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生物学课堂培养学生理性思维

2019-01-17 02:06黄丽明
广西教育·B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理性思维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黄丽明

【摘 要】本文分析传统生物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论述培养中学生理性思维的课堂教学策略,构建生物学科的逻辑推理体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强化生物学科的应用模型构建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探索生物学科的辩证方法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以期改进和提高生物学教学质量和水平,促进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

【关键词】生物学科 课堂教学 理性思维 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9B-0148-02

随着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人们对教育教学任务和目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核心素养越来越受到教育领域重视。对于学校和教师来说,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深入领会新课程改革的新要求、新任务,将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作为当前教育教学活动的重点,发挥课堂教学的创新价值,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生物核心素养所涵盖的“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四个维度的基本要求,是较以往生物学课程更具有挑战性的教学要求。因此,生物学科教师应当充分认清当前教学目标的客观需要,巧借生物学课堂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使生物教学逐渐由传统的知识记忆类转向逻辑推理类,促进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传统生物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过于注重知识的记忆而忽视知识的拓展和应用

生物课程是一门典型的自然科学,所有知识都并非是“发明”而是“发现”,来源于人类不断对“生物”的观察和实验,它旨在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各种各样的生物学常识,使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地球及地球上的生物环境。但作为一门典型的自然学科,它又必然强调系统性特征,书本知识往往是更加高深的理论与原理。从宏观层面的生物圈到微观层面的细胞,生物课堂的教学内容逐渐脱离学生日常生活,更接近于直接观察和接触到的生物范畴,对学生的认识和理解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加上中学生物教学内容中存在着大量的需要记忆和理解的知识点,导致教师更加注重学生对生物知识的背诵与记忆,而渐渐忽视生物知识的拓展和应用。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生物课程虽然被划归跟物理、化学同一类的理科课程,但却往往更受到擅长政治、历史等文科学生的喜爱,其处境一度陷入十分尴尬的境地。

(二)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机会与兴趣不相匹配

生物学科的知识包罗万象,既来自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也源自于各种书本上的介绍,特别是随着现代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生可以通过电视节目、手机新闻等诸多渠道,对生物学知识进行自主探索和学习了解。然而,与极其广泛的学习机会相比,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并不浓厚,许多学生对生物学科的要求仅仅是满足于完成教学任务和应对考试,而不愿意更加深入地学习了解相关生物学知识。从课程选择的情况看,大多数的学生要么倾向于物理、化学等热门的理科学科,要么选择政治、历史等文科学科,对生物学科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不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去了解生物学知识。

(三)师生对生物核心素养理解不深甚至产生误解

由于生物学知识特别是中学阶段生物学教学内容的特殊性,学生对生物学科的理解存在着一定的偏差,既不能将其等同于数学、物理、化学等纯理科知识,又不能将其划归到语文、政治、历史等文科知识范畴。对生物学科理解的模糊,造成学生对生物核心素养的理解更加浅薄,有的将生物学误解成为基础的自然学科,甚至完全无视生物核心素养的价值和意义,使得学生在中学学习阶段的核心素养培养出现缺失,造成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受到严重的限制。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有时也会表现出只为完成教学任务的不良倾向,在教学模式设计方面缺乏创新意识,只是将课本上的生物学知识点传授给学生,而不愿意尝试新型的生物学教学方法,对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也缺乏必要的关注。

二、充分创新发展生物课堂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

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从生物教学的理论转变和认知调整出发,充分重视生物学科对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意义,做到知识学习和思维塑造齐头并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好生物学课堂的教学活动,创新并运用教学策略与技巧,使学生在生物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有益的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理性思维的茁壮成长和核心素养的切实增强。

(一)构建生物学科的逻辑推理体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在理性思维中,逻辑思维无疑是极其重要的思维方式,也是理科学科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共同之处。而逻辑思维在生物学科中的塑造,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构建生物学科的逻辑推理体系,使学生自主学习,将课本上的生物學基础知识进行举一反三,探索生物学科中的相关规律及其发展趋势,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生物科学,并形成更加严谨的理性思维。与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知识不同,生物学科的逻辑思维既需要严谨的逻辑推理,又离不开各种假说和猜测,因而更加有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形成和培养,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更加全面的提高。因此,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主探究活动中掌握知识,强化学生对知识的归纳和概括能力,在分析与综合、归纳和概括知识及建立模型过程中逐渐形成知识逻辑,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例如,在进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等遗传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基因与染色体之间的关系,学习如何通过提出假说并通过实验进行论证,理解并掌握生物学科的逻辑思维结构,然后让学生进行类比推理。如针对“残翅果蝇”的产生原因提出自己的假说,然后借助生物学科知识和课堂实验进行验证。通过“假说—— 验证”的生物学课堂教学,学生可以更加清晰而透彻地了解遗传学的相关知识,更加理解生物学科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感受到生物学科中逻辑推理思维的独特魅力,促进学生理性思维的有效提升。

