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筝教学中“音乐”与“技术”的交融

2019-01-12 02:43姜曼云江西省铅山县汪二镇中心小学
艺术家 2019年12期
关键词:古筝肢体技巧

□姜曼云 江西省铅山县汪二镇中心小学

古筝是我国传统的民族弦乐,古筝的音色柔软清脆,能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享受,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演奏古筝。古筝不仅适合独奏,也很适合与别的乐器合奏。在实践过程中,练习古筝有许多必须注意的地方,不仅要看重古筝本身的技巧,还需要看重古筝音乐的技术和方法,进而提升古筝水平。

一、古筝教学里音乐和技术融合的重要性

目前,学校古筝教学的方法和方式都比较单一,以面对面教学和远程教学为主,无论是文化交流互动还是课堂教学活动都比较少,而等级考试和竞赛成了大家最关心的事情,造成古筝的教学更加看重技术方面的内容。长期以来,导致学生失去了学习古筝的兴趣。而音乐和技术的交融,能够激起学生学习古筝的兴趣,丰富的课堂活动,便于提升古筝教学效果。另外,在古筝教学中,实践技术和音乐的融合,可以实现将肢体语言融入音乐语言里面,让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通过音乐背后的故事,加强情感演奏,提升古筝演奏的感染力,与作者形成情感上的共鸣,进而实现更好的古筝教学效果。例如,在《春江花月夜》《林冲奔夜》等作品中,把学生的演奏情感和肢体语言结合,不仅能够提升他们对音乐作品的认识,还可以增加对其音乐的感染力。

二、古筝教学里音乐和技术融合的途径

(一)注重聆听思考,加强表现能力

古筝演奏的水平建立在成熟的演奏技巧基础上,再全身心的体验、营造出音乐的美,这是表达音乐意境最重要的方面。在古筝教学时,为了实现音乐和技术的融合,必须注重学生在学习时的聆听和思考,在教师示范演奏或者大家聆听录音时,引导学生学习演奏的技巧,以他们的实际理解为前提,尽量挑选短小且优美的作品,通过简单的古筝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古筝的积极性,强化学生的基础技能水平,再不断地加深难度,逐渐落实教学内容。教师要根据作品内容挑选音乐,让音乐和作品内容相匹配,通过优美的音乐激起学生对古筝作品的想象力,进而提高他们的综合欣赏水平。同时,通过聆听来加强演奏时学生的内心体验,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演奏技巧。另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实践时进行反思,实行反向思维的训练,落实因人而异的教学方法,通过反向思维的办法指导学生进行练习,当学生遇到问题时及时帮助他们解决,不断地提升学生的古筝演奏技巧,进而提升综合教学水平。

(二)增强肢体训练,促进音乐融合

在古筝教学时,为了促进音乐和技术的融合,教师必须加强学生的肢体训练,这是因为古筝演奏对演奏者的手臂、身体等都有要求,只有学生灵活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实现整体的平衡,提升身体的控制能力,才能确保最好的演奏效果。在平时的肢体训练时,手要自然地垂落,在快速演奏时,如果演奏者的手指变得僵硬,这样就没有办法体现出演奏时的美感。对此,在对学生进行肢体训练时,教师要实行慢速度的训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演奏技术上比较难的地方,在演奏之前明确演奏的速度,实现头脑和手指的高速运行,以免出现因为手指僵硬而导致演奏效果不好。同时,教师在实际训练时,可以引入慢速度的音乐,让学生充分地感受音乐的节奏感再进行演奏,促进音乐和技术更好地融合,培养他们的演奏技巧,实现技术和音乐的平衡,进而提升古筝教学的质量。

(三)引导学生鉴赏传统音乐

古筝是一种古老的民族弦乐,民间古筝音乐的表现方式多种多样,为了促进音乐与技术的融合,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入传统音乐,让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民俗音乐的内在文化和思想内涵,让音乐能更好地融入技术里面,让学生吸收传统音乐的优点,提升学生演奏古筝的效果。传统的古筝名曲里有很多技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古筝名曲音乐特点和演奏的技巧进行分析,适当地改变音律和节拍,促进学生通过音乐与技术表达情感,拓宽学生的演奏范围。由此能够看出,演奏的技巧并不是学生学习古筝的最终目标,而是要通过音乐演奏来感受古筝作品里的情感,通过自身的联想来理解作品,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促进古典音乐和现代音乐的融合,实现最好的古筝教学效果。

总的来说,在古筝教学里,为了提升古筝教学水平,教师必须促进音乐和技术的交融,引导学生重视聆听和思考,坚持学习演奏的技巧,加强演奏时的表现力,同时加强肢体的训练,提升对身体的控制能力,促进音乐和技术的融合,欣赏传统音乐,在这些音乐里吸收文化养分,提升演奏效果,最终实现古筝教学的目标。

猜你喜欢
古筝肢体技巧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第一次上台表演古筝
开好家长会的几点技巧
遇见古筝,置身竹海
肢体语言
指正要有技巧
肢体写作漫谈
提问的技巧
第一次弹古筝
古筝协奏曲的和声技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