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银元之战”“米棉之战”的解释

2019-01-14 02:52罗明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知识理解

关键词 说课设计,知识理解,预设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9)23-0010-0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权组织了同投机资本作斗争的“银元之战”“米棉之战”,相关内容编入了《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九单元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中。以往这部分内容的教学通常流于程式,以致学生对这段历史的认识浅尝辄止,难以企及情感价值观的感悟。如何在教学中弥补建国初期经济史的罅漏,认识生计经制对历史发展的作用?如何使学生理解党和政府在“两大战役”中显示的智慧,进而认同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理念?为此,笔者预设从“学什么”与“教什么”,“怎么学”与“怎么教”,“为什么而教”的角度,解释“银元之战”“米棉之战”,以饴读者并求得指教。

“学什么”决定“教什么”,指向内容主旨的把握与教学目标的制定。基于深入阅读,笔者初步拟定本课的教学立意为:从新中国的成立、新政权的巩固到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到民族独立和人民当家做主、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历史转变;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开展、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前提和基础。“银元之战”“米棉之战”虽是子目“人民政权的巩固”的组成部分,但要呼应整体的教学立意,建构完整的史学逻辑,应将其置于宏观格局以理解核心知识、把握内容主旨。

首先,要基于1949年这一特定历史时刻理解“银元之战”“米棉之战”的内外动因。1949年前后,诞生于两极格局背景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遭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的孤立与封锁;国内,退守台湾的国民党试图“反攻大陆”,颠覆新生的人民政权。局势波诡云谲,反映在经济领域里,“恶性通货膨胀的影响仍在延续,一大批不法投机商趁机兴风作浪,致使黄金、银元、外币充斥市场,物价猛烈上涨,经济秩序极其混乱。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府有没有能力制止恶性的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从而在政治上站住脚跟”,①成为巩固新政权的关键。不难看出,伴随着中共政治地位的根本性变化(成为执政党)和工作重心的转移(由农村逐渐转入城市),一系列棘手的新问题和新任务摆在了党和政府面前,管理城市和建设经济成为当务之急。为此,新政权将重建经济秩序提升至战略层面。由此,深刻理解“银元之战”“米棉之战”的时代背景,引领学生置身历史发展的长河,纵向观察历史的发展与演变,认识特殊历史节点的风云际会和因果逻辑,可以获得合理的历史解释。

其次,要基于上海这一典型城市空间探究“银元之战”“米棉之战”的矛盾焦点。上海凭借“江海通津”的区位优势,逐渐成为近代中国第一经济重镇。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标志着国民党政权的全面溃退。因地位举足轻重,解放前后的上海成为国民党残部、投机势力和西方世界利用经济手段破坏新政权、制造恐慌的前哨阵地。市场方面,恶性通货膨胀持续,投机资本扰乱市场;生产方面,“上海解放时,全市的存煤只有5000吨,糧食储备只有4000万斤,只够上海市民半个月用的”。①其结果是,“中央原以为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工业和商业城市,应该能为新中国经济做出贡献,现在上海不但活不起来,反而需要各解放区向上海输血。……不解决上海的问题,国内的经济形势就不会好转”。②为此,中共以上海为中心组织了系列经济斗争,其实质是政权争夺战。由此,聚焦新中国成立前后上海的社会图景,可以帮助学生定位空间坐标,横向观察区域与全局、经济与政治等方面的相互关系,进而准确了解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发生及态势。

笔者以时空为背景,串联“两大战役”的知识要素,评价其作用影响,进而提炼内容主旨为:党和政府在上海等城市组织了与投机资本作斗争的“银元之战”“米棉之战”,遏制了恶性通货膨胀、物价飞涨、市场混乱的局面,为推动社会主义革命和新政权巩固创造了条件。

内容主旨影响教学目标的制定,而制定适切的教学目标则是育成学生学科素养的基本路径之一。笔者依据内容主旨,将时空观念、历史解释与唯物史观的素养目标融入教学目标中:

了解共和国成立前后中共地位、使命及工作重心的转变,以及上海等城市面临的严峻经济形势,基于时空特征理解党和政府组织“银元之战”“米棉之战”的必要性及紧迫性;运用史料分析、数据对比等方法,解释党和政府组织“两大战役”的方式及影响;基于解释,认同中共执政为民的初衷,理解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怎么学”关联“怎么教”,关乎教学方法与策略的制定。为此,应研究什么样的方法及策略能向学生传递知识信息,发展其思维品质,激发其情感共鸣,进而感悟史是道理,最终达成教学目标,彰显内容主旨。笔者预设教学方法与策略为“问题驱动以建构教学逻辑”,“阅读史料以通贯素养目标”。

