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生物实验能力培养策略

2019-01-17 02:06谢学柱
广西教育·B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实验能力高中生物培养策略

谢学柱

【摘 要】本文分析当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论述培养高中生实验能力的方法,从原理入手着力培养学生进行生物实验的思维模式,从技巧入手着力提升运用实验设备的能力,从程序入手着力强化学生规范有序开展实验活动的意识,从分析入手着力增强学生对实验现象及失败原因解剖研究的水平。

【关键词】高中生物 实验能力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9B-0142-02

在生物教学中,实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其实验过程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掌握,而且更加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具有探究性特征的实验教学越来越受到学校和教师的广泛关注,并且被尝试应用到生物教学课堂当中。因此,有必要加强对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进行研究,探索培养高中生生物实验能力的策略,以有效提升高中学生的实验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能的全面成长。

一、当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习惯于被动学习,没有形成良好的实验学习习惯

实验教学是一种区别于理论教学的教育教学方式,不仅需要配备一定的硬件设施,而且更加需要师生共同培养良好的实验教学习惯。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学生特别是面临高考的高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习惯于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和给予的答案,对教学内容缺乏独立的思考能力。在生物实验教学中,许多学生并没有能力进行实验学习,也没有意愿进行实验操作,而是被动地等待教师进行实验操作演示,听取并背诵教师讲授的教学内容。在这样的实验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演示并不能引起学生进行深入思考,而学生也没有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能力。特别是当学生实验操作出现失败时,学生往往习惯于请求教师或者其他学生代为实验,而不会去反思实验失败的原因,使生物实验教学难以取得突破性的效果。

(二)学校实验条件十分有限,难以进行生物教学的深入普及

在生物實验教学中,由于许多实验课程的器材、实验品和实验时间相对有限,难以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有充足的时间和设备进行实验学习,更不必说进行拓展性的实验操作。当前,许多高中班级仍然采取大班制教学,班级学生通常在 50 人左右,而实验室的器材设备以及实验耗材往往只能保证二三十人使用,导致学生只能采取分组方式进行实验学习和操作。在实验过程中,有些学生可能会霸占实验机会,或者在操作过程中随意盲目行为,导致实验偏离教学应有的方向。即使所有学生都严格按照教学操作要求进行实验,也只能保证学生体验到书上所列明的实验内容,而无法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学习。

(三)师生实验理念仍然滞后,难以在实验教学中提升教学质效

现代教育理论中的核心素养理念提出,教育教学活动要着眼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使其能够更好地强化自学、适应社会。目前许多教师的生物实验理念还没有切实转变到新的教育理念上,对实验教学的根本目的没有了解到位,而仅仅局限于让学生体验教学大纲上所要求的内容。在具体的实验教学活动中,教师更加注重生物学科相关概念和知识的传授,而没有对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行为加以引导,也没有关注学生在进行教学实验时的感受。特别是当学生在生物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出于自己的思考或者想象,进行一些超出教学大纲的实验行为时,教师更多地阻止而不是进行引导,从而阻碍了学生进行生物实验探索的能力发展。

二、高中生生物实验能力培养的策略

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常规的实验教学模式主要是由教师按照课本要求操作,指导学生完成实验任务,但这只是生物实验教学的一部分功能。在实验的过程中,往往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干扰而使实验出现新的情况或者导致失败。如何进行有效的生物实验分析,对实验成效及学生能力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在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摒弃过去的机械教学方式,不能将学生的实验思维束缚在教学课本的框架范围内,而要从更高层次的实验思维入手,着力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使实验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一)从原理入手,着力培养学生进行生物实验的思维模式

在每一个具体的生物实验中,其实都是一种物质变化的反映,内里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原理。学生只有掌握实验的原理,才能够通过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举一反三,增强学生的生物实验能力。

实验原理不仅是生物现象或者相关生物学反应的基本理论,而且是构建生物理论与实验根基的重要知识体系。无论是实验的目的和要求,还是实验的现象与结果,或是实验的设备、仪器、试剂等的选择,都与实验原理有密切的联系。实验原理的掌握,可以使简单的生物实验进入一个更高层次,以发散的方式指导更多、更新的实验操作,从而使生物实验进入良好发展的状态,同时也有助于高中生生物实验思维的塑造。例如,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教学时,教师可以按照教学大纲的指示,指导学生剪取两块相同的小型叶片,分别放置在装有蒸馏水和 NaHCO 溶液的试管当中。用真空泵将液体中和叶肉细胞间的空气抽干之后放开试管口,可以观察到叶片下沉到试管的底部。此时,教师不必急于让学生进入下一阶段的实验活动,而可以向学生进行提问“为什么抽取空气后叶片就会下沉?”“叶片下沉后,其光合作用会发生什么样的反应?”通过提问并引发学生思考,学生可以理解该实验的原理是利用叶片的光合作用,吸收 CO2 并转换成为 O2 ,而 O2 难溶于水的特征将会导致叶片在水中上浮。

