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专业基于技能工作室的“流动工作坊”培养模式研究

2019-01-19 06:08刘松辰
职业·中旬 2019年12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

刘松辰

摘 要:高等院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本文针对当前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的现状,通过分析基于技能工作室的“流动工作坊”培养模式,主要阐述了技能工作室的含义,并且分析了当前电子技术专业的学生学习情况,从模式内容、模式制度、模式形式、培养途径等几个方面综合研究基于技能工作室的“流动工作坊”培养模式。

关键词:电子技术专业 技能工作室 流动工作坊 人才培养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电子技术专业的逐步重视,同时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对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多,条件也逐渐提高,所以对学生本身学科素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同时基于技能工作室的“流动工作坊”这一人才培养模式是当今学科教育研究的热点与重点,因此将电子技术专业与这一热点人才培养模式结合起来,逐渐成为受重视的课题。当今中国国民生产总值飞速上升,经济快速发展,产业转型升级,这与电子技术专业的发展密不可分。也正因如此各大高校正在广泛实现应用其人才培养模式。为应对以上情况,本文以电子技术专业为背景,在技能工作室的基础上,研究“流动工作坊”培养模式。

一、技能工作室的含义分析

“技能工作室”这一词语最早来自20世纪初德国的“包豪斯”学院,在他的教育体系里,老师与学生之间没有特别明显的分别,只有教学与求学的关系。学习者在教学者的指导下,通过实践制作来学习技巧与技能。这样一个形式成为今天说的技能工作室的概念。近年来,各大高校广泛应用此概念开办教学课,可以说技能工作室是高等院校培养人才的重要形式。技能工作室重点在于“技能”二字,这当中具体要求在于将理论和实践相统一,合二为一,从而可以促进人才技能和培养模式的不断进步。技能工作室这一形式,打破了传统教学课堂的弊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被打破,从教学实践来说,其空间与时间被延展,教学方式与内容更加多样化,形式新颖。

20世纪80年代我国最早将此人才培养模式引入教学活动中,并且取得卓越成效。以技能工作室作为基础平台,以自主创新型项目为核心,将各路资源整合,极大地促进了学科技术的发展进步,同时培养了大批高精尖人才,促进资源整合共享和互补。

二、电子技术专业分析与学生学情分析

电子信息产业是一项新兴的高科技产业,被称为朝阳产业。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电子产业大国,其中包括电子信息设备的制造、电子元器件的制造、封装测试、消费类电子的生产等,作为一个新兴的科技含量较高的产业在产品的设计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生产、管理、销售售后服务、安装调试和维护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工作性质需要不同层次的技术人才,其中包括技术研究型人才和技术应用型人才。据调查,目前在电子信息制造产业中排除设备技术故障和顾客服务、硬件和软件安装及配置更新和系统操作、监视与维修等四类人才最为短缺。

通常来说,电子技术专业的学生学习情况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第一种是不爱学习,对学习不感兴趣,缺乏目标,缺乏学习积极性,学习过程呈被动状态;第二种是对本专业有着一定的学习兴趣,但没有主动学习习惯与目标,缺乏规划以及扎实的理论实践基础;第三种是对本专业学习十分感兴趣,有着具体的目标规划,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十分强烈明确。通常在传统教学模式和方法下,极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学习信心,与本专业学科的学习方向形成偏差。而技能工作室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出现极大地缓解了这一情况,将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模糊化,不进行区别性教育,使大部分学生完整地了解本学科的专业性,可以将实践与理论知识完美结合,以达到社会所需要的、本学科工作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要求。

三、基于技能工作室的“流动工作坊”模式分析

1.“流动工作坊”内涵分析

工作坊作为工作室的最高层级,同样还是由学生、老师和各项技术人员共同组建,但其规模与空间更加扩展化,能够完成更加完整的教学项目,有着一套流畅精确的教学流程以及完善的教学设备和基础。实践中不单单考验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更能体现学生的专业素养、团队协作能力及综合适应能力等,具有更加完善的教学体系,更加严谨的评价标准和教学日程。总的来说,“流动工作坊”是指具有专业技能和知识并且有一定执行力的成员组合在一起,完成本专业的完整特定项目或具体领域。其主要目标是学习知识交流和合作,并共同解决实际发生的问题。结合电子技术专业的学生特点,“流动工作坊”模式的培养方式更能快速提升学生的知识技能,同时加深对专业的理解和对工作要求的认识。