(二)强化生物学科的应用模型构建,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随着生物课程的不断深入,学生的生物学习逐渐由具体可见的生物知识转变为微观、抽象的生物学理论,对学生的理性思维提出更高的要求。在中学阶段生物学科中,生命系统、细胞元素、遗传科学、光合作用等,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无法观察也较难理解的知识点。而在当前中学阶段考试命题分析,生命观念考查主要是通过对生物核心概念的理解、迁移和运用能力等方面进行。无论是学科深度,还是考试范围,都要求学生对生物学科进行更加深入地学习和思考,不断地增强自我的形象思维,从而对抽象的生物学知识进行更加深刻地理解和领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指导学生构建符合自身特色的生物学应用模型,采取实物建模或者思维具象等方式,使相对复杂抽象的生物学知识转化成为可以直观了解的生物概念,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具象化,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感受来感知生物学知识。

例如,教师在进行遗传与进化知识教学时,可以带领学生对课本上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在参考现有的思维导图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感受编制思维导图,并在思维导图当中细化各个学科知识点的具体应用模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放大的 DNA 实物模型,让学生结合该实体模型描绘出自己对 DNA 遗传物质的观察图样,并在图样中标注碱基、氢键、双螺旋结构等知识点,使学生通过一张模型图掌握遗传学的诸多重要知识。教师还可以将 DNA 课堂教学纳入实践教学范畴,让学生组成若干个学习合作小组,为各小组提供一组脱氧核苷酸链的实物模型,让学生结合书本和课堂教学内容,对 DNA 分子进行模拟组装,从而在操作实践的过程中更加清晰地了解 DNA 的组成结构,对抽象的 DNA 分子形成直观形象的认知,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的深入发展。

(三)探索生物学科的辩证批判教学,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

生物科学的普遍性和多样性,是生物学科区别于其他理科门类的重要之处。而正是这种普遍性,才构成了生物学科的诸多规律和假说,其多样性又要求必須以辩证的思维来看待生物学假说,使生物学理论在不断地假说和验证过程中促进学科深入发展。在中学阶段生物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对生物学科的知识了解不多,与教师相比存在着巨大的知识储备落差,容易对教师产生盲从的心理,只懂得记忆课堂教学知识,而不敢或者不愿发表自己的想法或观点。因此,生物教师需要及时调动课堂教学的氛围,鼓励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勤于思考、敢于提问,通过不断地探讨来研究和论证生物学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在生物学习过程中更加深切地理解生物知识的内涵,促进学生辩证思维的快速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设计合理的情景,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对生物学现象进行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例如,在进行光合作用相关课程教学时,教师在讲授完课本知识之后,给学生留下充实的时间,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观察和想象进行课堂发问。如有的学生会问:“是不是所有植物都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然后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菟丝子等寄生植物的照片,让学生结合这些植物的生活环境来进行判断。有的学生会提问:“是不是只有植物才能够将光能转化为生命所需能源或资源?”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搜集各类资源,看看硝化细菌、硫细菌等微生物是如何进行化合作用的。通过对生物学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探索、分析和辩证研究,学生将更加深切地理解生物学的基本规律和独特魅力,对生物学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促进学生辩证思维的有效提升。

在现代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学校和教师越来越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推动着课堂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发展。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充分了解学生对生物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习兴趣,从逻辑思维、形象思维、辩证思维等角度,不断地创新生物教学的方式方法,拓展生物学科的知识范围,帮助学生建构生物学习的思维模型和科学体系,使学生在理性思维的指引下,更好地理解和领悟生物学知识与规律,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成长为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尹利军.高三生物专题复习课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以《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复习为例[J].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19(1-2)

[2]王 华.基于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构建概念图的教学探索[J].生物学教学,2017(12)

[3]吴成军.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高考命题研究[J].中国考试,2016(10)

[4]朱晓燕,郭文峰.核心素养导向下的生物概念教学[J].生物学教学,2018(5)

(责编 卢建龙)

猜你喜欢
理性思维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情境体验教学
小学数学学习特点对教学有效性的影响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中的做法和反思
过氧化钠的性质及产物验证探究实验
认知抑制与理性思维新论
对生物学科复习的反思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