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国画教学多元化模式构成

2019-01-12 02:43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
艺术家 2019年12期
关键词:国画多元化绘画

□郭 兴 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

目前,我国不少艺术类院校及综合类大学中的艺术院系都开设了国画专业,而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不少高中美术艺术生将国画专业作为进入大学后的专业专修目标,这充分体现了国画所具有的独特魅力。高校国画专业不断发展给国画专业的教学模式提出了革新的要求,怎样使国画专业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从而帮助国画专业学生更好地提高自身的相关知识能力水平,是每位高校国画专业教师都应当深刻思索的问题,由此可见,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构成是十分重要的。

在21世纪的今天,文化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国家软实力,成为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种情况下,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也进入了崭新的时代发展阶段。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国画凝聚了众多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近年来,我国高校开展的国画教育也在不断向前发展,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步显现了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国画教学方面,而构建多元化教学模式则能够有效解决相关的问题。

一、目前高校国画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西方绘画对国画教学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众所周知,由于历史方面的原因,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完善在我国的进程较为缓慢,而我国高等教育中的美术专业起步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说比较晚。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提倡在发展高等教育时可以充分借鉴国外的相关发展经验,因而我国高校的美术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西方的教育教学模式。国画是高校美术教育的一部分,它有着独特的特点,且多以水墨素描方式来对现实事物进行描绘,而西方绘画则是在写实的基础上而进行的。由于我国高校美术教学多以西方模式为主,使得学生的审美与绘画标准更倾向于西方所奉行的写实风格,这与国画中意境表达的要求是相冲突的,因而对国画的发展传承来说也具有消极影响。

(二)教学课程的设置不合理

第一,我国高校国画专业教学内容的划分较为模糊,在高校美术专业的教学中,对于较为基础的内容,教学的方法基本上没有太大差异,即主要进行写实方面的教学,但对于学习国画的学生来讲,对这种基础内容课程的学习其实不利于学生学习国画的特有技法,也会影响学生对国画特点的感受与体悟;第二,国画的教学方式比较枯燥而单一,通常只是不断地练习色彩与书法笔墨,在国画的课程设置中,对于思想方面的教育涉及比较少,即没有将传统优秀的哲学思想融入国画教学中,这样就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画作的内涵,从而使学生所创作的国画中缺少相应的思想灵魂,而只是单纯地展现国画的绘画技法。

二、高校国画教学模式的多元化研究

(一)有效结合中西方绘画艺术

国画专业的教师在进行国画教学时,一定要注重以传统的绘画原理作为切入点,让学生深刻理解中国古代绘画所尊崇的“六法”,在创作时要注意摆正气韵与物象的层次,要注重气韵的生动表达。西方绘画技术的教学比较注重写实,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体会素描绘画的线条感与国画对点与线的要求之间的关联。同时,构图与色彩都是中西方绘画教学的一个重点,教师在融合西方绘画技法对学生进行教学时,要注意避免让其对国画的绘画内涵造成影响,要注重保持国画所特有的意境韵味。

(二)重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艺术有一种特质,具有相通性,尤其体现在文学素养与美术素养的密切关联上。部分学生由于高考时文化成绩较低,所以在入学后专注国画专业的学习而忽略对文化课的学习,这种做法其实是不对的。需要明白的是,优秀的国画创作离不开丰富而有深意的内涵注入,而这种能力是基于创作者本身所具备的综合素质。所以作为国画专业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除了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教学,也要注重学生的人文素养发展状况,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

(三)建设符合国画专业特点的课程教学体系

由于高校国画存在课程教学设置不合理的问题,因此建设符合国画专业特点的课程教学体系也是很重要的。在美术基础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适当引入写意的教学,并让学生对国画名家如齐白石、徐悲鸿等人的作品进行临摹练习。与此同时,教师应尽量增加国画绘画技巧教学的课程,并提高学生的练习量。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国画教学的确存在着一些问题,而对国画专业教学的探索也一直在进行中。对于国画专业来说,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构建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高校国画教学水平的提升,从而使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代表之一的国画得到更好的发展与传承。

猜你喜欢
国画多元化绘画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国画《鲦鱼》
国画《鲿》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永荣锦江瞄准差异化多元化
多元化——写作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原则」
国画欣赏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