1.问题驱动以建构教学逻辑

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对于促进历史思维、形成历史认知具有重要作用。在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相关史实的基础上,笔者依据史事逻辑设计问题链,层层铺展教学(括号内为启思点):

共和国成立后中共的工作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中共地位及使命的转型)

共和国成立之初国内外局势与经济形势如何?(特定时空背景与民国经济的贻害)

上海为何成为全国投机资本的聚合点?(近代上海经济重心的地位)

党和政府为何要组织“银元之战”“米棉之战”?“两大战役”之间有何关联?(货币信用体系与市场供应机制的互联关系)

“银元之战”“米棉之战”的结果与影响是什么?(金融市场与物质供应的稳定)

党和政府开展“银元之战”“米棉之战”的方式有何不同?(从动用行政手段到运用经济杠杆)

如何认识“两大战役”的意义?(政权的巩固及执政理念的体现)

如此,以问题为支点推进教学过程,激活教材,厘清脉络,打开学生勾连历史的“话匣子”;以问题链为主轴,推动师生对话,示范与模仿在特定的时空联系中观察史事、分析史实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以启思点为基础提炼关键信息,紧扣核心知识,学习运用历史语言理解、叙述和评价史事,将学科素养目标重点落在“历史解释”上。

2.阅读史料以通贯素养目标

要在“历史的回声”中把握内容主旨、达成教学目标、落实学科素养,必须以历史的真实说服人,以历史的细节打动人,而适度引入史料以拓展教科书的要义,进而辨析价值、提取信息、解释问题、感悟历史是必要方法。但史料的运用应突出重难点,史料的选择应具有典型性,史料的组合应注意多元性,史料的价值应辨析是否以叙事抑或结论的方式呈现史事。为此,笔者聚焦党和政府组织“两大战役”的缘由、关联及方式,引入相关史料。

材料1:金圆券每小时都在贬值,餐馆卖酒按碗计算酒钱,第二碗的价钱比第一碗高,排队买米,排尾的付出的价钱比排头贵……一杯茶去时八万元,回时十万元。买一斤米,钞票的重量超过一斤,银行收款不数张,只数多少捆。……“大街过三道,物价跳三跳”,生活矫治犹豫,训练果断,人人不留隔夜钱。

——王鼎钧:《关山夺路》①

材料2:解放军进入上海的第二天,证券大楼再次成为金融投机活动中心。……人民银行规定的银元与人民币比价为1块银元换100元人民币,但是6月3日涨到1:720,4日竟然涨到1:1100。……6月7日更是涨到1块银元换1800元人民币。银元猛涨,刺激物价,大米、面粉、食油等生活必需品价格急剧上升2~3倍。……各大商场拒收人民币……生怕人民币和金圆券一样不值钱。

——刘统:《战上海》②

材料3:昨天的物价仍被哄高,北市场的米价忽然高过南市,此说明奸商在呼应捣乱。面粉市场中,奸商将粮食公司抛出的面粉把持不放,企图囤积居奇,造成粉价趋涨……燃料中的烟煤和白煤的市价,普遍上涨三千元到一万元。……纱又涨一成左右,布升半成多。

——《解放日报》1949年6月26日

在研读史料的基础上说明:材料1出自当代著名文学家王鼎钧(生于1925年,尚健在)的自传回忆录《关山夺路》。作者在国共内战时期(1946—1949)参加国民党军队,身经辽沈、平津两大战役,1949年被俘于天津,徒步至青岛,辗转到上海,最终远走台湾。作为历史的亲历者,王鼎钧的《关山夺路》生动再现了国统区大厦将倾之际的种种景象,人生际遇令其感慨:“国共好比两座山,我好比一条小河,关山夺路,曲曲折折走出来。”由此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超越意识形态、阶级对立的历史态度,试图呈现一代众生的存在,唤醒后人对那个时代的中国最突出的集体记忆。材料2是数据统计,具有直观、清晰、简洁反映史事的特征。材料1、2互为补证,清晰投射特殊历史节点的社会镜像,有助于学生管窥资本投机者的企图,体会大众百姓的损失之巨,苦痛之深,进而理解“银元之战”的必要性及紧迫性。运用典型史料说理论证,是为了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立足史学的证据学理特征而主动思考。这既是史料实证的基本方法,也是历史解释的基础。

