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酸换肤联合红光治疗痤疮的美容效果分析

2019-01-25 08:45林永丽段振忠
中国医疗美容 2018年12期
关键词:果酸红光毛囊

林永丽,杨 灿,段振忠

(驻马店市中心医院 皮肤科,河南 驻马店,463000)

痤疮是一种发生于毛囊及皮脂腺周围的皮肤炎症,表现为粉刺、丘疹、囊肿、疤痕等[1],其病因主要与皮脂腺堵塞、痤疮杆菌感染及炎症有关,临床治疗以去脂、去角质、抗感染等为主[2]。口服抗生素虽对痤疮治疗有效,但近年来研究表明其耐药性逐渐增加;治疗重度痤疮常用口服异维A酸,但其存在对适龄孕育女性的致畸作用[3]。研究表明红光治疗痤疮虽疗效明确,但对毛囊角化异常的痤疮疗效不理想[4]。果酸外敷可有效改善毛囊角化异常,防止毛囊阻塞,还能抑制痤疮杆菌,且大多数皮肤类型对果酸耐受性都较好[5]。鉴于临床对果酸联合红光治疗痤疮的研究较少,故本研究通过对我院痤疮患者采用果酸联合红光治疗,探讨其疗效,旨在为临床治疗痤疮提供一定参考依据,具体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皮肤科2013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痤疮患者60例,按区组随机设计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观察组男10例,女20例,年龄17~38岁,平均(25.34±6.13)岁,改良Pillsbury分级痤疮Ⅰ度15例、Ⅱ度25例,Ⅲ度20例,病程5个月~8年,平均(5.37±2.18)年;对照组男8例,女22例,年龄16~37岁,平均(25.82±6.05)岁,Ⅰ度13例、Ⅱ度27例,Ⅲ度20例,病程7个月~9年,平均(5.68±2.39)年。所有患者均表现为炎性或非炎性皮疹、并伴有明显色素、瘢痕。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及病情、病程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衡可比。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痤疮的临床诊断;②均为轻中度痤疮;③本研究前半年内均未服用维A酸类药物治疗以及近4周内未服用光敏性药物者;④均同意参与本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面部创口未愈合;②病毒感染、单纯性疱疹、疣等皮肤病;③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④严重生理疾病;⑤未遵医嘱规范治疗者;⑥对红光不能耐受或对果酸过敏者;⑦瘢痕体质;⑧精神障碍患者;⑨免疫疫缺陷性疾病。

1.3 方 法

对照组仅给予红光治疗,予患者佩戴保护眼罩,取仰卧位,清洁面部皮肤后,将红光痤疮治疗仪(英国欧美娜)照射治疗单元置患者面部上方,以LED为光源,红光波长为(633±6)nm,输出强度为105 mW/cm2,LED红光标准剂量为126 J/cm2,距离约为10.0cm,每次 20 min,每周1次,连续治疗4次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严格注意防晒。

观察组采用果酸联合红光治疗,患者取仰卧位,清洁面部皮肤及皮损部位消毒后,外涂果酸(昆明贝泰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5次,浓度依次为20%、20%、35%、35%、50%,停留时间从2~6min依次增加。每次涂抹后使用中和液(昆明贝泰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冷敷20min,之后使用保湿面膜进行湿敷,并涂抹护肤乳液。每次治疗间隔2周,4次为1疗程。治疗期间注意保湿防晒。果酸换肤治疗1周后行红光治疗,治疗方法同对照组。

1.4 观察指标

均治疗1个疗程后统计两组临床疗效、皮肤生理指标、不良反应及随访3个月内复发率。①疗效判定标准:治愈:皮损减退率≥90.00%;显效:60.00%≤皮损减退率<90.00%;有效:20.00%≤皮损减退率<60.00%;无效:皮损减退率<20.00%。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②计算两组皮疹减退率,包括炎性与非炎性。皮损减退率=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总数×100%。③皮肤生理指标检测:采用Soft PlPlus皮肤生理指标检测仪(意大利),检测治疗前后两组皮质层含水量、皮肤黑色素指数、皮肤弹性、皮肤经皮水值及皮肤油脂值。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皮肤生理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皮肤生理指标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皮质层含水量、皮肤经皮水值及皮肤油脂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他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严重全身不良反应以及瘢痕、色素沉着等。观察组治疗初期有3例出现皮肤烧灼感、红斑,随果酸浓度增加,症状愈明显,但在使用保湿面膜后3天内消失,90% 以上患者能耐受浓度35%的果酸。有1例在初次治疗后皮损数增多,但在第2次治疗后减少。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比较(n/%)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皮肤生理指标比较(x ± s)

3 讨 论

痤疮是皮肤科常见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疾病,好发于青少年,且发病率较高,临床治疗手段主要包括药物及物理治疗[6]。药物治疗虽有一定效果,但作用周期常,起效慢,还易引起副作用和耐药性。物理治疗无损伤,且不会产生耐药性,易于被患者接受[7]。红光是一种波长较长的可见光,具有促进炎症吸收、加速创口愈合的作用,研究表明其对改善炎症所致的皮肤红肿有显著疗效,常用于治疗重度痤疮。红光的疗效虽已明确,但对毛囊角化异常的痤疮疗效不理想[8]。果酸是近年来用于治疗痤疮的一种天然有机酸,有很强的水溶性、渗透性,可有效促进表皮细胞新陈代谢,起到除皱、润肤的功效。用于痤疮治疗可改善皮质层异常角化、防止毛囊堵塞,减少复发[9]。

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痤疮患者应用红光联合果酸换肤治疗,并采用单纯红光治疗作为对照,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这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10]。红光主要通过光调作用活化细胞功能,促进巨噬细胞分泌和真皮组织增生,从而起到抗炎和促进表皮组织修复的功效[8]。果酸是一种有机酸,对真皮组织有促增生作用,外用可改善毛囊异常角化,使毛囊通畅,防止皮脂堆积、堵塞毛孔,同时还可抑制痤疮杆菌,对于痤疮皮损及瘢痕有显著疗效,红光有消炎作用,果酸与红光治疗有相互协同作用,对改善皮损有显著疗效[11]。观察组有1例在治疗初期行果酸换肤治疗后出现症状暂时性加重,可能与果酸在加速表皮细胞更新的同时,也使已形成的炎症细胞加速成熟,炎性细胞数量暂时增加有关[12]。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可见果酸联合红光治疗不会引起明显副作用。

综上所述,果酸护肤联合红光治疗痤疮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明显改善皮损减退情况及皮肤生理指标状态,且副作用不明显,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果酸红光毛囊
发红光的蔬菜
水杨酸联合果酸治疗轻中度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毛囊闭锁三联征2例
果酸美容 真能换肤吗
尊严
移风易俗的路径探索——基于涴市镇红光村乡村振兴促进会的分析
“拆西墙补东墙”高质毛囊资源宝贵
WHY 我的小脸蛋为什么长满了青春痘?
让人又爱又恨
常见毛囊细胞角蛋白在毛囊周期中的表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