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间体育游戏在幼儿园的有效开展

2019-01-12 00:57陈庆燕
好家长 2019年12期
关键词:民间游戏幼儿

文 陈庆燕

游戏在幼儿的生活学习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而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民间体育游戏,融合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气质和文化素养,充满了浓郁的民间泥土味,它具有随意性、简便性、趣味性、地方性等特点,易懂、易学,深受幼儿的喜爱。

一、民间体育游戏的种类

民间体育游戏形式多样,大致可以分为集体游戏、分组游戏和自由游戏三类。集体游戏能面向全体,如“丢手绢”“老鹰抓小鸡”“跳房子”等;分组游戏形式多样,如“拱城门”“斗鸡”“编花篮”等;个别游戏关注技能发展,如“滚铁环”“抽陀螺”“踢毽子”等。

二、民间体育游戏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

(一)促进幼儿身体健康发展

民间体育游戏能促进幼儿走、跑、跳等基本动作的发展,为幼儿的运动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如在“跳绳”游戏中,幼儿通过连续摆动的长绳,不仅能发展弹跳力,而且能发展速度、力量、灵敏性、耐力和柔韧性。

(二)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几乎每个民间体育游戏都有与之相配套的歌谣,游戏中很多动作要在念完歌谣之后才能进行,这就要求幼儿必须有较强的规则意识,且必须严格遵守。例如,”老鼠笼“的游戏规则是当念到“抓住它”的“它”字时,“老鼠笼”落下,抓住正好钻过“老鼠笼”的“老鼠”,如果幼儿不遵守规则,就会被淘汰。

(三)让幼儿的思维更加敏捷

民间体育游戏要求每位幼儿在活动中观察、思考并及时作出判断,这有助于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如”切西瓜“游戏,当圈中的幼儿念到“我把西瓜切两半”的“半”字时,圈上被切到的两名幼儿就必须立刻松开手,分别向相反方向绕圈跑。如果圈上的幼儿注意力不够集中,他们就不会知道应该谁跑出去,自然会影响接下来游戏的进行。

(四)充分发挥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

民间体育游戏能够在很多方面发挥幼儿的主体性,所以深得幼儿的喜爱。如游戏“城门城门几丈高”,首先是一名幼儿代表香蕉,另一名幼儿代表苹果,其余幼儿手拉手绕城门转圈。几轮游戏之后,幼儿便进行了改编,香蕉、苹果变成了西瓜、草莓,再后来又变成了酸奶、果汁……幼儿在游戏中不断地进行创新,将游戏开展得趣味十足。

(五)让幼儿学会更好地与同伴合作

民间体育游戏为幼儿提供了一个自由、宽松的活动环境,便于幼儿更好地与同伴合作。如“炒蚕豆”游戏,游戏前幼儿在选择玩伴,时需要注意到个子高矮的悬殊,游戏时,两名幼儿必须往同一方向摇摆,民谣念完后,同时举起同一侧的手翻转成背对背的姿势,再次进行一遍游戏。如果两人合作不好,游戏就不能很好地进行。

(六)让幼儿在玩中学到知识

民间体育游戏能够让幼儿真正体验到“玩中学”的快乐。如“老狼老狼几点了”这一游戏,幼儿在玩了几次后,都能知道天黑时间是晚上7 到8 点左右,狼是在天黑之后出现的。教师不需要进行指导,幼儿就能够轻松愉快地获得知识。

三、民间体育游戏开展中的注意事项

(一)避免简单继承,鼓励创新

对于广泛流传于民间的游戏,而一些不符合时代特点或攻击性较强的游戏,要及时摒弃,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二)有一定的计划性,避免盲目进行

由于民间体育游戏的内容、方法以及技能要求对各年龄班的幼儿来说各不相同,因此教师要深入分析各民间体育游戏的价值、玩法以及创新策略,制定各年龄班游戏计划,保证游戏的顺利开展。如“切西瓜”游戏,因为此游戏中儿歌的节奏性较强,需要幼儿手口一致、有节奏地边念儿歌边行走,所以更适合在中班开展。

(三)保证常态化开展

有些民间体育游戏需要一些乡土资源作为材料,才能得以开展。此时,教师就要给幼儿最大限度的支持与帮助,让这类游戏得以常态化的开展。如“滚铁环”游戏,教师除了提供充足的铁环外,还要给予幼儿技术上的指导,让幼儿因获得成功而对此游戏保持长久的兴趣。

(四)保证幼儿在游戏中的安全

民间体育游戏除了具有形式多样的特点外,有的还具有竞赛性质。教师必须提前预见游戏过程中的各种突发情况,并以一定的规则对幼儿进行约束,以保证活动的安全性。

总之,在“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等理念的倡导下,民间体育游戏作为既可以发展幼儿各方面能力,又可以愉悦身心的体育活动而存在,需要教师不停地探索,让它向更有利于幼儿全面发展的方向发展,为每一个幼儿带来快乐,让每一个幼儿在快乐中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民间游戏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高人隐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