在学生思维由感性进入理性的認知关口,顺势依序梳理3则文字史料所反映史事的逻辑:材料1反映国民党政权行将覆亡之际的经济乱象和崩溃征兆;材料2说明旧经济的贻害使得民众缺乏对货币的信任感,导致人民币入市后陷入窘境;材料3揭示“银元之战”后,金融秩序依然脆弱,物资匮乏、交易混乱,形成了恶性循环。由此,既从历史的逻辑上揭示“米棉之战”的缘由,也从认知的逻辑上揭示“两大战役”的关联:金融货币稳定有赖于物资供给侧的保障;物资保障的充分直接关系消费端的物价平稳;平抑物价则是抑制通货膨胀和重建货币信用的有效方式。运用这种在叙史中总结史论的方法,其意在于遵循思维规律,以利于历史解释素养的培育。

在表象中发现问题,或对逻辑难以自洽的历史叙述提出疑问,是提升历史思维品质的重要方法。基于材料3的信息,学生发现,“银元之战”不能从根本上平抑基本生活与生产资料的价格,进而启发学生深入思考:除了物质匮乏之外,是否还有其他原因?为求解,出示相关资料:

材料4:银元之战结束后情况并不妙。财政赤字仍然在扩大……在没有税收来源的情况下,继续增发货币是唯一出路。

——《上海1949:比战争更宏大的较量》①

主管经济工作的曾山副市长宣布九月十一号发行五百及一千元新钞。

——(整理)《解放日报》1949年9月10日

材料5:自十月十五日以来……全国币值大跌,物价猛涨。以七月底为基期,物价平均指数:京津已涨一点八倍,上海涨达一倍半,华中、西北亦与此相近。……根本原因则在纸币发行的大量增加。七月底为两千八百亿元……到今天一万六千亿元,发行增加近五倍……

——(整理)陈云发出“制止物价猛涨”的指示

1949年11月13日②

上述两则资料,既有时事新闻,也有工作记录。学生可以模仿此前教师示范的方法,在辨析史料价值中汲取信息、认识历史,即走入历史情境、走近“历史现场”,审视“米棉之战”的原委。在解读信息的过程中,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即通过简释经济学常识,使学生理解:物质短缺与发行大额货币之间的矛盾是彼时经济问题的主要原因,尤其发行大额货币超出商品的总价值量,以致出现持续的通货膨胀。当时亲临一线、坐镇指挥的陈云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症结。以此为基础,激发学生质疑:“既如此,党和政府为何要大量发行大额货币?是否真如国民党残部、投机势力、不法资本家和西方势力笑话的那样‘中国共产党不懂经济、不会管理城市?”针对疑惑,结合史实解释:解放战争仍在继续,前线急需财政支援;解放区迅速扩大、人口持续增加以致市场骤然增大,各项事业需要资金;时值秋收,各种农产品需要采购上市,急待大批通货等。然而新政权的财政体系还未建立,财政收入极为有限,因此只能通过扩大纸币发行量来填补空缺,这也造成赤字扩大、通货膨胀的负面影响。当然,须指出这是特定时期的非常举措,以此释疑解惑。由此,在沟通史料与证据、史料与史实、史料与史论的关联中,发展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那么,党和政府组织“两大战役”的方式有何不同?为突破这一教学难点,仍以史料为基础比较“两大战役”的措施:

材料6:7日,中共中央华东局会议决定报中央批准对上海证券交易大楼进行查封,并惩办一批为首的违法犯罪分子……由市公安局和上海警备区实施这次行动。……10日,查封证券大楼,共抄没黄金3642两、银元39747枚、美元62769元、人民币1545万元。

——(整理)刘统:《战上海》③

材料7:调运粮食和物资:东北须每日运粮入关,以应付京津需要。……催促华中棉花东运……紧缩银根:暂停贷款、支付收购资金等;对投机商人进行贸易战……

——(整理)陈云发出“制止物价猛涨”的指示

1949年11月13日

(11月25日)刚开市时,上海投机商看到有棉纱售出,即拿出全部资金争相购入,有的人不惜借高利贷……但他们发现,上海等地的国营纱布公司,源源不断地抛售纱布,而且一边抛售,一边降低牌价。为了避免血本无归,投机者只有随行就市抛出手中的纱布,但他们抛得越多,市场行情跌得越快,上海的纱布价格一天之内下降了一半。政府乘机以极低的价格买进了大量的纱布。

