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能力不强与阅读教学效率低下的因果关系

2019-01-13 03:16秦生辉
魅力中国 2019年28期
关键词:悟性文体赏析

秦生辉

(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教育局,青海 海东 810699)

近年来,阅读理解题在中考试卷中所占分值有所提高,于是,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成为语文教师重视的问题。有的教师课堂上将讲读课文作为重点分析讲解,自读课文学生课后自学,从而挤出时间让学生做各种文体的阅读题;有的教师将文体知识作为重点灌输给学生,希望学生能借助文体知识,来解决阅读题。可结果并不能让教师满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依然无法大幅提高。通过反思我个人认为,这与教师在课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有一定的关系。

一、阅读教学中不重视知识的梳理和巩固,致使学生对文本缺乏整体感,知识的掌握不够系统

课堂是学生接受知识最直接、最便捷的方式,如果教师能把每堂课的精华内容以板书的形式梳理出来,展现给学生,更利于学生领会吸收。可是有时教师对学生的能力估计过高,总觉得许多重要内容学生自己会记下来,没必要梳理,因此课堂上板书的内容越来越少。其实大部分学生认为老师写在黑板上的内容才是重点,而口头上说的他们并不能分清哪是重点,哪是非重点,好多时候学生一篇文章学完后,文中的要点都没有记下来,时间一长,课堂上记住的那点内容忘的也差不多了,更谈不上对文本的整体理解。记得我在讲解胡适的《我的母亲》一文时,自认为这篇文章简单,学生很容易理解,所以许多内容归结出来后并没有以板书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期中考试时,阅读题正好是从本文节选出的内容,我本以为学生答的不错,可令我吃惊的是有的学生连文中写了母亲几件事都没搞清楚,后来学生分析此题失分的原因时说,当时课堂上许多内容没有记下来,再加上老师引导分析时没有将重点内容梳理出来,所以学完此文后,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是支离破碎的,没有整体感,思路上也是模糊的。除忽视对课文内容的梳理外,平时授课过程中,有的教师忽视了对同一类文体共性特点的归类和整理,结果学生到九年级时,拿到一篇阅读题还分不清文体,更谈上运用所学知识去解答不同文体的内容。

二、阅读教学中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没有落到实处,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没有培养起来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是很重要的,读既可以让学生熟悉文本内容,又有助于学生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只有学生对文本内容熟悉的前提下,教师引导学生去探究、拓展、比较,学生才会有收获。可是初中的有些课文篇幅较长,如:《故乡》、《蒲柳人家》等,如果课堂上让学生阅读将占用大量时间,有时教学任务不能按时完成,所以好多教师将阅读文本布置成家庭作业,让学生课后完成。这样一来,自觉性高的学生能主动完成,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能自觉阅读文本。还有部分学生,由于缺少必要的学习工具,对语文课缺乏兴趣,阅读文本时,文中的字词都不能自行解决,许多时候,课堂上教师既要占用时间去处理字词,又要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但一节课的时间必定有限,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不得不在许多学生对文本内容不太熟悉的情形下,就开始引导学生分析、探究,结果一堂课下来,除极少数学生有所收获外,大部分学生还是一头雾水,对所讲知识一知半解,更谈不上灵活自如的应用。时间一长,学生丧失兴趣,对老师的依赖性更强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没有培养起来,更谈不上语文能力的提高。

三、在阅读教学中忽视了对学生悟性的培养,致使学生感悟文本的能力没有多大提高

所谓的悟性,就语文学科而言,指对文本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它是一种智慧的体现。在阅读教学中,悟性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学生如果具备了一定的悟性,那么他对知识的理解和领悟能力就强。相反,学生没有悟性,就好似蠢汉推空磨——劳而无功。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与他们的生活阅历、知识积累、认识能力、理解水平等有关,如果教师课堂上给学生创造轻松的氛围,让学生畅所欲言,大胆质疑,引导学生赏析文本中精彩的句子,并巧妙的点拨,学生的悟性定能提高。可是有的教师在课堂上过于严肃,致使学生不敢大胆质疑,畅所欲言,有的教师由于缺乏机智和灵活,错失了给学生巧妙点拨的机会,有的教师让学生赏析句子时,放任自流,没有明确的赏析角度和要求。记得去年学校组织听课时,有位教师教授《谈生命》一文,在这堂课上教师设置了赏析语句这一环节,可以说本文在语言方面既有形象的描写,又有哲理的陈述,且句式变化多样,只要将赏析这一环节落到实处,定能加强学生对文字的感悟能力,遗憾的是教师在这一环节中没有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赏析角度和要求,结果许多学生赏析时不知从何处下手,有的学生虽能找出值得赏析的句子,但说不出理由,从而没有达到教师预期的效果。

由于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存在这些不足,致使学生的阅读能力没有多大提高,在做阅读题时表现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如果在今后的阅读教学中,我们能改进这些不足,相信学生的阅读能力定会提高。

猜你喜欢
悟性文体赏析
论中国文体发生与早期发展的途径
悟性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步辇图赏析
生活的悟性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
When I Grow Up,I Want to Be…
记性与悟性
作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