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

2019-01-14 07:41江苏省宝应县安宜高级中学
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传统思维语文

江苏省宝应县安宜高级中学 卞 娟

高中语文这一学科具有较强的人文性、综合性,其在渗透传统文化这一方面,有着其他学科不可代替的作用、优势。至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也应意识到这一点,并要充分地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对渗透价值、路径加以明确等,使教学效果得以升华,将学科价值尽显出来。基于此,本文将以此为话题,对传统文化的渗透路径进行研究,希望对相关工作的展开发挥出借鉴价值。

一、挖掘教材内容,渗透传统文化

在高中语文苏教版的教材中,每一篇文章、古文都是创编者精心选择、编排等,其中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急需教师的引导、挖掘等。至此,高中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为了促使传统文化的渗透效果达到最佳,就可以充分的挖掘出教材课本中含有的文化因子,将讲课的重心适当的转移在文化观念、文学底蕴、文化素养的教育上来,促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也能深刻的理解其中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民族心理、文化传统、深刻思想等,使其的最终学习达到一个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讲解《鸿门宴》一课的过程中,教师在渗透传统文化时,就可以从古文的背景入手,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直观的历史情境,可以借助音频、视频播放等形式,来促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深刻地感受到文章含义,并体会文章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审美情感等,使其在局限的课堂中收获更多,获取到更高层次的进步、发展等。

再例如,在讲解《师说》一课的过程中,本课的中心思想就是尊师重道、从师求学等。至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可以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说一说尊师重道在现今社会中的内涵、意义等,使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尊师重道这一优良传统,了解古人刻苦求学的精神等,对其自身的言行起到一个规范、导向的作用。

二、结合作者情况,渗透传统文化

高中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想使学生学好课文,并深入的体会其中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充分的了解作者情况,也是非常必要的基础、前提。至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在渗透传统文化时,就可以以此作为切入点,让学生去了解作者、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生命历程等,做到真正的读懂作者、读懂作者的文学作品,最大化的汲取作者在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等。

例如,在讲解《醉花阴》《声声慢》等古文时,教师就可以充分地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带领学生们来走进李清照这位女词人,使学生对古文拥有更加全面的认知、理解,使其的最终学习达到一个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了解一下李清照在不同时期下的感情变化、生活变化等,使其对该作者有一个详细的了解;而在这之后,教师再让学生深切的感受一下李清照在不同时期所创作作品的意境、内容的变化,关于此部分,可以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中李清照所创作的作品主要是关于其的思想情感、闺中生活,主要描写了离别相思、自然风光等;而后期中的作品主要是念旧怀乡之情,深刻地展现出了作者生活孤独的现状,使人在品味中感受到浓浓的惆怅、哀愁。借助于对这些人生历经的解析,可以让学生更加具体、全面的掌握古诗词的意境、内涵、深意等,使其的学习体验大大加深,将语文学科的情感性、人文性等最大化地突显出来。

再例如,教师在讲解《林黛玉进贾府》一课的过程中,也可以带领学生一起探究一下作者曹雪芹的生平经历,其的人生变故等,让学生懂得名著中的各个情节都有其真实经历的缩影,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更加全面、具体的了解当时的传统文化、历史背景等,使其得到更好的提升,将学科价值展现出来。

三、突显汉语思维,渗透传统文化

在汉民族中,汉语是我们的共同语,其充分的展现出了民族思维,是教师渗透传统文化的路径之一。至此,当学生在学习一些古典文学时,教师就可以充分地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借助汉语思维,去理清思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抓住文学精髓,使学习效果达到最佳。但是,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应掌握一个适当的度,不要给学生设置太多的限制,不要打扰其的思路等,只有这样才能使其的语文思维更活跃,达到渗透传统文化的最终目的。

例如,在讲解《六国论》一课的过程中,文章的首和尾都展现出了核心内容——“弊在赂秦”,是作文中比较常见的首尾呼应这一传统思维。至此,在语文教学中,在渗透传统文化时,教师也可以将这一思维方式突显出来,如,古典文学中的对偶,充分的展现出了汉语思维方式的均衡性、对称性等,这些文化都是博大精深,需要师生深入挖掘、探究的。所以,在讲解《滕王阁序》、《前赤壁赋》等课文时,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深入挖掘,使其深感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地启发学生感受汉语思维的特征,使教学效果得以持续性的增强。

另外,在高中阶段的语文教材中,也含有诸多的文学作品,这些文学作品都非常经典,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只能很浅显的接触到一小部分,再加上高中生的课业压力较大,导致其更没有多余的时间、精力来熟读经典作品,在读时也是浅尝辄止,很难做到深入的分析、研究。因此,面对于这一情况,教师也应给予一定的改善,可以将这些经典文学引入到课堂中,实现以点代面,让学生对各个名著都有一定的了解,以此来深化其对传统文化、传统精神的认知,使其本身获取到更好的进步、发展。

综上所述,高中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致力于传统文化的渗透,在提升学生文化底蕴、文化素养等方面有着非常大的效用。至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渗透策略、路径等,让学生受到文学作品的熏陶,使其在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加深对传统文化的感悟、理解等,将学科价值展现出来,为学生的成长、发展助力。由于本人的能力、经验有限,导致本文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希望在后续实践中得到完善,将参考、借鉴价值发挥到最大。

猜你喜欢
传统思维语文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