——《上海1949:比战争更宏大的较量》④

在以大事历梳理“银元之战”的过程,以档案文件和亲历者的回忆反映政府开展“米棉之战”的对策及智慧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综合关键信息进行比较:“查封”“惩办”“抄没”,说明党和政府在“银元之战”中使用了“行政手段”,甚至更为强硬的“政治力量”,实际收效却并不理想,投机资本仍然兴风作浪。经济问题需用经济手段,在“米棉之战”中党和政府制定了适切的经济策略,运用“调运物资”“紧缩银根”“贸易战”“抛售”“买进”等经济杠杆调节市场,收到了平抑物价的较好效果,毛泽东评价其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荣氏企业代表荣毅仁认为:此次稳定物价仅用经济力量为主,是上海工商界所料不到的,给了工商界一个教训。①资本家为何发出“所料不到”的感慨?可启发学生初步认识:执政不久的中共虽然缺乏经济建设和管理的经验,但能虚心学习且善于摸索经济规律和方法,因此提高了威望。由此学生感悟到:中国共产党不仅能够打天下,而且善于治天下。进而理解党和政府组织“两大战役”是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迈进的初步尝试。若如此,也就实现了历史解释对于达成预设价值观目标的意义。这样,就过渡到了“为什么而教”的问题。

从大处而言,“为什么而教”实则要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从小处而言,即历史课堂教學的“为什么而教”,指向具体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做好“小处”是实现“大处”的必由路径。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感悟、体会或认同皆为心理活动,在历史教学中,实现这样的心理活动需要历史解释的认知过程,它能帮助学生在回答历史问题、探索历史意义的场域中建构心灵世界。为此,在对“两大战役”的设计中,笔者注重以叙事性历史解释来促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潜移默转。某种意义上,写历史教学设计、讲历史课,本质上是历史的读法与写法,也是一种历史解释。但如何读、如何写,即如何解释,在传递立场、观念的同时进而影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选择,需要花一番功夫。为避免虚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抑或学科育人陷入贴标签的境地,可借鉴吕思勉先生“述而不作”的治史方法。

“述而不作”的“述”是指以历史叙述的形式整理史事、揭示史实、总结史是,避免结论先行的演绎式解释。因为“演绎式解释”容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或者干脆是“视而不见”真正的历史。②“不作”非指不作总结、议论和评价,而是指“向浅中求”,平易讲解意味深长的道理,使读史者产生豁然开朗的通达之感。如此,也就实现了“洞见历史”。③为此,本设计,虽是以教科书的某一知识点为载体,笔者亦试图通过组合多元史料,基于互证解释,在解构历史、洞察微观中见人、见事、见社会百态、见特定时代;通过创设历史情境和学习情境,以利学生移情体验、推理想象、独立思考,尔后在建构历史、叙述历史中,让学生逐步“认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以及执政为民的本质”。中学历史教育不是要教给学生观念性、理论性的教条,而是要从感知历史的角度去认识历史,育成学生良知、同情、正直的性情以及积极的心态和价值观。这才是培育核心素养必备品格的关键。

然而,要提升历史解释的表达能力,提升认知理性和史识力度,适切引入原典理论,亦不可或缺。比如,在诠释党和政府组织“两大战役”与巩固人民政权的关系时,出示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的一句话:“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活动的过程”,④是以起到点睛之作用。这种在叙事性历史解释中获得的史识,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升华大多数学生对“唯物史观”经典理论的再认识,有助于促进其学习力的发展,也有助于达成“理解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的价值观目标,逐步养成学生的史识自觉。

【作者简介】罗明,中学高级教师,上海市市北中学历史教师。

【责任编辑:王雅贞】

猜你喜欢
知识理解
浅析如何提高对于高中数学知识理解的认知层次
刍议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生活化策略
知识理解是数学核心素养形成的内在动力
让数学实验走进课堂的思与行
利用实验教学优化物理高效课堂
让物理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理解为本,提升思维
“小组讨论”教学应用的实践与反思
美学教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探讨
高中化学课堂中通过化学史创设教学情境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