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视角下小学美术教学难点及其对策

2019-01-14 07:41苏州国际外语学校韩云静
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新课标美术素养

苏州国际外语学校 韩云静

一、新课标下小学美术教学的基本理念

1.人文素养与美术素养相结合

学生的基本美术素养与自身人文素质的培养形成于中小学时期。小学时期的美术技能培养不再仅仅是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是一种文化学习。学习中更加注重将美术与历史文化相结合,让学生了解到中西方美术的异曲同工之处与截然不同之处。使得学生在学习美术技能技巧的同时,培养人文素养,建立起基本的美术中西差异观,坚持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与欣赏美的能力,包容不同美的风格,并结合自身探索出自身的绘画风格。以学生为本,促成学生能够学会多种美术技能,同时促进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在学习美术的同时感悟自身与万物。学会用美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为终生学习奠定基础。

2.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新课程教学强调学生个人兴趣的培养。兴趣是学生学习美术的主要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在美术学习中探索出个人绘画技巧,能够建立起学习美术的信心。对身边的美好的事物产生欣赏的眼光,能够初步培养起学习美术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学会利用直接的感官刺激,激发调动学生欣赏美,让学生学会追求美,在课堂中能够在自己的笔下将自己理解的美绘画出,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这种兴趣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使学生能够将美术、生活与美相结合,将所学的美术转化到在生活中,将生活与美术相紧密结合,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2.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培养学生的艺术细胞,尤为注重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培养。美术课程最重要的就是要激发学生想象力,诱导学生进行创造。幻想是孩童时期最大的乐趣,当学生能够将自己的幻想现实化,将自身周围创造出一个充满想象而又奇特的世界时,学生内心得到充分表达与释放。鼓励学生观察世界,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让学生学会寻找不同事物的相似之处。通过组织学生户外写生,释放学生在作画中对空间的限制,通过限时训练,提高学生短时间的绘图能力,通过手工制作,开启学生形象三维思维,激发学生观察世界,使想象力与创造力得到发展。

二、新课标下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1.小学美术教学受重视程度较低

当前美术教育中,部分学校领导与教师对美术学科不够重视,始终将美术归为“副科”,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小学美术教学的认知不足,缺乏美术素养,教学中往往只复述课本基本知识而缺乏技能训练,教学不能够真正进入美术课堂教学中,在美术教学中出现错误与疏漏。同时,也会出现“占课”现象,将不受重视的学科课程时间给主课教师教学,导致学生错误理解美术的重要程度。

2.小学美术教学形式单一

美术作为学生审美素养的启蒙课,在新课标中尤为重视。但部分美术老师为了方便,往往会将课堂教学中必要的手工课程以及室外写生课程忽略,教学中只注重形与色的基本理论,只进行基本的视觉欣赏与绘画。导致学生缺乏动手能力,不懂得运用绘画技巧与利用画面表现力,限制学生创作思维。

三、有效提高新课标理念下小学美术教育水准的措施

1.树立正确的小学教学观念

学校中的教师与领导应当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将美术与其他学科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合理安排美术学习课程,请专业美术教师进行教学认真对待美术学科。对美术进行准确分析,正确理解教材,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准确传达教材内容,建立师生平等的教学环境,积极与学生展开交流,促进学生美术兴趣的培养。

2.改革小学美术教学形式

美术教师需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学习兴趣。教师需要将手工,视觉赏析,艺术作品赏析相结合,带给学生不同的视觉体验并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组织临摹、动手制作、作品评析等趣味活动培养学生基本塑性能力与色彩意识。培养一个热爱美术、富有创造力、拥有正确审美、富有涵养的学生。

3.体现“以人为本”的美术教学观念,将艺术还源于生活

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新课标指导下,宣扬发展学生个人性格,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格。在学生赏析作品的过程中,可以加以少量文字解析,让学生理解作品的感情,同时需要学生个人感悟,将原本静置的艺术作品形象化,赋予作品自己的理解,融入情感,将作品还原到当代生活中。当讲解历史作品时,需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进行讲解,让学生对时代与作者情感了解的更加透彻,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与感悟,提高学生心境。同时提高学生对于美术的运用能力,将美术与生活相结合。

猜你喜欢
新课标美术素养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