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文化为核心的园本课程开发

2019-01-12 00:57
好家长 2019年12期
关键词:传统节日幼儿园环境

文 吴 舒

幼儿园开发节日课程,既要考虑以节日文化为基点的核心课程,又要考虑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而设置的补充课程。节日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应有利于幼儿主体性的发挥、各领域的整合及各种教育资源的综合利用,所有的课程都要从实际生活与经验里选出来 。在以传统节日文化为核心开发园本课程时,教师必须重视以幼儿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出发点,注重幼儿的学习过程本身,注重幼儿在活动中的直接经验。

一、创设具有节日特色的整体环境

环境对幼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积极创设和利用节日环境,使环境发挥应有的节日教育功能。为进一步凸显节日特色,让幼儿充分认识到节日存在的意义及价值,幼儿园可以鼓励师幼共同创设具有节日特点的教室环境以及园区环境,同时还要充分利用一些家庭、社区节日环境对幼儿进行教育,如元宵节举行灯展、端午节进行粽子大会等。

二、重视节日主题教育

不同的传统节日有着不同的文化特点,而幼儿由于年龄小对传统节日的概念比较模糊,这就要求教师从幼儿的认知能力出发,使用主题教育的形式充分体现传统节日的特点,以达到加深幼儿印象的目的。主题教育的形式尽量选择便于幼儿接受的形式,并从视觉、听觉及感受多个角度向幼儿传达节日的内涵。同时,根据幼儿年龄的增长逐步添加主题教育的内涵及深度,从而满足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基本需求。例如,幼儿园小班的传统节日主题教育应当以体验节日特色为主,内容不宜过多,选择能够体现节日特点的表面内容即可;幼儿园中班的主题教育则应当更具系统性和权威性,需要从多个角度向幼儿展示节日的内涵及意义;大班的主题教育则需要从创造性的角度出发,在确保幼儿充分了解传统节日的基础上,重视幼儿创造力的开发,深化传统节日的内涵。教师需要始终从幼儿的角度出发,有针对性地精心设计主题教育内容,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传统节日带来的喜悦。

三、重视游戏化活动

对于学前教育而言,游戏是日常课程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开展教育的主要途径。游戏对幼儿有着天然的吸引力,且幼儿需要将自己的主观感受体现在动作表现上,并将自己的情感在游戏中表达出来。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活动的观察,了解到幼儿对于传统节日的态度和认知情况,从而对教学计划和方案进行调整,确保实现教育的基本意义。

例如,舞龙是春节期间常见的活动形式,具有一定的游戏性和象征意义。教师可以让幼儿家长与幼儿共同合作制作“龙”的身体部分,并在课堂上将其组装成一个整体,并由不同的幼儿负责扮演“龙头”“龙身”“龙尾”等部位。随后,教师需要播放具有传统节日特点的民族音乐,让幼儿跟随着音乐的节奏进行舞龙活动。这种活动形式既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又能实现对幼儿身体力量的锻炼,还能间接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

四、丰富活动内容

我国的传统节日普遍历史悠久,文化深远。教师在选择节日内容时,首先应当从学前教育的角度思索其蕴含的教育作用,并对其进行简化,确保最终选择的活动内容能够符合幼儿的认知及幼儿的实际生活情况。例如,在清明节活动中,活动的主题要以闵怀先入为主,尽量简化清明节传统习俗,确保幼儿能够了解清明节的核心内容。

五、展示传统节日文化课程

传统节日是我国历史的象征,是传统文化的象征,节日教育不仅仅是教师的责任,更是家长、社会的责任。传播传统节日的习俗及精神内涵是每一位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为了达到提高家长注意力的目的,幼儿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强化家长的思想意识,宣传传统节日教育对于幼儿的重要意义,并鼓励家长与幼儿园共同搭建传播传统节日的桥梁。节日活动课程的实施不单单是“教育活动”,而是应关注到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各类活动,注意各类活动间的有机联系,发挥这些活动的互补作用,做到在生活中学习,联系生活、利用生活、反馈于生活,让一日生活成为一个真正的教育整体。例如,幼儿园可以为幼儿准备一些与传统节日相关的视频资料,交由家长在课余时间为幼儿播放。此外,幼儿园也可以牵头组织传统节日活动,让家长及幼儿共同参与,增进亲子感情,实现协同教育的目的。

综合来看,作为学前教育的基本任务,传统节日教育与幼儿园园本课程相结合是实现节日教育的有效途径。在这一过程之中,不仅可以让幼儿感受到传统节日的氛围和文化环境,更能拓宽幼儿的知识面,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教师应当重视对节日教育的设计工作,确保所选择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能够被幼儿接受。

猜你喜欢
传统节日幼儿园环境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爱“上”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