(二)从技巧入手,着力提升运用实验设备的能力。

生物实验离不开各种各样实验设备的操作使用,而为何选取该种设备、该种试剂,以及设备之间的组合搭配,是生物实验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在传统教学理念下,学生只需要记下设备的名称和安装顺序,就可以完成实验任务并应对考试。然而在新教育理念要求下,教师应当指引学生着力提升运用实验设备能力,深入思考实验所需的设备、仪器、试剂及相互之间的搭配方式,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实验设备的作用和相互影响,得以在生物实验学习中掌握更多的实验操作技能。

例如,在显微镜的使用过程中,学生往往很难根据被观察的对象特征来选择最为恰当的倍镜,甚至误解高倍镜的性能优于低倍镜,从而盲目使用高倍镜进行生物实验观察。此时,教师不能简单地要求学生必须选择正确的倍镜,而应当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先后利用高倍镜和低倍镜,对不同的研究对象进行观察,使学生明白高倍镜更加适用于局部或者细节部位的观察,而低倍镜则更加有助于对被观察对象的全面观察。通过对实验设备性能和使用原理的了解掌握,使学生更加懂得实验仪器设备的功能,在以后的实验过程中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好实验器材进行实验。

(三)从程序入手,着力强化学生规范有序开展实验活动的意识

在生物实验过程中,往往都需要进行固定程序的操作,才能够观察和获得所需要的实验结果。这些实验的程序,并不仅仅是生物实验的理论研究所能够完成的,而是需要进行长期的反复实验探索、经历无数的失败和挫折之后才得到的。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往往让学生按照既有的实验指导进行操作,虽然可以快速地达成实验目的,且不容易出现实验失败或者实验事故,但影响学生对实验程序的思考和探索。

因此,教师需要转变教学理念,让学生在进行实验前,对实验程序中的每一步操作都进行分析,探讨实验操作的作用和相互之间的联系,必要时可以放手让学生进行非既定程序的实验探索,从而体会到实验程序与非实验程序的差别。例如,在进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实验操作中,常规的实验程序是“培养—— 10% HCl 解离—— 漂洗—— 染色—— 压片”,有些学生不理解为什么要将植物根尖放在 HCl 溶液中的目的,教师不必要强行要求学生按规定操作,而是让学生可以先跳过这一步骤进行观察操作,从而发现未经 HCl 解离的根尖细胞难以被压片压散,在显微镜下很难进行有效的观察。借此,学生不仅更加深刻地记住 10% HCl 解离这一实验操作,并且更加理解植物细胞观察的实验原理,对生物实验形成更加深切的认知。

(四)从分析入手,着力增强学生对实验现象及失败原因解剖研究的水平。

在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实验结果是教材上明确给出的内容,也是高中学生在进行实验操作后所能够观察到的情况。然而,生物实验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实验的最终结果,有时实验过程中所出现的现象,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于失败的实验操作,同样可以挖掘出价值,有些失败的实验可能会促成学生更多的思考,从而促进学生生物实验思维的发散式发展。在实践中,许多教师和学生在进行生物实验教学时只顾及实验结果的获取,而忽视实验过程中的数据或现象记录。当出现实验失败现象时急于进行实验的恢复与重新操作,而没有静下心来进行失败原因的思考和查找,这不利于学生实验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进行淀粉的检测实验中,常规的操作是“取口腔上皮细胞—— 放入盐酸水解—— 冲洗涂片—— 染色—— 观察”,而有的学生可能会忘记进行盐酸水解操作,而直接进行冲洗并染色观察。此时学生可能会向教师发问:“为什么我没有观察到淀粉的染色?”此时,教师不要急于让学生重新进行操作,而应让学生对实验失败这一现象进行反思,对照自己的操作,从而认识到盐酸水解在淀粉染色操作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淀粉的染色原理在于染色质中的 DNA 而不是蛋白质,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生物学的相关知识。

综上所述,生物实验能力的培养不仅是一种科学研究精神与方法的传授,更是科学研究原理与技巧综合应用的过程,对于学生在实验能力方面的综合提升有着十分有价值的帮助,特别是对于学生突破学习过程中的思维障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的思维能力培养,不仅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生物实验观察、操作及思维能力,而且可以有效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知的实验习惯,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逐渐成长为有思想、有能力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周 昊.高中生生物实验思维能力培养策略管窥[J].文理导航,2014(32)

[2]马 鸣.高中生物实验课堂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13(83)

[3]何莹莹.如何有效地提高高中生生物实验技能[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3(6)

[4]李 明.高中生在生物实验课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高考,2015(9)

[5]沙 莎.开展多向性训练培养高中生生物实验设计能力[J].中学时代,2012(10)

(責编 卢建龙)

猜你喜欢
实验能力高中生物培养策略
有效开展初中化学分组实验的策略
探究培养高中生化学实验能力的策略
初三学生化学实验能力的培养策略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