的韵味,也削弱了学生动手绘画的能力,长此以往,学生对美术学习没有兴趣,教师的教学热情也会因此减少,如此恶性循环导致美术课堂教学效率降低。

2.上课方式单一。许多教师上课时只是毫无感情地讲述课本上的美术理论知识,让学生自主想象创作的时间很少。这种方式限制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小学生对生涩的理论知识认识有限,也没有兴趣。小学阶段,美术是表达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和对事物情感的一种方式,若是一味地教授理论知识,只会让他们失去对美术的兴趣。还有一种情况,教师不重视美术课堂,随便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作画,并没有认真审阅以及改正他们在绘画上的错误,对学生的作品也经常置之不理,这种方式容易让学生失去目标。对小学生来说,鼓励是最大的动力,教师要了解学生作的画,肯定他们的优点,适时纠正他们技术上的错误,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3.教师专业素养不过关。小学美术教师专业技能欠缺,或是长久执教已经失去美术创作的灵感。教学时一味地遵循课本知识,忽视了创作的关键。有的教师忽视上课与创作的不同,沉浸于自己的理解,没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也没能从实际事物出发,锻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

二、利用生活实例提高美术教学质量

1.课前引导。美术课虽然可以采取比较随性的上课方式,但是教师应该有自己的课程计划。通过制定相应的教案,教师能够提前设定一些有趣的点,让学生在课堂伊始就集中精神,参与到美术课堂上。教师设定教案时应该结合生活事例,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开始,这样既能让学生从现实中感受美术,快速融入课堂之中,培养学生通过美术表达对所看到的事物的感受,教会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的能力,以此为切入点进行课堂教学,能够有效提高美术教学效率。

例如,在对一年级美术下册《我们身边的线条》这一课时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在上课时随机从学生的课桌上拿起一支笔,问学生:“我们要怎样画一支笔呢?”让学生对照笔在纸上先画出笔的形状,之后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和学生一笔一笔地分解画出来。在绘画的过程中教学生:主体是直线,连接处是折线,笔帽上的一圈是曲线,以此类推,带领学生认识各类线条的形状。之后再让学生在教室里找到相应形状的线条,带领他们切实感受身边的线条,以此加深学生对线条的认识。

2.探究实践,动手合作。美术课堂离不开动手绘画,只有通过动手实践才能提高学生绘画能力。美术也是学生认识现实事物和相互交流的一种方式,所以在课堂上多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或者设计主题让学生相互合作完成作品,将能显著提高学生相互沟通、互相合作的能力。

例如,在教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捏泥巴》这一课程时,如果条件不允许,教师可以用橡皮泥代替泥巴进行课堂教学。在上课时可以采取几种方式:一是让学生捏出自己最喜欢的一个事物,教会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二是让学生用捏泥巴的方式表达出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用捏泥巴表达人物关系;三是教师让几个学生合作,通过捏泥巴的方式讲出一个故事,并在讲台上展示各组的作品,并讲出对应的故事。这种方式既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也加强了学生的合作,形成良性的竞争,让学生乐于其中。

3.课后实践,加强美术学习能力。美术离不开生活。除了课堂学习,课后教师也可以通过一些方式让学生保持对美术的兴趣。如一年级开始时学习的《让大家认识我》,除了用美术的方式让学生画出自画像之外,还可以让学生回到家将自己的家人也画成画,在第二次上课时将自己的家人介绍给班级中的同学。另外,教师鼓励学生通过美术的方式记录下生活中的趣事,在课堂上分享给大家。这种时候需要教师做出榜样,自己先画出一幅画并分享趣事,然后再鼓励学生进行该项目。在课堂上,教师用童趣的语言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更勇敢地向同学们展示自己的美术作品,并且说出作品背后的故事。当然,每个年级之间还可以联合起来进行美术比赛,不局限于绘画,还有雕塑、捏泥人等,增加比赛的多样性,并对作品进行评奖,将优秀的作品展出,增加学生对美术创作的积极性。

4.保持课堂和谐氛围。美术课堂上,教师和学生要共同营造愉悦和谐的氛围,教师要将自己当成小学生,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想法,给予他们发现美的眼睛,加强与学生的交流。除了上课时主动参与到学生的创作中,课后教师也可以自己做出作品,混入学生的作品中,然后让学生以投票的方式选出好的作品,看看教师和学生的审美差距,这也可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课堂的氛围直接影响教学中的质量,教师可以运用幽默的言语表达来调动课堂气氛,更好地促进课堂的和谐发展。

如今学校对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小学美术教师也要根据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教学转变。教师可以巧妙地结合生活中的美创新美术教学,结合音频、动画等加强学生的美术素养。

猜你喜欢
事物绘画美术
美好的事物
另一种事物(组诗)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春天来啦(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