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耳症永田法耳再造术的护理效果分析

2019-01-25 08:45林碧芳林碧贞
中国医疗美容 2018年12期
关键词:肋软骨畸形常规

林碧芳,林碧贞

(1.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整形、小儿外科,福建 福州,350004;2.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手术室,福建 福州,350004)

小耳症(microtia Syndrome),在国内又称为先天性小耳畸形,易与单纯性小耳畸形(abnormally Small ears)相混淆。小耳畸形是耳郭先天性发育不良,常伴有外耳道闭锁、中耳畸形和颌面部畸形。其发生率因种族不同而有区别,国外文献上报道的发生率一般在l:7000 左右,在玻利维亚和日本要高一些。在我国,1978 年中国福利会刘兴国报告的发生率为1:3 439。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约为2:1。以右侧畸形较多见,双侧者在10%左右。多数小耳畸形综合征患者不能发现特殊的致病因素,怀孕初期病毒性感染、先兆流产等母体因素亦可能是小耳畸形的发生原因之一[1]。小耳症是仅次于唇腭裂的先天性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容貌和心理健康,其表现呈多样性,分为:1耳垂型小耳;2耳甲腔型小耳;3小耳甲腔型小耳;4无耳症;5上述各种类型小耳合并低发际。本研究分析了小耳症永田法耳再造术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5月我院小耳症永田法耳再造术患者120例(120耳),采用SPSS21.0将入组患者按先后序列号(1-120)随机分为2组:一组常规护理组(60例,60耳),一组优质护理组(60例,60耳)。优质护理组患者中男性40例,女性20例,年龄6-17岁,平均(12.0±2.0)岁。在疾病部位方面,32例为左侧,28例为右侧。常规护理组患者中男性42例,女性18例,年龄7-17岁,平均(12.6±2.5)岁。在疾病部位方面,30例为左侧,30例为右侧。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均有一定程度的残耳组织存在;2)均知情。排除标准:1)有手术禁忌症;2)无法有效配合研究。

1.3 方 法

常规护理组患者接受小儿症手术常规护理,积极疏导患者不良心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严密观察患者病情,有效预防患者并发症等;优质护理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具体操作为:

1.3.1 术前护理 ①心理护理。耳缺损、耳畸形不同程度给患儿及父母带来心理影响,因此术前宣教及心理护理至关重要。医护团队通过微信群与已手术或未手术、院外或院内的小耳症病人家属进行沟通、交流、宣教及术后图片分享。同时对小耳患者进行手术适应症、手术时机、术前宣教、手术配合、术后护理、出院后的注意事项等通过画册或多媒体的方式进行,以让病人及家属知晓此疾病治疗方案、手术效果、术后护理和注意事项等。②术前准备。病人的术前检查安排在入院前一周进行,于术前一天入院,进行术前准备包括皮肤准备、禁饮禁食准备、术前宣教等,大大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由于患儿手术时间长达8-10小时,手术日晨予以安普贴贴于患儿骶尾部,预防患儿因长时间被动体位导致局部皮肤压红。将病人送至手术室,手术室的护士、麻醉师、医生在门口热情迎接病人入室,同时态度亲切和蔼,对病人进行鼓励安慰,减轻其紧张恐惧[2-6]。温馨舒适的小儿患者手术等待区,为手术患儿提供安全感。

1.3.2 术中护理 为了预防术中病人低体温的发生,在病人入手术室前提高手术间的温度,加热盖被,术中液体的加温,术后加热盖被等措施,给病人一个温暖舒适的环境,使病人术后快速复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7]。由于手术时间长达8-10小时,病人处于被动体位,为了给病人安全舒适的手术体位,预防手术体位的并发症,细节渗透在整个体位摆放的过程中。采用特制的头垫、各种自制的软垫、全身啫喱垫等垫子,各种型号的胶带,在摆放过程中注意每个细节,为了预防术中各管道脱落,进行各管道的固定,包括麻醉螺纹管、尿管、输液管、导联线等。洗手护士于手术开始前30分钟洗手上台,进行各种物品的整理与准备,术中规范的手术配合流程,在台上主动及精准的一对一的配合,在术中提前一步想到医生的下一步动作,在医生开口前做好准备,使得手术医生在手术过程中达到零等待,使手术配合干净利索,高效流畅;巡回护士在术中坚守岗位及时提供手术所需的物品,及时配合麻醉师的工作等[8-9]。所有医务人员视病人如亲人的服务态度,体现在麻醉诱导及麻醉苏醒、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坚守病人身边,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

