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机构发展的困境与管理对策研究

2019-01-19 12:03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33期
关键词:床位服务质量养老

323000丽水市中心医院,浙江 丽水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获得极大改善,然我国也因此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快速发展阶段,预计2020年全国60岁以上人群将增加至2.55亿人,由此可见,社会养老形式十分严峻[1]。因老龄化发展速度严重超过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从而致国家养老、医疗等社会管理服务处于“未富先老”等状态。此外,高龄化和少子化等状况使我国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功能不断弱化,所以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十分必要,养老机构作为养老体系的一种补充,其可为老年人群提供专业、集中、细心的服务,其承担着社会兜底基础养老服务,然当前面对激烈的竞争市场和多元化的市场需求及巨大的资源缺口,使社会养老机构发展面临新的挑战[2]。本次研究就我市当前各养老机构发展存在的困境进行调查,找出其存在的困境,并以此提出合理的管理对策,促进社会养老机构的快速、稳定、高效发展,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老年人群。

资料与方法

2016年1月-2018年3月调查当前各养老机构发展中存在的困境共10家。

方法:通过查阅资料和走访调查形式来掌握各养老机构当前发展存在的困境;并对当前养老机构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的管理对策。

结 果

当前各养老机构发展存在的困境主要为:①养老服务质量监管机制不健全,监督管理碎片化。②床位供需矛盾突出,利用不均衡。③护理人员熟练不足,缺乏专业护理队伍。④财政投入较少。⑤准入门槛高,审批程序复杂。⑥缺乏医养结合,看病难。

讨 论

当前我国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监管机制尚不完善,其服务质量评价主要由自身完成,从而缺乏第3 方参与的有效监督。尽管国家和地方均出台了相关标准和办法,但受到服务机构的复杂性和政策的并非强制性等影响,从而使各标准、规范等未形成领域全覆盖,使其应有作用未得到全面发挥[3]。此外,部分法律法规因无法保证效力而致其实用性不强。当前我国养老机构尚处于结构与过程层面,因此难以保证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所以,政府应构建以服务需求为导向的服务质量监管机制,严格按照供需关系来设立相关标准和规范。各养老机构要注重老年人群的实际需求,以满足老年人群需求为导向,从服务质量、服务设施、服务水平等方面出发,设身处地为老年人群着想,为其提供优质养老服务[4]。借鉴当前各国养老机构发展经验,建立以养老服务需求为导向的服务质量监督管理机制,积极引入第3 方评估模式,促进养老机构的发展。

当前我国养老机构床位数量较为缺乏,从而导致供需矛盾突出。据调查显示,国外发达国家的养老服务机构每千人拥有的床位在50~70张,我国截至2016年12月底,全国养老床位551.4 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仅26张;而目前丽水市共有养老服务机构103家,其中民办84家,公办19家,养老床位12 261 张,而实际丽水60岁以上老人达41.88余万,按此计算,老年人每千人拥有养1个老机构,床位仅28 张,由此可见养老床位缺口巨大[5]。为缩小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满足更多老年人群的需求,我国养老机构床位在不断增加,但研究表明,床位利用率不高的情况在我国部分地区仍存在[6]。有调查显示[7],杭州市入住率较高的养老机构可达85%,入住率较低的在40%以下。也有调查显示[8],南京养老机构入住率平均在64.8%。性质不同的养老服务机构利用不均衡问题较为突出,公立养老机构因政策优惠力度大、条件优厚等而成为老年人群首选之地,从而出现“一床难求”的情况;为民办营利性养老机构受市场因素等影响,使入住费用不断增加,从而使部分老年人群无法接受;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受资金等因素影响而影响服务质量[9]。养老机构作为一种公共组织,其发展离不开政府的管理和监督,政府在统筹规划时要从社会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好政府的引导与协调作用。建设养老服务机构时要根据当地老年人口数量等进行统筹规划,要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农村地区养老机构的扶持,缩小区域间不均衡现象。监管方面,政府应起到协调作用,通过促进各部门的整合来为养老机构搭建联动、互动平台,要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建立高效的监督管理机制,促进养老服务机构的良性发展。加强对养老机构的投入,通过融合社会力量来参与养老机构建设,改善当前养老机构条件,鼓励民间资本投入,解决当前床位不足的问题。

调查显示[10],当前各养老机构护理人员整体年龄偏大且学历偏低,专业护理者偏少,缺乏职称晋升体系。因养老机构工作者的职位刚列入《职业分类》中,所以在社保和工资等方面养老服务护理者缺乏法律依据,无法有效保障养老护理者的合理权益。对养老服务机构服务质量产生影响的关键因素为养老服务机构护理人员专业稳定性和专业化程度,因此重视专业养老护理人员培养和强队护理队伍建设对提高养老服务机构竞争力意义重大。各院校可开设养老护理专业,提高服务质量,加快人才培养,同时积极探索科学和合理的养老护理专业发展体系,要加强养老护理师资队伍建设,鼓励各院校增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与课程,使养老护理人员得到规范化、专业的培养。制定行业标准和行业准入标准,积极探索人才引入机制,吸引更多人才加入养老服务行业;开展社会工作学历教育与资格认证,推动养老服务机构发展。完善人才补助制度和职业职称评定制度及管理办法,提高养老服务人员待遇,提升护理者社会认同感,稳定养老机构护理队伍。

按照国家当前规划,支持社会力量办社会养老机构,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然因各地政府制定的细则不及时性和操作性低等而致多项政策未及时落地生根,兴办一所养老服务机构需经国土、规划、民政、消防、建设等多部门审批,准入门槛高,程序十分繁琐[11]。养老机构服务对象主要是老年人群,前期投资大,在无政府资金扶持情况下,民办养老机构承受着巨大的资金压力,且回报周期长、回报率低,从而致各投资者望而生畏,影响其积极性,最终阻碍养老机构的发展。各养老机构因存在资金困难等情况而无力再建设医务室等。所以,不仅要政府给予资金支持,还需政府给予政策支持,实现便民、利民的目的。完善医养结合,创新新的发展模式,养老机构可开设医务室,符合条件者可纳入医保报销,便于老年人群看病;养老服务机构要与周边卫生服务中心或医院建立急救、转诊等合作机制,开通绿色通道,定期安排护士或医生到养老机构提供有偿服务。

总之,在当前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形式下,推动养老机构发展势在必行。国家应针对当前养老机构存在的困境及时给予支持和帮扶,同时根据国情研究制定符合养老机构发展的政策,促进养老机构持续、健康、稳定、高效发展,为广大老年人群提供优质服务。

猜你喜欢
床位服务质量养老
养生不是养老
上海市医疗机构床位分类研究:基于德尔菲专家咨询法
医院何以床位论英雄?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区域养老床位预测方法探析
养老之要在于“安”
养老床位欠缺与闲置并存
倾听患者心声 提高服务质量
坚持履职尽责 提升服务质量
以创建青年文明号为抓手提升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