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策略

2019-01-19 16:42甘肃省甘谷县大像山镇南街小学
天津教育 2019年27期
关键词:数学计算计算能力小学生

■甘肃省甘谷县大像山镇南街小学 唐 红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青少年作为国家未来的希望,如何对他们实施科学有效的教育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重要问题。教育是高尚的,它涵盖着各种各样的内容。而在本文中,我将着重研究小学数学,从细节入手,积极探讨有关于小学数学计算问题的教学策略。

数学知识的广泛应用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它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离不开的内容之一。而小学数学作为数学学习的基础部分,是孩子对数学的最初认识。因此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对他们日后进一步的学习数学非常关键。

一、数学计算在小学阶段现存的问题

数学作为公认的困难科目,其本身是由复杂的数学公式、各种各样的数学符号以及深奥的数学语言等内容组成,相比其他科目学习起来更加困难。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主要是接触计算一类简单的问题,而计算作为学习数学的入门课,是每一个孩子都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但是往往更容易在这个阶段出现问题。计算是学生学习数学必备的能力,如果他们的计算能力不过关,会对他们进一步学习数学带来很多困扰。

在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小学作为一个重要的学习阶段,要注重打好基础,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是在数学计算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打牢基础,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教师要能够尽可能在有限的时间范围内提升课堂效率,在课下也要让学生能够进行有效练习,通过计算来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让学生能够学习更多的数学计算知识,提升课堂上的学生学习效率。

因此,在现代小学计算教学过程中,教师们的首要工作是要解决数学计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下面我们将对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一)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不足

相比幼儿园的轻松安逸,小学阶段的学习多了很多具体的规则,这些条条框框也使刚刚步入小学课堂的学生们多少有些不适应,无法尽快投入到学习中。而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育尚不完全,还没有办法做到有效约束自己,也为他们的学习生活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与此同时,教师的教学方式,知识讲解的细致程度都会影响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教育方法中,教师通常是靠一本教材、一本教案撑起整个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通过讲解的方式带动孩子学习,而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的知识灌输,这种地位的颠倒导致孩子缺少自探知的精神,不能主动去发现学习的快乐,进而使学生们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

(二)学生对计算知识的理解不到位

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教师更为注重学生成绩,教师为了使学生获得更高的分数,通常情况下不会用较多的时间讲解知识点,而是会为学生准备大量的习题,通过题海战术让学生明白知识的运用,通过重复做题让学生熟练掌握做题技巧。这导致教师忽视了一部分学生的真实理解情况。

外加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较为薄弱,他们的想法往往跟不上教师的思维,这就会使他们对知识点做不到细致的理解,在做题时也仅仅是根据感觉生搬硬套,无法准确运用知识,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学生跟不上学习进度,学习效率大大折扣,更有甚者会令学生丧失学习兴趣。

(三)缺乏对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

数学计算锻炼的是学生大脑的灵活运算能力,而现在的小学生更喜欢用笔算或依赖计算器,这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而且会对学生的大脑发育带来一定阻碍,导致学生口算能力较差,在做题或回答问题时都会比别人耗费更多时间,造成学习效率低下的后果。长此以往会对学生的学习信心造成影响,对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知识造成困扰。

(四)教师教学能力对学生造成的影响

一个优秀的教师可以有效避免学生不必要错误的产生,因此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是影响学生水平的重要因素。虽然教育早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但是仍存在一部分教师能力不足的现象,现在很多教师虽然经过正规培训,是正规学校毕业的,但是一部分教师没有实践教学的经验,无法准确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使师生之间有明显距离,导致教师无法因材施教;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学教师的年纪普遍偏低,而大部分人作为家中的独生子女,在面对调皮捣蛋的小孩子时,难免会有脾气,而面对那些不听话的孩子时还有可能进行训斥,尽管这些对我们来说可以理解,可是对于心智不成熟且心理敏感的小孩子们,很有可能会因为对教师的排斥而影响学习积极性。

二、优化传统教育方式的措施

传统的教育模式枯燥乏味,无法有效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此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优化。

(一)提高教师综合水平

由于教师是学生漫长学习生涯中的陪伴者,优秀教师可以更高效地带动学生进行学习。对此学校在选择教师时要更加严谨,从多方面考虑教师品质。选择高素质的教师不仅可以保证教学质量,还可以有效保障学生的健康学习。在小学数学的计算教学过程中,要想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就要掌握相应的教学方法,并不是盲目的开展教学,所以教师要尤其注重在教学课堂中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在课堂练习中,加强对于计算教学的重视,加强课堂实践。

让学生在课堂中多加计算。在此过程中,教师适当的加强引导,可以通过提出相应的思考问题,让学生进行计算,并且要求学生又快又准的计算出正确答案。

与此过程中教师还要注重要留给学生独立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练习思考,加强对知识的巩固。在巩固过程中能够让学生了解到自身的弱项,以便于在课下加紧练习。通过这种在课堂上开展计算练习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及时查缺补漏,能够为学生及时解决遇到的难题和知识点。

