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特色文化对照明产品设计的影响研究

2019-01-21 09:17张玉龙杨洁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东巴灯具彝族

张玉龙 杨洁

图1 东巴纸灯

引言

云南地处西南边陲,各种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各地区共坐落着25个少数民族。每个少数民族在历史的进程中有着自己独特的饮食、衣着、文字、语言等习惯,然后逐渐演变、凝练成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以当地原材料为加工对象的青铜器、漆木器和陶器为代表的滇派地域文化,因此云南有着灿烂的文化宝库。而人类自诞生以来出于对光明的向往,就不断探索照明灯具的设计及应用。当照明灯具满足基本的照明需求以后,人们就开始探索设计美观实用的照明工具。但是灯具的设计与制作受制于不同的文化、习惯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的技术、工艺、材料、审美等因素,因此照明产品的设计总是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古时候的灯具因为技术的限制,人们只停留在用火来照明的阶段,单一的点亮方式使得手工艺人将目光转投向外部的造型与装饰。而现代的照明产品随着电与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发展趋势表现为:“一方面一些设计师倾向于用稳健、经典的手法或光源来做设计;另一方面一些设计师主动拥抱新技术,在作品中大量运用LED,通过与数字、互联网和物联网等新技术的结合,塑造更具灯光自我表现力的作品。”在“简约主义”思想泛滥的背景下,现代照明产品更多地考虑功能、材质、成本、运输等要素,从而逐渐忽略灯具带来的情感化体验。而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照明灯具是突出产品差异性的较好途径,所以民族和地域等特色文化便再度回到人们的视线中。

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中国云南省文化行业现状研究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2018年)显示,过去的几十年间,通过文化体制改革,云南省文化产业发展迅速。2017年云南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未来几年内,云南将重点发展新闻出版、影视动漫、民族演艺、文化旅游、休闲娱乐、节庆会展、珠宝玉石、民族民间工艺、茶文化、体育产业等十大特色主导产业。继卷烟、矿产、旅游、动植物资源和能源五大传统支柱产业之后,一种新生的经济力量——文化产业正在成为推进云南发展的第六大支柱产业。所以立足云南,以现代设计思路为指导,融合云南特色文化的照明产品是弘扬云南特色文化,提升现代照明产品设计水平、推进云南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图2 竹编灯具

1.云南特色文化中的典型要素

云南地区的特色文化深刻体现着特色的文化历史、民俗风情、审美观与价值观,而民族文化与地域文化中的物质文化(材料、工艺)以及精神文化(纹饰、色彩)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现有的很多照明产品都是受其影响而进行设计创作的。

1.1 物质文化

1.1.1 材料

材料是产品得以实现的基础,材料的丰富性可以通过产品的肌理、质感、纹样、造型等方面表现出来。现代的照明产品运用的材质多有聚乙烯、聚碳酸酯等高分子材料,一些传统的材料如竹木藤在照明产品中也有一定的运用。云南作为生物多样性宝库,有着大量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材料,如纳西族的东巴纸、尼西黑陶、建水紫陶等。利用这些特色的材料对照明产品进行创意设计,不仅可以从同质化的照明市场中独立出来,更可以使材料的文化性通过照明产品的流通而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知。

如基于东巴族的特色材料东巴纸所设计的东巴纸灯(图1),上图为书形的折叠灯,下图为吊灯。东巴纸拥有独特的纹路、质感、文化与历史,其奇特之处是作为原料的树皮含有剧毒,经各种工序去除其绝大部分毒性之后,对人已无伤害,但任何蛀虫和霉菌都无法在其上生存。用东巴纸书写的册本千年不腐,字迹如新。且东巴纸光泽如牙色,纸质较厚,所以用其制成的灯罩能透出柔和的光线,营造出舒适温暖的氛围。东巴纸另一个奇特之处是有特殊的纹理,是处理后的植物纤维的形状,消费者容易被奇特的纹理所吸引。使用东巴纸制作东巴纸灯无形之中起到文化推广的作用。这时的东巴纸灯具有的便不仅是材料的魅力,更是一种独特的文化魅力。

图3 扎染工艺灯具

图4 和纸灯具

云南地处西南,平均海拔1900多米,充足的日照使得森林覆盖率达到47.5%,并且树木种类丰富,被誉为生物多样性宝库。特别是竹类资源丰富。充足的竹资源使得竹材料在现代照明设计中运用广泛。竹制的照明产品(图2)在发挥竹材料绿色环保、可塑性强等特性的基础上,还能充分展现竹材料的编织、热弯等特色工艺。多样的编织效果不仅提高了照明产品的个性化,还丰富了产品的文化内涵。

现代的照明产品在快节奏的生活模式下强调功能至上,外观趋于雷同,而竹灯具的丰富形式恰好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还提升消费者的情感化体验。经过创意设计的竹作灯具不仅承载着传统的竹文化,还寄托着传统手工艺人的灵魂。这些打上文化符号的材料在照明产品中的使用,便孕育出了民族化、中国化的设计。

以现代设计创新思路为方法,用传统特色材料为表现基础的现代照明产品,不仅在材料的运用上标新立异,还能利用材料的一些天然属性如绿色、环保来体现产品的前卫设计理念。或者以云南某一地区特有的材料为主要材质(如建水紫陶等),经过设计达到批量化生产的要求,这样照明产品不仅能够在材质上有所突破与创新,还能够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和文化产业发展。