1.3.3 术后护理 ①术后交接:复苏后返回病房,予以加盖加热后盖被以保暖,与麻醉师交接患者生命体征及术中情况,予以监测生命体征,氧气吸入,观察耳部及取肋软骨处伤口情况,观察胸部引流管引流情况及引流液的性状,并妥善固定。②伤口护理:术后第一天伤口予以百多邦软膏湿性换药,由于医生手术技术改进后,术后直接将术中渗出液吸除,耳部不再放置引流管,,省去了原来的纱布层层包扎繁琐程序,应用了耳周固定海绵保护垫,耳周海绵保护垫的使用既保证了换药区域相对固定,又为局部伤口提供了保护及保湿作用,有利于促进伤口的愈合。③健康宣教:再造耳廓感觉不敏感,应注意保护,防止冻伤或烫伤;尽量减少大声说话,避免手术部位张力过大;指导患儿出院后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碰撞及牵拉,保护患耳。

1.4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采用本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疼痛度、临床护理人员服务态度等,总分0-100分,0-65分、66-84分、85-100分分别表示不满意、一般、很满意。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1.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表1)。

2.2 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患者中切口感染0例,耳肋软骨支架外露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1/60);常规护理组患者中切口感染0例,耳肋软骨支架外露2例,筋膜瓣坏死2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7%(4/60)。优质护理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具体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表2 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表3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例/%)

2.3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优质护理组患者中很满意34例,一般24例,护理满意度为96.7%(58/60);常规护理组患者中很满意20例,一般30例,护理满意度为83.3%(50/60)。优质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 <0.05),具体见表3、图1-10。

3 讨 论

图2 Ⅰ期肋软骨支架

图3 Ⅰ期术中

图4 Ⅰ期术后

图5 Ⅰ期术后海绵垫保护

图6 Ⅰ期术后6个月

图7 Ⅱ期术前

图8 Ⅱ期术中

图9 Ⅱ期术中

图10 Ⅱ期术后海绵垫保护

图11 Ⅱ期术后6个月

图12 Ⅱ期术后6个月

小耳症耳再造是整形外科领域极具挑战性的手术,目前手术方法多种,而由日本Satoru Nagata(永田悟)博士开发的Nagata(永田)法耳再造术是目前国际小耳症外耳再造的金标准。该方法分两期手术:第一期手术包括再造耳定位、耳区皮瓣的分离和残耳软骨的剔除、获取同侧第6、7、8、9肋软骨和三维自体肋软骨耳廓支架成型和移植;一期术后6个月以后行第二期立耳手术,包括切取刃厚头皮片、制作颞浅筋膜瓣、掀起再造耳、获取对侧第6、7肋软骨、以“C”型肋软骨块支撑于再造耳支架后方、颞浅筋膜瓣覆盖,刃厚头皮片移植[10-13]。永田二期法耳畸形的修复与再造是Satoru Nagata教授在前人的基础上改造并发明的手术方法,是目前在全球应用最多最普遍,效果最好的方法。手术分为两期完成,一期手术病人的年龄在10岁左右,二期手术在一期术后6个月,目前我院耳再造即采用此方法[14-15]。结合本研究结果表明,患者中切口感染0例,耳肋软骨支架外露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1/60);常规护理组患者中切口感染0例,耳肋软骨支架外露2例,筋膜瓣坏死2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7%(4/60)。优质护理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优质护理组患者中很满意34例,一般24例,护理满意度为96.7%(58/60);常规护理组患者中很满意20例,一般30例,护理满意度为83.3%(50/60)。优质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

综上所述,小耳症永田法耳再造术的优质护理效果较常规护理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肋软骨畸形常规
MSCT在正常成人第一肋软骨假关节形成诊断中的应用
平山病合并Chiari畸形1例报道
耳再造术中自体肋软骨切取技术的改良
实时动态四维超声产前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意义
常规之外
64排螺旋CT在肋软骨骨折中的应用
第8肋软骨发育不良的儿童小耳畸形肋软骨支架雕刻临床研究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腹痛难忍:生殖道畸形惹的祸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