(二)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

相对于传统教学方式,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性格制定契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从学生兴趣着手,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学习主观能动性。比如采取与游戏相结合的方式,在对小学生讲解简单的四则运算时,教师可以将小朋友们划分成不同的小组,由小朋友们轮流担任组长,再由教师出一些难易程度不同的计算习题,让小朋友们分组合作,最后小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对试卷内容共同检查。

教师则负责观察哪些学生又快又准,选出前三名给予奖励;而对于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们也要给予一定的惩罚。因为游戏规则规定了合作检查的过程,如果学生是按照流程来的,可以避免很多错误的产生。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要锻炼学生们的计算与检查能力,还可以有效促进小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发展。

(三)将数学计算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对于理解力并不是很好的学生,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单独辅导。比如3+5-2-1的问题,如果学生是男孩子,教师可以举例说,卖玩具的阿姨原来有三个小车,后来一个叔叔又给了阿姨五个小车,可是这时来了两个小朋友买走了两个小车,过了一会阿姨又卖掉了一个小车,请问阿姨最后还剩几个小车?如果是女孩则可以通过鲜花、裙子、布娃娃等女孩子感兴趣的东西来举例子,方便学生从兴趣出发加强对计算知识的理解。

而对于简单的乘除问题可以通过买菜等内容进行举例,比如一斤生菜3元钱,一斤黄瓜5元钱,那么三斤生菜和两斤黄瓜一共多少钱?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事物举例,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还使学生对生活常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何乐而不为。

(四)深入细化计算理论,明确表达计算关系

做好一件事不仅要有坚定的决心还要有扎实的基础提供支撑,数学计算同样如此。在教师对小学知识进行讲解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科学的教育方式确保对数学计算理论知识的强化,保证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论知识有充足的认识,可以熟练地掌握计算方法。

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引领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逐渐探索数学运算的神秘,提升学习的兴趣。学生们还可以在练习中寻找解题技巧,进而节省运算时间,提高运算效率。

除此以外,教师还要对学生知识的掌握进行不定时抽查,避免学生遗忘简单的运算法则。在检查过程中,学生自己也可以查漏补缺,并在教师的帮助下解决相对困难的问题。

(五)优化计算途径,改进训练方式

相对于传统的计算训练,教师要顺应时代要求改进教学方法。首先教师们可以根据学生们的学习需求以及教材内容,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通过教学内容的合理选取,进一步保证学生可以享受到高品质、高效益、高标准的教学要求,改善学生的学习现状。教师要在习题中挑选出重点内容,加强对学生的计算训练,培养学生实际运算的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在训练中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案,进而呈现出更完美的教学计划。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通过设定适合的口算结构,引导学生进行口算练习,并将书本知识与实际运用相结合,实现教学体系的全面深化。当今社会多媒体发展迅速,教师们也可以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提升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小学生得以全面了解数学发展,进而更深层次地了解和运用计算知识,方便学生加深印象,促进小学数学计算教育的高速发展。

(六)在计算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小学数学中,计算问题教学方法较为简单,重点是要让学生在掌握方法的基础上,能够做对题、做准题,能够既快又准地找到计算的正确结果,所以为了能够培养学生的做题效率和做题的正确率,要注重培养学生有正确的学习习惯,这也是学生在日常练习过程中要逐步培养成的。尤其是教师要改掉学生粗心大意的问题,要让初中生能够在计算过程中养成耐心、细心的习惯,这也会帮助学生自身在各个方面有所提升,这一点也是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具体来讲,这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培养过程中,教师要从审题和校对过程中加强对于学生习惯的培养。当学生在审题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够明白题目的相关要求,找到相互之间的条件联系,审清数字和符号,然后在确定具体的计算方法,在计算题的审题过程中,也要在脑中现有做题思路,想清楚计算顺序等。

(七)在计算教学中要注重课后作业的有效性

除了课上进行学习以外,在课下进行及时的练习巩固,对于计算来讲也十分重要,所以数学教师在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时,一定要注意课后作业是否具备有效性。不能够单纯重复类作业,要让作业具有多样性,这样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至于感受到作业的枯燥乏味。同时,在作业布置过程中,也要能够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在课后作业完成过程中,能够循序渐进的提升自身的计算能力。

在布置作业同时也要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决定计算的难度,计算不宜过简单也不低于偏难,如果计算过难,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并且让学生浪费过多的时间,让学生望而却步。如果布置的计算问题过于简单,也会让学生疏忽大意,并且起不到真正的锻炼作用。比如教师可以,经常给学生布置一些应用题,通过这种灵活的作业布置方法,可以让学生在加强对计算能力提升的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让学生学会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的思维陷阱,并且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提升计算能力。

三、结语

数学作为生活中离不开的知识,也是小学基础教育的重点课程之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格外注意学生的内心发展和学习兴趣,给予小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让他们可以发散自己的思维;而教师们也要学会尊重他们错误的思想,再通过沟通等柔和的方式引导孩子们学习正确的思想,让他们清晰感受到数学计算的神奇魅力。计算数学作为数学学习生涯的基础,拥有出色的计算能力会为日后的数学学习减少很多困扰。我相信在经过教师与社会的共同努力之后,针对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的方案会越来越完善,小学生们也会更加优秀。

猜你喜欢
数学计算计算能力小学生
多措并举,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策略
低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