2.“流动工作坊”的教育管理制度

不论是工作室或是工作坊的人才培养模式,都与传统教育有着极大的不同,执行的时候有着与以往完全不同的问题与困难。因此,需要建立一个科学可行的教学管理制度。其中教学培养单位为工作坊,教学场景为实际企业环境,教学形式为具体项目实践操作,评价标准为企业专人或专业老师。流动工作坊教育管理制度应在课堂设置、教学评价、教学目标等方面都以社会需求的实际来进行对照要求。学习内容的项目化,教学环境的实际化,同时最后成果应基于社会企业要求标准化,这三个要素极大地保持了这一培养模式的有效性并取得良好效果。

四、技能工作室的“流动工作坊”培养方式与培养途径

1.保持工作室的设备正常运作

想要更好地培养流動工作坊的人才,首先就需要提供给他们良好的工作环境,这也决定了人才培养的先决条件。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可以很好地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及工作热情,这也是培养电子技术专业人才的目标。工作室的设置需要与电子技术专业息息相关,必须与人才培养的专业关系密切,这就需要考虑到工作岗位及工作室设备的需求。在创立工作室时,需要选择、开发设计针对性较强的设备环境,这样才可以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需求,更好地帮助学生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除此之外,工作室需要与企业紧密联系,通过工作室的培训为企业提供一批技术型人才。学生自身也可以多参加各类比赛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通过比赛来不断升华自己,不断实现自身的创新与发展。保证工作室的设备不仅是必要的外部条件,也是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的内部因素,所以工作室需要重视设备方面的问题。

2.工作室要明确培养目标

工作室的“流动工作坊”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来源,所以工作室的目标、组成人员及未来规划要十分清楚。为了更好地保障工作室的运行,可以采用大一新生作为实验对象,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并通过选拔的方式选取优秀人员,而老师则是整个团队的领导者,老师要对整个团队负责,并且要富有激情地开展各项工作,这样才可以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老师还需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职责的分配,或者带领一些优秀的学生参加重要的比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工作室的强化训练,不仅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完善理论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并将理论贯彻于实践中,这对学生自我的发展十分有利。所以工作室在成立之初,就需要有确定的培养目标。

3.保障工作室的正常运行

工作室是否能够正常运行,需要强有力的保护措施,所以首先技能工作室必须先提高工作室指导老师的个人素养与教学能力,这样才可以更好地传授知识给学生。其次需要增加指导老师在工作室的时间投入,对学生不懂的问题,老师要及时进行解决。老师是整个技能工作室的核心成员,自身专业基础必须过硬,也必须随时掌握岗位需求的发展状态及岗位未来的发展趋势。技能工作室不仅需要老师的帮助,更需要学校的大力支持,学校对技能工作室要出台正确的措施及充足的资金,还要帮助工作室积极贯彻校企合作,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水平。所以保障工作室的正常运行,不仅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习,也是为了更好地保障学校的利益,帮助学校培养更多的高科技人才。

五、小结

综上所述,随着各行各业对技术性人才要求的增加,技能的岗位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不仅需要求职者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还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及创新能力,许多高校为了适应这种变化推行技能工作室的学习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技能工作室的推出也为许多企业提供了更多专业的人才,不只是各大高校,国家也十分重视,不仅推出一系列的优惠政策,还帮助学生开办技能工作室。本文以电子技术专业作为案例,详细阐述了技能工作室的“流动工作坊”培养模式的特性以及培养方式。技能工作室可以全方位帮助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专业知识,了解职业与发展之间的关系。这种模式不仅帮助学生学习知识,还为教学方式做了良好的示范,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模式。

参考文献:

[1]陆霞.基于项目工作室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成才之路,2017(3).

[2]肖子蕾.基于“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动漫专业课程项目化改革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19).

[3]张志龙.基于外贸工作室的技能型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漯河職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1).

[4]胡配祥,刘力.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宜春学院学报,2010(12).

[5]徐玲.基于能力本位高职应用电子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模式研究[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8(35).

(作者单位: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
情景教学法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探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从美术创作论人才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