1.1.2 工艺

工艺与材料是息息相关的。特色的加工工艺往往是基于一些特色的材料。如图3,扎染工艺制成的灯罩使得透出的光线有了形状与颜色。而大理的扎染工艺如此出名是因为大理州从古至今就有自然生长的板蓝根、蓼蓝、艾蒿等天然植物。这些天然植物便是制成蓝靛溶液的特殊材料。有着得天独厚的材料,大理白族人便就地取材将其用作扎染的染料。久而久之,当地人的扎花技巧便随着生活中审美情趣、文化传承的发展变得越来越丰富,扎花的形式也变得多样化。从古老的手工扎花到现在的机器扎花,工艺一直在进步,而不断成熟的工艺也自然带来形式多样的扎染效果。多变的效果正是流传至今的传统工艺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也正是现代照明产品设计所欠缺的重要一环。现代的照明产品受制于技术发展因素,内部功能的革新趋于稳定,可是照明产品的外部表现仍然存在相当大的发展空间。现有的照明产品更多的是考虑材质的合理性,或者不同材质基于不同加工工艺带来的视觉、触觉效果,并没有考虑过传统工艺可能带来的效果。

图5 彝族仿帽饰灯具

如图4,日本的设计大师喜多俊之将日本的和纸成功运用在现代的照明产品中,不仅革新了传统灯具的工作方式,也带来了新颖的消费体验。由此可见,传统工艺带来的效果是令人惊喜的,未来的形式是值得探索的。扎染工艺从手工制作转向现代化的产出方式也完全可以适应大批量生产的要求。传统的麻布、形式多样的扎染效果,一样可以在现代的照明产品中绽放出不一样的烟火。

无论是造纸还是染布,都是民族子弟在赖以生存的这片红土地上所创造出的艺术财富。融合了这些鲜明文化的照明设计产品无疑是这个民族活的灵魂,也是民族文化事业发扬传承,文化产业进步发展的典范。

2.精神文化

2.1 纹饰

纹饰产生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云南复杂的地理环境,多样的自然、人文环境都给纹饰的产生提供了大量的题材。如傣族的织锦、苗族的服装、白族的扎染等。这些纹样都反映着不同的历史、风俗、宗教等文化内涵。纹饰的表现途径有很多,可以在服装、织物的图案上体现,也可以在日用品的装饰上体现。装饰化了的物体不仅仅具有了实用功能,还具有了符号的功能以及审美的价值。如图5中的彝族灯具,外观像彝族女性戴的鸡冠帽,垂下的装饰便是鸡冠帽上一串串的银珠,内部再配以各种纹饰的结构,这样一个活灵活现的仿帽饰灯具便出现了。

彝族文化中对于虎的图腾崇拜使得他们的装饰纹样中多出现虎的纹样,而靠近水边的氏族崇拜青蛙图腾使得他们的饰品多出现青蛙的纹样。这些被意象化了的纹样就像中国传统的山水、兰竹等代表着特定文化内涵的元素,处处在日常生活中得以体现。富含着不同元素的饰品、服装、日常用具既是生活用品,也有着一定的象征作用与审美作用。而彝族的传统饰品文化长传不熄的原因便是他们的纹饰文化在表现形式上有着丰富的意义差异。这种意义内涵的差异在文化艺术交流和发展上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相互的补充和参照。这样的景象也激发了我们的设计思想,在现代的照明产品设计中哪怕是同一种品牌下的一系列设计,在维持品牌基因的同时仍应注重差异化的存在。

2.2 色彩

色彩是世界呈现给人们的方式,不同的色彩传达着不同的含义。人类最早用于着色的颜料是红色的赤铁矿和黑色的磁铁矿等矿物质。虽然颜色的种类较少,但是丝毫不影响古人用颜色来表达自己对整个世界的热爱。云南地区比较有特色的是彝族的毕摩文化。毕摩文化的主色是红黄黑三种颜色,彝族人用三色文化表达了人与自然和人与万物的关系。黑色代表土地,象征高贵、庄重;红色代表天空,象征炽热、勇敢;黄色代表梦想,象征光明、美好、平和、欢乐。彝族服装上多强调这三色,而传统手工制作的彝族漆器,也由黑黄红三色构成主色调。从简单的层面上来说,这三种颜色代表着彝族人民的审美观,深层次上,这三种颜色代表着彝族文化系统中的文化、传说和神话,也代表着彝族人民的喜怒哀乐。在彝族的色彩学中,多采用对比色,色彩效果明快、浓烈。彝族人民用对比、夸张的色彩方式抒发自己的情感,通过服装、饰品、漆器等介质表现出来。现代照明产品作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自然应当满足人们的情感寄托。现有的一些漆艺灯具,通过髹漆工艺赋予灯具浓烈的色彩。受制于髹漆工艺复杂的流程,产品难以实现批量化生产。不过这也给予我们启示,从单一的颜色使用到多种色彩搭配形成的文化符号,照明产品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不应当只是一个工具,还应当是一个传播信息的介质。而传播信息最浅显的方式就是通过色彩的堆叠与组合,使消费者购买的功能性产品还兼具文化气息。

3.结语

云南的丰富文化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每一处的文化都可以通过提取、转化形成独具特色的设计产品。而照明产品这种看似简单的设计其实往往也是最具有挑战性的。在文化和地域经济产业高速发展的大趋势下,立足中国传统文化的设计作品是有底气、站得住脚的。将云南特色文化中的典型要素去粗取精提取与现代照明产品进行融合的契合点,是现代照明产品设计走文化自信发展道路的新方向,也是提高云南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效方法。

猜你喜欢
东巴灯具彝族
彝族海菜腔
云南省档案馆馆藏《东巴经》
彝族养蚕人苏呷色日的致富启示
彝族荞粑粑
祭风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点亮婴儿房,母婴灯具搜集
单色不单调·灯具篇
遇见
——葡萄牙SERIP灯具展厅
试论东巴画的特征及欣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